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大脑”让城市“血脉通畅”

2019-06-11杨超吴洁

山东画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北路交警支队信号灯

杨超 吴洁

交通运输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停车难及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解决这些困扰城市多年的“痛点”吗?这个叫做“交通大脑”的人工智能交通系统凭借什么魅力让现代都市如此青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能量满满的一天在清晨的阳光中拉开了序幕。我的一天从一串串的时间数字开始。3月5日这天,像往常一样,我6:40准时出门,步行10钟到公交站牌,大约1小时车程到站,再步行10分钟到单位。我和同事8:30准时从单位出发前往济南交警支队历城大队采访。虽预留了20分钟堵车时间,但赶上二七南路西口、二七南路七里山西路两处堵车。

在济南交警支队历城大队,我们了解到,济南的一天,也是从一串串数据流开始的。在早高峰到来前,济南的“交通大脑”数据平台就已经开始快速运转。它把城市主干道及四条高架快速路在内的关键道路的48处AR鹰眼全景监控实时交通态势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路面情况,调整红绿灯,疏导交通。感知、分析、研判、评估,AI装备的“济南交通大脑”的“一云四中枢”有着与人脑一样的中枢系统。它能实时监测路面通行异常状态,筛选拥堵态势发展严重区域,识别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的拥堵情况,进行动态报警。

在智能的“济南交通大脑”操作平台上,济南的交通情况一览无余,盡收眼底。济南交警智慧办副主任潘旭光现场带我们在这个操作平台上“巡逻”,体验AI装备下的“济南交通大脑”的感知中枢。“通过页面我们看到整个辖区的交通态势运行指数1.53,目前整个城区平均运行速度40公里/小时”。潘旭光一边操作系统一边跟我们讲解。系统页面上不仅有每个大队适时运行指数,常规十大拥堵路段还被“交通大脑”重点“关照”了。9点21分,历下大队实时运行指数1.71,“大脑”可以细分到每个中队,潘旭光以历下二中队第一警区为例,点击鼠标,我们在大屏上看到经十路有一段拥堵路段,平均车速13.87km/h,拥堵长度572米。同时,屏幕上还显示,此路段有聂书恒(勤务辅警)在岗,在线警车、警力也实时在屏幕上显示。警员跟着数据走,警员跟着流量走,警员跟着警情走。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交通大脑”迅速做出分析,通过实时调整信号灯,为后方车辆规划好路线绕行等一系列动作,让拥堵消失于无形。基于AI装备的“济南交通大脑”,济南今年1月全市拥堵指数降至1.49,同比下降0.67%;车辆平均速度达到42.67km/h,同比提升9.92%。

除了实时感知,山大北路下桥口的重新规划也让我们对“济南交通大脑”的分析研判、辅助决策能力有了更直接的体验。济南交警支队民警魏纪良说:“从操作平台上看,历城区二环东路、山大北路交叉路段,既是贯穿交通主干道的路口,又紧邻高架桥匝道入口,吸引大量交通流,各方向交通拥堵很严重,特别是由北向南的车辆、在桥上排队等候下桥的车辆,平峰时期都在500米以上。”自2018年7月11日起,历城交警大队对山大北路下桥口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大调整:南北方向禁止左转,只能直行和右转,对附近区域的8个大路口信号灯进行统筹调整,对二环东路、山大北路南北方向的信号灯配时进行了优化,一举将南北向放行效率提高了43%。今天,当你经过山大北路下桥口时,有没有感觉通行速度比以前快了?

衣食住行,交通出行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路遇交通拥堵着实让人头疼。堵,会降低我们的幸福感。AI治堵,让城市“耳聪目明”“血脉通畅”。在AI快步走来的路上,我们的道路交通又会有哪些智能、便利,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北路交警支队信号灯
壮族北路坐唱八音乐曲中的节奏节拍以及打击乐特征
酒驾
信号灯为什么选这三个颜色?
佔道14年上海“路中屋”和平拆除
噩梦里,到底是谁的声音
交通信号灯
信号灯为什么用
你到底认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