APP下载

湖北省水稻品质提高途径与栽培技术

2019-06-13沈升赵伏伟邱先进张运波田小海

中国稻米 2019年3期
关键词:优质稻稻米灌浆

沈升 赵伏伟 邱先进 张运波 田小海 *

(1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荆州434025;2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3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北京 100031;第一作者:r478374608@qq.com;*通讯作者:xiaohait@sina.com)

水稻品质特别是食味好坏主要取决于胚乳的淀粉构成及颗粒排列、直/支链淀粉含量(比例)等,也与灌浆期的气温、光照、水分等外界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培育优质水稻应在优质品种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气候等综合因素,做好地域布局、品种选择和主要栽培因子调控等措施。湖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较难实现水稻产量和品质“双优”,需要通过栽培技术来努力提高稻米的品质。本文结合湖北省优质稻发展历史和相关研究获得的结果,综合探讨了湖北省水稻品质的提高途径与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1 湖北省地域和气候特点

湖北省地处我国北亚热带,属于气候由南向北的过渡带,对水稻生产具有优劣双重性,传统上适于双季水稻和一季水稻栽培。在耕作制度上可以争取“双季稻-冬作(休闲)”和“单季稻-冬作(休闲)”等模式,冬作以小麦和油菜为主。湖北的水稻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东平原-丘陵、鄂中北-丘陵-平原区,春夏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与水稻的生物学需求吻合,十分有利于水稻生产[1]。7—8月份是湖北省水稻开花灌浆成熟期,此时该区域被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常出现连续晴热高温天气,有利于水稻光合作用和物质转运,获得高产,但不利于优质的形成。8月20日后,随着副热带高压撤离本地区,气温逐渐降低,有利于优异品质形成。但此时常出现大幅降温和连续阴雨等天气,对优质稻生产造成了一定威胁[2-3]。

2 湖北优质稻生产现状

湖北省一直十分重视米质,在全省水稻品种审定时也设置了品质限制项,要求大米的品质检测指标至少达到国标3级以上[4]。另外,湖北省最近也在新品种区试中设立了特种优质常规品种组。但在普通收购市场上并没有区分普通品种和优质品种,未体现优质优价;另一方面,水稻生产者通常以追求产量为主,选用了大量高产但品质一般的品种,或采用了片面追求产量的栽培措施,这些原因导致湖北省优质大米比例偏低。

实际上湖北不乏优质米生产样板和先例,位于京山县的桥米面积有2万hm2左右,每年实现产值70余亿元,集合了市级以上农业产业的重点龙头企业21家。“桥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宝桥米”也是湖北著名商标[5]。“瓦仓米”是近年在湖北远安兴起的米业公司,该公司专攻特种优质米,还开发出石磨米等专用特色品牌。这些优质大米的市场价格较高,是普通大米价格的1倍以上,食味品质也接近国际一流优质大米水平。

3 基于品质指标的水稻品质提高途径

稻米品质指标较多,主要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其中,外观品质包括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等,加工品质包括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蒸煮品质包括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气味、色泽等,营养品质包括精米中蛋白质及其氨基酸含量与组成,以及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6]。最新的《优质稻谷》国标(GB/T17891-2017)规定,整精米率、垩白度和食味为优质稻谷的核心指标,直链淀粉含量为其限制性指标[7]。新国标某种意义上简化了稻谷(米)评价系统,但突出了关键限制性指标,弱化了其它辅助指标在稻米品质评价中的份量。

表1籼米品质指标的变化范围及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

表2湖北优质米栽培期划分

上述指标在实际生产中的变化幅度差异很大。以籼稻为例,关键指标如垩白度、整精米率和食味等变异幅度大,而其它辅助指标变异幅度较小(表1)。指标变幅越大,表明该指标提高的潜力越大。除长宽比外,其他关键指标的变异主要受品种、地域条件和栽培技术共同影响,辅助指标除黄霉粒率外,主要受品种影响[8]。此外,从垩白度、整精米率和食味等3个指标突破是提高稻米品质的关键。由此可知,提高稻米品质,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品种。同时,要将生产布局在合适区域和采取合适的栽培技术。

