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乐团建设模式的探索

2019-06-11刘孟楠罗婉榕王梦祝石惠

北方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乐团高校教育

刘孟楠 罗婉榕 王梦祝 石惠

【摘要】高校积极探索乐团的建设,并构建完善的乐团建设模式,能够借助乐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培养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新时期应该高度重视乐团建设模式的构建,确保可以充分发挥乐团的作用,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在简要分析高校构建学生乐团目的的基础上,对建设乐团模式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并重点针对乐团建设过程中对各项矛盾的处理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高校构建乐团模式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乐团;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乐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乐团的作用能够辅助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效果。近年来,随着文化艺术的不断普及,各大高校都组织起了自己的乐团,包括民乐团、管乐团、弦乐团、管弦乐团等。这些乐团规模大小不一,演奏水平层次不齐。所以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十分有必要对高校乐团建设工作进行分析,构建完善的乐团模式,真正发挥出高校乐团的重要作用,使我国高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取得显著成果。

一、高校积极发展学生乐团的目的

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展学生乐团,主要是希望能够借助乐团的力量对学生的学习、学校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系统分析高校发展学生乐团的目的,发现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一,对于学生而言,高校发展学生乐团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精神认识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对于学校而言,在发展学生乐团后,可以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体系,辅助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构建文化软实力,使学校的品牌知名度得到显著的提升;其三,对于社会而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借助学生乐团的力量可以优化人才培养工作,并在高校中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让乐团的文化修养之风从学校扩散到全社会,支持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建设过程中夯实人才基础创造条件。

二、构建高校学生乐团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高校办学组织活动中,积极探索学生乐团模式的构建,促进学生乐团模式作用的发挥,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首先,引導学生成立乐队。这种方式为低投入模式,相关学校仅需响应少部分学生潜在需求,给以适当场地、物资的支持,满足他们的表演需求,组建基本的乐队。在构建高校学生乐团的过程中,相关教师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同学在学校部门牵头下成立乐队,学校为学生提供开展乐团活动的基本场地,使学生可以按照乐团的组织规划自行排练,如小型的电声乐队、各类型的器乐重奏等。但是必须明确认识到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在理论指导不足的情况下,乐队发展有可能停滞不前,难以登上更大的舞台,不能调动校内文化生活的气氛[1]。因此,仅能够应用于经费不足、音乐爱好者较少的高校,此乐团模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其次,学校领导成立有编制的乐团。这种方式为高投入模式,相关学校需投入大量精力与财力到乐团的组建上来,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科学管理乐团,乐团成员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充分的提升与展现。在学校的领导下成立具有适当编制的乐团,一般由官方负责开展,如有组织地开展培训活动、包装活动、制定排练任务,计划演出等,这种乐团模式典型代表为军乐团。在构建这种模式学生乐团的过程中,对高校经费供给的要求相对较高,并且需要高校投入精力,高度重视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能在高校形成良好的乐团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再次,学校召集音乐特长生组织排练。在这种模式下学校需要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在编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改编曲目进行排练。在应用这种模式的情况下,乐团活动受到经费和管理能力的限制,队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并且组织建设难度也较大。

最后,根据现有的音乐特长同学在保证声部完整的情况下训练器乐重奏。这种乐团模式质量高、成本低,但也存在明显缺陷,即在面对大型的比赛时难以有建树。

三、正确处理学生乐团模式建设过程中矛盾的措施

在高校构建学生乐团模式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定的矛盾、问题,要想真正发挥出学生乐团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结合乐团的建设情况对矛盾、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保障学生乐团活动的顺利实施[2]。

其一,针对排练时间与课业、休息时间的矛盾,学校可以对学生的课业休息时间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然后设置多层次活动模式,将课业、休息时间相同的学生安排到同一个小组,统一开展活动,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在对排练时间和课业、休息时间进行协调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微视频模式,将活动准备工作录制成为指导性微视频,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时间自觉进行训练,实现课业、休息时间与训练时间的有机协调。

其二,针对发展需要与投入软、硬件不足的矛盾,在加大学校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也可以在社会上争取相关组织和企业的支持,在社会组织赞助的基础上解决软硬件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强资金保障,全面提高乐团模式的建设和实施效果。

其三,针对排练乐曲的时效性及人员流动快的矛盾,可以积极组织开展老带新活动,即每一个乐团成员从大二阶段开始就形成与大一成员的一对一对接教育指导模式,确保在大三队员退出时,新队员能够及时接手其工作,增强学生乐团模式的稳定性[3]。

其四,针对乐队编制不齐全与音乐表现需要的矛盾,学校可通过邀请专家为学生开展指导编排,加强与校外相关组织的联系,积极搭建校园的艺术展示平台,多多开展相关活动等方式助力乐团的成长发展。学校在组织开展学生乐团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邀请专家为学生乐团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对乐曲进行科学的改编,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与社会相关组织机构的联系,如加强与电视台的合作,使学生能够到电视台的音乐训练厅完成训练,增强学生的训练体验,使学生乐团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得到全面系统的发挥。

其五,针对学校无强制管理措施与乐团成员排练纪律松散的矛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乐团作为一个组织机构,需要建立起健全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正常运转。好的乐团制度具有鞭策型和激励性,是乐团发展的基础。[4]一方面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尽量实施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既要认识到乐团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也要增强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提高学生乐团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对乐团成员实施相应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使其可以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全面提高乐团工作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乐团建设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要想真正发挥出高校乐团的重要作用,需要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和乐团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适当的研究和分析,并制定更加科学的高校乐团建设方案,力求可以逐步提高高校乐团建设工作的效果,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谦.普通高校建设“零基础”学生管乐团模式探究——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管乐团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6.

[2]田硕硕.浅谈高校民乐团中的古筝重奏建设[J].文教资料,2017(5):75-76.

[3]詹呈智.论普通高校室内乐团的建设[J].北方音乐,2016(16):181-182.

[4]邓元双.地方高校乐团建设与管理探索[J].音乐时空,2015(18):164.

作者简介:刘孟楠(1994—),男,汉族,四川泸州人,硕士在读;罗婉榕(1997—),女,汉族,四川绵阳人,本科在读;王梦祝(1997—),女,汉族,四川达州人,本科在读;石惠(1983—),汉族,四川安岳人,共青团西南医科大学委员会书记。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乐团高校教育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