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多元文化视野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取向

2019-06-11崔一骞

北方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多元文化

【摘要】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各国越来越重视特色的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的民族声乐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朗朗上口的地方小调已深入人心,特色鲜明的民族声乐在世界声乐中独树一帜,悠久的民族声乐文化在我国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绚丽多彩的曲调已注入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然而,随着近年来西方美声唱法的流行以及“学院派”的崛起,使民族声乐特色不断模糊,出现了“千人一声”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如何在民族声乐教育中将民族特色与西方歌唱方法有机结合,培养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民族声乐人才,已经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民族声乐;多元文化;原生态与学院派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小调,它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是西方美声唱法无法比拟的。民族声乐是指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声乐艺术。[1]具体来说,民族声乐是指由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声乐组成的,如藏族的“拉伊”、内蒙古的“呼麦”、陕北的“信天游”等,独特的曲调带给人们独特的艺术色彩。而随着西方美声唱法的传入特别是学院派的兴起,民族声乐表现出趋同化、标准化倾向。随着民族声乐特色逐渐削弱,“千人一声”成为民族声乐遭到批评、指责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导致传统的民族声乐文化进一步衰落。因此,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下,民族声乐教育应该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美声唱法,充分挖掘民族声乐文化的深层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于民族声乐教育中,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一、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现状

民族声乐,顾名思义,即指民歌,民歌在如今就是指原生态民歌。之所以冠以“原生态”,原因有二:一是为突出其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即源于民间、非专业人员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二是在民间声乐受到多方面冲击的背景下,强调“原生态”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引起人们对它的尊重与保护。[2]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民歌具有极强的地方色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呼麦”、西北民歌“花儿”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原生态民歌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人们开始重视这种民族特色鲜明、地域色彩浓厚、唱法多种多样、感情自然流露的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民歌的兴起是伴随学院派民歌的缺陷而产生的。学院派民歌简单来说是指用西方美声唱法来唱我国传统的民歌。“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欧洲文化的影响,以欧洲“BelCanto”唱法风格为代表的发声方法与演唱风格,逐渐在我国学院派声乐教学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借鉴美声唱法训练方法的中国‘民族演唱方法”。[3]虽然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提高民族声乐唱法的科学性,但是在实际中,西方美声唱法成为科学的、标准的唯一唱法,成为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与考核的标准,也是各种民族声乐比赛的评价标准。假如学习的是西方声乐,运用西方美声唱法无可厚非,但是运用西方美声唱法来唱我国传统民歌显然不合适。因为我国的传统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而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文明体系,况且不同民族的民歌代表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语言发声特点等。因此,西方美声唱法不应该成为我国民族声乐唱法的科学、唯一的标准。不可否认,西方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国际化音乐人才,为我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以各音乐高校为代表的民族声乐学院派,作为当代民族声乐的主流声音,长久以来以其唱法的科学性、专业性自居,而在今天看来似乎已经趋于成熟规范的民族唱法却在近年来频频遭遇瓶颈,人们纷纷对学院派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单一性和雷同性提出质疑,过分强调声乐技能,过分强调发声方法的‘科学性,在不知不觉中淡化或破坏了作品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及个性特点的做法,己经使民族声乐的探索偏离了正常的轨道。”[4]

原生态与学院派之争折射出来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碰撞。近代来,随着西方现代文明传入我国,自此,“西方”成为科学、先进的代名词,只要是西方的,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是好的、先进的,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一定程度上将“崇洋”刻进了中国人的骨子里。直到今天,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现象依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批留学归来的教师将西方美声唱法运用于民族声乐教育之中,从而引发了关于民族声乐唱法的“土洋之争”,当时并未见胜负,但是今天看来是“洋”胜。因为西方美声唱法一枝独秀,无论是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在各种比赛中,重点考察的都是对西方美声技巧的运用,而忽略了民族声乐所蕴含的独特的传统文化,没有将民族声乐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完全表达出来。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开始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声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条纽带。原生态与学院派本质上均属于对民族声乐的继承与发展,但是学院派“千人一声”的大众化与风格多种多样的民族声乐显然不协调,而原生态的兴起可以弥补学院派的不足。