4 湖北优质稻生产技术要点

4.1 做好优质稻区域规划

湖北省目前尚没有优质稻生产区域划分,但区域差异客观存在。根据表2的划分结果,江汉平原和鄂东丘陵区在栽培Ⅰ期的气温过高,应划在“一般”区域;鄂西山区虽温度条件好,但适宜种植水稻的面积小,土地贫瘠,仍应划在“较差”区域;鄂北岗地土壤条件中等,光照和温度条件较优,划在“较好”区域;鄂中丘陵和鄂中与江汉平原向鄂西的过渡丘陵区,土壤条件中等,但气温与日照配合良好,划为“好”区域。在上述“较好”以上区域可规划特优质水稻生产,在其他区域可规划普通优质稻生产。

4.2 把好品种关

品种是栽培的基础,目前适合湖北平原地区高温季节灌浆成熟的优质品种缺乏,亟需筛选和培育一批在高温下高产优质的品种。在平原地区缓温季节(8月20日以后抽穗)和丘陵地区正季灌浆成熟的品种也较缺乏。目前品牌企业主要采用鉴真2号、鄂中5号、玉针香、鄂香2号等品种[9],但这些品种产量较低,亟需一批高产优质品种对上述品种“更新换代”。另外,作一季晚稻(虾-稻)和双季晚栽培的品种,其灌浆成熟期整体处于优良且适于优质形成的气候条件[10],已经有一些优质品种可供选择,但需进一步改造、筛选和定型。

选用整齐度较高的品种。目前生产上的部分品种主穗和分蘖穗差异大,导致各穗的成熟期不一致,不便收获或导致整精米率下降,最终导致米质变差;还有些品种每一穗的上、下部枝梗差异大,也会导致相似的问题[11]。作优质稻栽培的品种须尽力避免这些缺陷。

避免使用感病品种。部分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敏感,发病后直接导致水稻籽粒病变,品质整体劣化,应避免使用这类品种。

4.3 做好栽培期规划

将特定品种的灌浆结实期安排到当地适宜的季节是优质米生产的重要一环。通过多年品种耐高温试验得到的结果,将湖北的栽培季节划分为3个时期(表2)。如能找到高温下灌浆结实的优质品种,将该品种栽培期规划到栽培Ⅰ期,将同时获得高产和优质。在目前这类品种较少的情况下,将部分品种的灌浆结实期规划到栽培Ⅱ期,将取得较高的产量,米质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保证。将部分“虾-稻”和双晚优质稻品种规划到栽培Ⅲ期,可能部分年份会遇到低温、低温阴雨、连续干旱等灾害,产量保证率降低,但一般品质较高且品质保证率也高。

4.4 适当降低栽培密度

适当降低栽培密度和成熟阶段群体规模,将有利于水稻个体充分接受阳光,满足每一个小花足够的灌浆物质,保证每一个籽粒更饱满和充分地成熟。降低密度也有利于防止倒伏和病虫害发生,间接保证优质稻的质量[12]。一般在原有高产要求基础上,将移栽或直播密度降低10%~50%,将最后成穗的群体大小每667 m2降1~2万穗。

4.5 降低氮肥使用量,均衡植株营养

氮肥过量直接恶化稻米品质,且导致群体内分蘖和穗内小花发育不齐,导致群体过大和倒伏发生,病虫害加重,不利于优质稻生产[13-14]。因此,优质稻生产田要强调均衡施肥,应将总氮量降低到适宜用量的中低水平(降至8~10 kg/667 m2)。同时增施磷钾肥和锌肥,以提高稻米的营养品质。

4.6 适时收获,及时干燥

过早收获则部分籽粒未成熟,过迟收获则可能遭遇雨水淋洗和阳光暴晒,米质变劣。因此,优质稻生产特别强调及时收获,一般在整穗8~9成黄熟时抢晴天收获。收获后更要及时干燥,周围建有干燥设施是开展优质稻生产的必要条件。

4.7 严防重要病虫害

稻瘟病严重时会导致粒瘟,稻曲病直接导致籽粒霉变,这二者均会导致籽粒品质恶化。对这两种病害的防治要立足于防,强调在抽穗稍前进行化学防治,不管当时是否发病,均要施药。一般可用20%可爱(20%烯肟菌胺·戊唑醇)和75%拿敌稳防治[15]。

5 展望

水稻是我国大部分人口的主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稻米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湖北是我国的水稻主产区之一,提高湖北省稻米品质无疑对我国稻米优质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将湖北省依据不同气候因子进行区域划分,选用优质水稻品种,结合与之相配套的优质化栽培措施,将极大地提高湖北省稻米的品质,使湖北的优质稻生产再上一个台阶。

猜你喜欢

优质稻稻米灌浆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达州市达川区优质稻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浅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湖南水稻品质育种主要进展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三十个优质稻品种获评金奖
小满过麦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