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思考
——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为例

2019-06-12

人文天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惠民消费活动

随着发达国家对本土文化的强势输出,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而“文化消费”这个名词也频频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成为极具话题性的研究课题。文化消费发展是否合理,不但关系到国民文化素养,更会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引导健康、科学、可持续的文化消费理念,扩大文化消费,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契机。

一、文化消费的界定及特征

文化消费(Culture Consumption)既是一个文化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涉及到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消费就是文化消费,它与物质消费不同,文化消费的客体是文化而不是某一实体;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消费是以物质为基础和载体的精神消费。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不同,文化消费不单单是消费某种文化产品或服务,更是文化的创造和不断生成的过程。

文化消费具有符号性、增值性和层次性,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相对于物质消费的刚性需求,文化消费具有很强的弹性和粘性,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个体和区域的差异性。在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和全球化的特征。

二、文化消费的现状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费ERG论,文化消费增长的基础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充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只有满足了物质上的需求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因此经济发展与文化消费成正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增加,加之我国不断出台鼓励性、支持性政策,使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文化消费的质量和数量也得到提高。

为分析和引导文化市场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于2013年11月在北京首次发布“2013中国文化消费指数”。笔者根据2016-2018年文化消费指数及中国统计年鉴得出近三年我国部分人均消费现状指数表(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文化消费综合指数与居民消费水平变动成正相关,且2016-2018年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

从文化消费种类结构来看,我国文化消费主要包括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教育消费。从文化消费占比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从文化消费具体种类结构来看,我国的教育消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所占的比例都明显偏高,在一些贫困地区,甚至出现了“因教返贫”的现象。

三、影响我国文化消费的因素

(一)微观层面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文化消费是个体性的非物质追求活动,有利于文化个体体验、情感享受及个体素质的提高,是一种高于物质享受的文化认同所激起的消费。它受文化观念、消费观念、价值取向支配,既呈现个体性,又会形成群体特征。

根据我国文化消费的现状来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受教育水平和文化消费等观念都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表示其中文化消费观念的保守落后严重制约了现阶段我国文化消费的发展。根据罗忻等人的《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引导对策研究》中的数据显示,我国41.6%的国民对文化消费采取谨慎的态度,个别群体对一些落后、腐朽文化的狂热追捧也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消费的健康合理发展。

表1 近三年我国部分人均消费现状指数表

(二)中观层面

从中观层面来看,文化消费客体的质量和数量、文化消费环境、社会文化消费导向都是影响文化消费的因素。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不断提高,但消费能力与消费品价格不成正比,文化产品的价格过高和优质文化产品的匮乏导致了文化消费的供求矛盾,抑制了文化消费的扩大。从文化产品自身来看,我国是文化产品净进口国,虽然近些年国家对本土文化大力扶持,但仍无法改变文化贸易逆差的现象。本土文化缺乏创意和竞争力,过度移植模仿,都导致了文化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三)宏观层面

政府对文化事业、文化产品的投入,政策保障及宏观调控等,都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例如,政府养老和医疗政策的不完善会导致居民将存储大量可支配资金以防不备之需或用以养老,国民缺乏安全感会严重影响到对弹性需求的消费。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的多少、是否具有保障政策,都是直接影响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环境的重要因素。另外,从目前我国文化消费种类的占比来看,教育类支出占比很大,一方面说明我国教育类投入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说明整个社会对高额补习班、特长班泛滥的高度容忍甚至推崇,都导致了不合理的文化消费氛围的形成。

四、培育扩大文化消费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引导不同层次文化消费

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一方面要从消费者自身做起,不断提高消费者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和媒体的合理引导,宣传积极向上、高雅文明的消费理念,摒弃过度消费、攀比消费、一次性消费等不健康的消费方式,防止现代消费主义泛滥。