二、多元文化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文化的失落引发民族声乐教育主体文化的缺失

尽管国家、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正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是在现代文明中传统文化的衰落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民族声乐教育肩負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义务,伴随传统文化的失落民族声乐教育出现主体文化缺失困境。最集中的表现在于从事民族声乐教育的师生对民族声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既不了解民族声乐背后的故事,也不能与民族声乐所蕴含的民族情感产生共鸣,单纯地运用西方美声唱法来唱民族声乐,还不能表达出民族声乐的全部意义。民族声乐教育不仅面临主体文化的缺失,而且社会也缺乏对民族声乐的认同。当前,我国有将近6000万学习声乐的孩子,有700多所音乐院系,看似繁荣,其实不然。因为民族声乐发展的基础不是学习声乐的人数有多少,也不是音乐院系的多少,而是社会如何看待民族声乐,如何认识民族声乐的价值与意义。不仅是我国的传统声乐失落,西方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或许以为我们现在很落后,古典声乐在西方很繁荣,其实不是,帕瓦罗蒂后十年的演出行程大部分是在首尔、东京、台北、北京。我们中国民族声乐在中国没人听。在西方,古典声乐依然是很少被年轻人接受的。”[5]因此,发扬中国本民族的声乐势在必行。

(二)忽视民族声乐特色导致民族声乐教育出现“千人一声”的局面

促进民族声乐的发展,势必要掌握其精髓与特色,只有抓住自身的特点,民族声乐才会获得其独树一帜的地位。比如,西北“花儿”的演绎就要用高亢明亮的嗓音与其独特的曲式风格合为一体;陕北民歌的演绎则要用地地道道的陕北话和剧中的人物形象相结合;维吾尔族民歌的演绎自然要用当地的语言及其独特的歌舞形式来呈现。每个民族的曲调各成一派,想要演绎好这些歌曲,一定要有独特的嗓音条件,或者说以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为基础,加之后天的培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只有这样,民族声乐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民族声乐教育才能避免出现“千人一声”的局面。虽说现如今研习民族声乐的人都知道要保留传统歌唱形式与唱法,发扬本民族声乐,但由于我国现在学习声乐人数较多,而专业院校招收民族声乐人数较少,为了达到相对的公平与公正,在应试过程中排在首位的并不是演绎歌曲的准确度与歌曲本身应有的特色性,而是各类民族声乐西化之后的歌唱技巧与气息运用的准确性,这对于具备独特嗓音演绎独具地方特色民歌的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在技巧与气息的运用上,若要满足当前的应试教育,必然接受千篇一律的声音训练和技巧,久而久之,本有的特色必将随之消失。然而,这些接受过统一声音训练之后的考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本有的声音大多数极为相似,特色变成了唯一的出路,但是此时此刻若要抛去那些所谓的技巧谈何容易?声音的辨识度越来越低,众多民族声乐的比赛中,只凭借耳朵去听又有几个可以分辨出来的声音呢?记得马秋华教授在一次讲座上曾说:“大歌唱技巧,小歌唱素养。”那么,作为一名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来说,技巧固然重要,而比其更重要的是演绎歌曲时表达的韵味和对风格的掌握,自身嗓音的特色与先天的歌唱条件更是不可缺少的。例如,郭兰英老师的唱法在今天看来就是“大白嗓”唱法,也就是全部都是运用嗓子发出的声音。现在,没有老师是绝对禁止这种所谓没有科学性的唱法,因为无法对这种唱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是,郭兰英老师的声音只要一传出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她唱的,这样的声音辨识度是所有学习民族声乐的人都应该具备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声乐的进步,这种“大白嗓”的唱法不被人们看好,也确实需要改进,但在改进的同时仍然需要把声音的辨识度放在第一位,而技巧、方法、气息的运用永远都是为自身特有的声音所服务的。因为“声乐就是一种高实践性的艺术形式,不是理论,所有的有关声乐的理论仔细想一想,都是感性的、感觉的。教学更是如此,比如‘声音靠后點,怎么靠后啊,靠后多少合适呢?‘立起来,我没躺着啊!‘你打开,我哪打开啊,我张着嘴呢……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打比方,都不能推敲。”[5]

(三)单一的民族声乐教育模式制约了多元文化素养人才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民族声乐教育在民族加美声理念的指导下,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是按照专业课与文化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专业课注重对美声唱法的练习,文化课是对相关民族声乐文化的理解,且文化课是辅助专业课学习,因此二者是主从关系。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声乐课程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在设置上脱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简单化,过于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文化艺术修养,制约了学生的认知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无法协调声乐外在的技能水平与内在的认知因素(包括对不同音乐风格的体验、洞察声乐艺术作品的诗歌和文学作品的隐喻意义等),以及学习知识和学会知识(能够利用自学声乐技巧表达各种情绪、创造情景交融的声乐艺术形象)之间的关系。”[6]在多元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民族声乐教育依然按照这种模式来培养人才,有碍于民族声乐未来的发展。民族声乐的精髓就在于民族特色,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发展的前途与机会。而民族声乐的特色继承与发扬,关键就在民族声乐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多元文化素养。近年来,大多数优秀的民歌演唱者都是从“星光大道”“红歌会”等这些百姓舞台脱颖而出,反而大多数科班出身的民族声乐的学生们却默默无闻,这确实需要对现在单一的民族声乐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反思。

