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思政课讨论式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

2019-06-12孙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纲要教学法思政

孙迪

摘 要:作为一种能有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基本内涵、教学价值、教学路径——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后期总结等方面,目前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将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研究讨论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讨论式教学教学价值实践路径

如何使高校思政课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寻新思路、新方法。学界对于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一直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对于时效性和针对性方面,讨论式教学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简单地来讲,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以互相讨论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它着重体现了教师的引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一、高校思政课讨论式教学概述

1.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单向灌输,难以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识。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组织课堂讨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学生整合知识、提炼与发表自身观点的能力。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还可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越高,越使其上课精力保持高度集中。学生通过阐述、解释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难点,最终通过教师或同学的答疑解惑,将所学知识整合至自己的知识网络,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1]

2.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

许多学者认为,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讨论的教学模式。一些学者从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探讨思想政治课的讨论式教学方法。一些学者得出结论,讨论式教学法包含四个要素:教师的预先设计和组织、学生的预习和思考、课堂上的多边讨论以及教师的总结。有学者指出,讨论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课程相关问题交流信息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积极发挥群体的合作功能。有学者还从知识建构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课的讨论式教学方法。有学者指出,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侧重于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实发挥,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识建构。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课讨论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问题,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学生收集和分析材料,自我学习和思考。经过多边交流,师生们在相互讨论和辩论中积极思考和深化了解。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一定的总结性评价,使学生能够掌握掌握知识,辨别真理,提高思想觉悟。从内涵上不难看出,高校思政课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2]

二、讨论式教学对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重在基于历史事实,突出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与本质,通过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爭、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某种程度上是由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所决定的。然而,近年来的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缺勤率高、抬头率低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再加上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法,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极低。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讨论式教学法可以使师生就相关主体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学生可自由地发问,教师可针对性地予以解答。讨论式教学可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刺激他们的探究欲望;观点、意见的顺畅表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充分运用讨论式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其展示自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3]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基于课程大纲的要求,选择讨论主题,收集、组织、分析和总结数据。通过这些环节,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提高学习效率。第二,讨论式教学的过程,则成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认知、自我表达以及自我重构的良好平台。第三,在讨论期间,每个人的相互协商、相互启发,拓宽思想和知识,将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问题,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在课堂讨论中,学生需要以清晰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口语表达能力。[4]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讨论式教学的实践路径

1.前期准备阶段

(1)讨论问题的科学创设

第一,精心设计讨论主题,科学划分问题类别。讨论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并认真创设问题。设置的问题必须是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和转折点,或者是围绕“两个理解,四个选择”的重大问题。

所创设的问题应该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辨性。创设的问题应该是有关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转折点的,以及具有强思辨性、与重难点相衔接的问题。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其深度参与教学,激发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其历史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其政治素养,进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5]

第二,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建立互动交流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面广、时间跨度大、覆盖知识点多,且有些内容晦涩难懂,而课时规定则要求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因此建立师生互动的问题交流群则尤为重要。

在交流群中,通常可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干划分为“两个理解,四个选择”的基本问题,并层层细分,将一个基本问题扩展、细分至8~10个小问题。例如,可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基本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扩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与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实施”等,并进一步细化,进而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是基本问题与扩展问题、扩展问题与扩展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可通过历史时间线来划分;同时教师应把握好教学内容与大纲要求,强调教学内容的关键点、难点和要点。

(2)讨论模式的合理选择

讨论式教学的模式有很多,包括小组式、情景式、案例式、辩论式、课题研究式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可依据某一课的内容特点、大纲要求、学校实际等进行合理选择,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例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结合每年“两会”的新闻报告,进行课题研究式讨论;对于与课程相关的某些社会热议话题,可进行辩论使讨论等。

2.中期实施阶段

(1)梳理知识,为讨论做准备

在上课开始,教师根据课前学生的反馈,对基础知识予以适当梳理,以为深入讨论做准备与铺垫。注意,讨论式教学不得弱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教学的基本目标。

(2)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应该树立问题意识,坚持在设计讨论主题时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帮助学生通过讨论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应基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课前所设计的主题,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

(3)课堂讨论,各组汇报结果

讨论式教学的核心环节,就是课堂讨论。针对所提问题,各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在讨论时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及时予以协助与指导。讨论完毕后,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各组的讨论成果,并互相评判。

(4)讨论结束,教师点评释疑

讨论结束后,教师都应对其进行点评释疑,并对讨论中学生提出的难题进行针对性地重点讲解。对于一般性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总结、得出结论;而对于较为困难的问题,面对学生难以把握、无法成熟讨论、问题不完整的情况,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应用深刻、独到的见解,独具魅力的语言,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路,升华学生的思維与见解,提高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深度与广度。

需注意的是,讨论式教学易造成知识点分散,甚至导致学生知识结构逻辑混乱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模式时,应重视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厘清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与逻辑,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3.后期总结阶段

课后的总结与反思,有助于下一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讨论式教学的实施。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反思,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完善讨论式教学;学生可通过总结与反思,发现自己的知识缺陷与盲点,及时予以补救,并做好下一次的学习准备。尤其是教师的总结反思,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之后,而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连续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结语

教师应将讨论式教学法作为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讨论式教学中,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创设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深度参与课堂教学,使其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红艳.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讨论式教学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3(22).

[2]王威多.高等院校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

[3]沈燕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逻辑起点[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8).

[4]王志会提高讨论式教学效果的几点策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7).

[5]张荆红,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学原理课程中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猜你喜欢

纲要教学法思政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