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学前卫生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19-06-11张莉

知识文库 2019年9期
关键词:个体卫生应用型

张莉

关于慕课在“学前卫生学”教学改革上的研究选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现实意义有理论和实践两种。理论意义在于,慕课背景下无论从“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未来发展的空间,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都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实践意义在于,鉴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深入,这种实验性质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才是我们最需要重视的教学品质,可以更好的鞭策“学前卫生学”课程学习者,同时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积极的意义。

1 慕课教学方式的本质

慕课是在线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最早可以追溯到远程教育,这种方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内容互动的有机结果。因此慕课的本质离不开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属性。在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当中,“人”是重要的因素,教育是目的,而技术则是中介,慕课直接看来是人操作的,但是又是为人服务的,慕课存在的本身就是教育变革的产物,其关系结构可以解释为(人-慕课→教育)这三者的关系。慕课不像人们通常理解的是一个纯中介性质的工具,它是具有立场的,这种立场取决于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因此在慕课背景下进行教育改革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课程设计、课程理念、学习过程的过程。

慕课作为一种在线教育,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理念、学习过程预判几个重要环节,这也是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慕课背景下的课程设计就是将课程资源共享共用,按照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视频展示,每个主题时间平均为5分钟,课程中设计的问题内容相互渗透关联,以交互式为原则通过测试来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它需要学生随时做出反馈,学生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并且要将学习结果呈现在互联网上,作为最新资源的以便他人共享,因此学习效果也更加明显。慕课的教学理念要求引入对话与协商式的思维引导,以便促进教学理念由线性式转变为非线性式。线性式理念是指传统理念,本质是一种固定思维,教学知识是显性的;非线性理念是慕课独有的思维理念,它更关注隐性知识的挖掘,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创新思维,因此学生在这种理念下需要通过自我意识来主动的生成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慕课的学习过程是指促进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构建与整体生成。这个过程充分尊重人性的特点,考虑个体的兴趣特质,每个个体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知识生成切入点。

2 当前“学前卫生学”教学的问题

2.1 追求完整性而忽略了实践性

在传统“学前卫生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引导,教师们对“学前卫生学”教学内容过于专注完整性,而忽略了实践性。课程设置为健康与保育、幼儿生理特点与保健、幼儿心理卫生、幼儿生活与教育活动卫生、幼儿膳食与营养、疾病与急救,幼儿园环境卫生等,内容上也比较全面,比如包涵了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体系理论,看起来很完整很全面。但是不难发现,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实践性的主题单元,作为“学前卫生学”课程,其中最主要的健康、保育内容却没有被凸显,因此许多学生在这样的现状下很难产生实践能力,也无法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自我验证从而提高实践能力,结果到了幼儿园实习后就很难适应。

2.2 知识生成效果差

当前的 “学前卫生学”多采用传统被动方式授课,以讲授显性知识为主,学生只能接受显性知识,这样的话,自我生成知识的能力就无从谈起,对于一些知识点的僵硬记忆,学生掌握的不错,但是缺乏了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这是慕课最为看重的地方。

2.3 学习过程忽视了个体特征

个体特征对于学前卫生课这样的实践类课程非常重要,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学习的兴趣也不同,如果忽视了个体差异,那么就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无法将知识内化。知识不在“多”而在于“精”。不同主题单元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基本功的同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 慕课背景下“学前卫生学”教学改革措施

3.1 设计实践特色的课程

“学前卫生学”教学课程的设计中,倡导自主学习生成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原则。举例来看,“膳食与卫生”这一部分课程中,可以采取小组交互合作学习法来完成。以小组交互合作为学习法为前提,按照6人一组,自主选择一个主题单元,比如食品选购、其余的可以选择烹饪制备、食物贮存以及指导幼儿进食卫生等等主题单元。在交互学习中,每一小组的成员要关注自己的角色,完成自己角色所要求的任务。在几个小组都完成任务后,进行结果共享共用,然后互换单元任务,再一次进行模拟,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不知不觉中产生实践知识,在交互中培养了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膳食与卫生”这一课程教学中,其教与学都指向实践知识和能力培养时,学前卫生人才培养也就诞生了。

3.2 转变对课程的认知理念

慕课背景下“学前卫生学”教学改革是具有现实性考量的。传统教学中问题很多,一方面是由于教学大纲内容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而“学前卫生学”课程则需要极强的专业性,还需要很强的资源整合功底才可以进行教学活动。目前根据统计来看,我国“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对慕课的熟悉程度的教师数量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基本需求,这就为“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带来困境。中国当前在倡导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未来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理念,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加强对慕课的认知。慕课有其优势,这是值得肯定的,这些都需要好的教师、好的课程设计来进行梳理和布局,所以说,面对“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的需求及目的的实现的重任,应该有效的对改革策略展开研究。

3.3 尊重学生个体特征

学生个体特征的关注是慕课背景下学前卫生课教学改革中特别要注意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有独特的个体特征和兴趣,在自主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兴趣爱好和个体特征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对这方面的关注,那么课程教学就会成为笼统的一般化教学,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会被抹杀,不利于培养专业型的人才。如果尊重学生的 个体特征,那么有利于课程教学过程开展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举例来看,幼儿园集体卫生保健与管理共有五部分内容,幼儿园卫生与管理制度、幼儿园设备卫生、幼儿唱歌卫生、幼儿园阅读卫生以及幼儿体育卫生。为了使学生更加精准地透过主题单元直抵将来工作岗位的要求,明晰自己的学习任务,在对“学前卫生学”课程内容进行主题化后,教师可以根据与该课程直接相关的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流程,将实习进一步明确化,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匹配实习工作,从而提升实践能力。

慕课的核心本质就是提炼教学要点,集中互联网技术资源,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的整体思路。一般而言,学生初始都对一些主题充满热情,如果不重视个体特征,这种热情就会消散,很快就会让其产生厌倦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也会大打折扣,这显然不利于“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学习。在慕课背景下教师选用的教学资源最好是照顾到不同学生的自身兴趣特质,课程结构布局也要合理科学,这样才能充分吻合到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学习现状,符合慕课教学理念的精髓。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小的成就感,这会进一步刺激他们的学习动力,对“学前卫生课”学习满怀热情。

4 结语

目前我国在对“学前卫生学”课程教育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并试着探究出一些合理性的对策建议。当前,想要推动“学前卫生学”教学取得重要突破,培育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及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科学的方法,用实践成果檢验理论,就可以走上正确的道路。慕课教学改革研究就是基于这个目的而开展的。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慕课时代背景下“学前卫生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SJGZY2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个体卫生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取红领巾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卫生歌
讲卫生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