合理引导文化消费不能一刀切,要认识到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个体差异,根据消费主体自身的情况分层次引导。以烟台市福山区为例,因考虑到城乡的消费能力、欣赏水平不同,福山区文化馆每年都在各个乡镇举办“欢乐乡村行”文化惠民演出和“联村联户心连心戏曲专场”等文化活动;于市区中心举办激情夏日广场晚会,并免费对外开放,充分整合专业的教育资源,推出一系列公益性艺术培训课程,提高全区群众的文化素养,合理引导文化消费。

福山剧院不断进行各种艺术形式的探索,针对不同群体推出各种音乐会及话剧演出,增加了市民文化消费的种类。同时通过政府补贴,推出大众能普遍接受的惠民票价,降低了老百姓文化消费的门槛。福山剧院还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创排自制话剧,打造“完善创作体系、展示本地文化、提升城市内涵”的大本营,提高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形成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二)扩大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只有不断扩大文化产品供给,下调文化产品价格,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提高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创建有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培植新的文化热点,是扩大文化消费的必经之路。

为增加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福山区推出以“享受文化,品味生活”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消费季,由政府主导主办的公益主题活动和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自筹自办的公益性、商业性文化项目活动组成,活动分为五个板块内容。一是艺术精品欣赏。组织戏剧戏曲等各类文艺展演活动,举办送戏下乡、“百姓大舞台”公益演出、吕剧京剧传统剧目展演等活动。二是文化旅游揽胜。整合福山区文化旅游资源,开通文化惠民消费季特色旅游精品路线,开展系列旅游活动,办好乡村文化游、红色文化游、传统文化游等主题文化旅游活动。三是传统工艺体验。开展传统工艺精品展销、非遗传习表演,剪纸文化等系列展示体验、文化创意体验课堂等活动。四是全民阅读推广。结合举办以“书香福山”为主题的尼山书院系列活动,开展阅读体验、朗诵大赛、童咏诗词等活动。五是人文素养提升。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知识讲座、沙龙、论坛、美术展览、休闲健身等活动;发挥各级公共文化场馆阵地作用,举办尼山国学公开课等活动;线上下平台联动,统一利用山东文化惠民消费云服务平台,使文化惠民消费季文化资源整合以及信息有效传播,线下依托文化消费集聚区、文化超市以及各类文化场馆、影剧院、书店、文旅景区、艺术培训机构、文体广场等载体开展活动,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文化事业的水平提升,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打造文化惠民消费季,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扩大文化消费需要体系化的制度保障,政府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在文化消费中的引导作用。以烟台市福山区为例,区政府通过部门联动、上下联动、加强鼓励引导等方式,立体化建立文化消费服务网络。福山区文化惠民消费季得到了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争取资金方面得到了有力保障。活动期间,由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协调指导各镇、街、园,形成全区一盘棋局面,督促责任单位对辖区及所属文化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动员文化企业积极参与活动。福山区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坚持以诚信为根本,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先后3次开展企业培训班,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征集大型文化企业5家,文化产品200余种,涵盖文艺演出、电影电视、休闲娱乐、图书资料、报刊杂志、民间工艺品、古玩及珍藏品等文化行业;共发放文化惠民消费券金额30万元,券5250张,已消费电子券5250张,消费金额3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110余万元。

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期间,福山区充分整合各类公益文化资源参与活动,共举办“福在福山”激情广场、“欢乐乡村行”文化惠民文艺演出和“百姓大舞台”“艺术大课堂公益培训”“童咏诗词”“非遗进校园”“博物馆进校园”等公益文化活动百余次,运用多种媒体提前发布每项活动具体时间、地点、场次等信息,方便群众参与,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大众文化的盛宴。

结语

从目前我国文化消费的现状来看,文化消费的质量、数量及价格都远不能满足于国民的文化消费,文化消费能否成为推进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催化剂,还需要个体、文化产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如何推进高质量、具备人文自主精神的文化消费,既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其不懈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惠民消费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40年消费流变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惠民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