三、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取向

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中华文明能够独树一帜,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保持文化的独特性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重要区别,而民族声乐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纽带。因此,如何在民族声乐教育中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将民族声乐教育中的有益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培养出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民族声乐人才,是当前民族声乐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转变民族声乐教育理念,树立以民族性为核心的民族声乐教育理念

现在的民族声乐教育基本上是按照“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即民族加美声的理念。这样做看似既保留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又运用了科学的发声方法,两全其美,中西合璧,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特色与科学之间的尺度,往往将科学置于特色的前面,这也是造成学院派“千人一声”局面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认,在民族加美声理念下培养了一大批民族声乐人才,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民族声乐真正走向世界舞台,必须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从传统民间声乐中汲取养分,才能彰显我国民族声乐的独特价值。对于民族声乐教育来说,美声唱法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运用美声唱法来提高民族声乐演唱的水平和质量,突出民族特色才是核心所在,只有民族特色鲜明才能助推我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舞台。因此,在实践中,高校民族声乐专业招生应该把声音特色排在首位,方法和技巧其次,因为后者是可以后天习得,而前者是一个歌唱者与生俱来的,是独一无二的。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保留学生声音特色的基础上,再进行专门的技巧及方法训练,从而达到特色与方法相结合。

以民族性为核心的民族声乐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要固守传统,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入新的元素,赋予民族声乐新的内涵。要使民族声乐教育中的民族性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留原有的曲式风格,否则就背离了民族声乐创新的目的。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新的内容,在传承特色的同时汲取其他歌唱方法的精髓,使之成为具有民族特色鲜明的新作品,才能促进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重视民族声乐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让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思维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民族声乐教育理论的源泉就在于实践过程中,深化对民族声乐教育理论的研究,必须扎根民间,因为民间有丰富的实践活动与原始资源。对于隐藏在民间的歌手而言,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不懂民族声乐理论,而对于高校中的民族声乐师生而言,有理论基础,却缺少实践经验。如何将二者优势互补,已成为民族声乐教育急需解決的问题。当前可行的方法就是转变传统思维,让民间歌手走进高校课堂,既可以做学生学习民族声乐理论,也可以做老师向高校师生传授经验,而高校的民族声乐师生走入基层,可以向民间歌手学习原生态唱法,同时也给了高校师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培养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民族声乐人才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样,民族声乐教育的目的也在于培养人才,而民族声乐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因为“民族声乐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古典气息和学术气息的学科,无论是其发声方法的技术,还是曲目作品的文化内涵都相对较高,而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或不够全面深入,学生在演唱时虽然能够达到演唱技术要求,却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次内涵,从而不能够准确地表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音乐意境,缺失了这一前提演唱的二度艺术创作也更无从谈起。”[7]同时,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区域、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地方语言、传统习俗等,甚至一个地方都有好几种方言,这些因素都可能内化于民族声乐之中,而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就不能够完全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结语

随着学术上“欧洲音乐中心论”的进一步瓦解及民族音乐学的兴起,经济上中西方进一步接近,文化形态上逐渐改变弱势地位,中国民族声乐要创立自己的学派,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之一元,就必须具备独特的艺术品格、坚实的理论根基、悠久的艺术传统和完整的教学体系。[8]

参考文献

[1]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金铁霖教授在“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的学术报告[J].中国音乐,2005(4):26.

[2]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211.

[3]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93.

[4]戴勇.高校民族声乐学科建设的思考[J].艺术研究, 2011(2):132.

[5]田青.中国民族声乐的现状和未来——田青研究员讲座实录[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4(1):8,9.

[6]杨艳,张骥.当代多元文化视野下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窥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97.

[7]李礼.新时期我国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学科建设发展方向[J].艺术教育,2014(5):67.

[8]尹萍.论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J].高教探索,2005(3):63.

作者简介:崔一骞(1995—),女,甘肃兰州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多元文化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