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与梦幻的交响

2019-06-11饶秋芸

歌海 2019年1期
关键词:儿童剧留守儿童

饶秋芸

[摘 要]儿童音乐剧《月亮上的妈妈》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结合“非遗”元素,以浪漫的手法,让“不可能”的想象与“可能”的现实巧妙地融合,构成一曲充满童趣的交响。

[关键词]《月亮上的妈妈》;儿童剧;留守儿童

第十届广西剧展上,儿童音乐剧《月亮上的妈妈》首次亮相舞台。该剧讲述了留守儿童李想,因过于思念在城里工作的妈妈,梦见妈妈在月亮上工作。于是,同样留守在村子里的老木偶、老裁缝、老邮差等乡亲们一起帮助李想,寻找月亮上的妈妈。

《月亮上的妈妈》基于现实题材,加入浪漫美好的想象,讲述了“想象力能带来事实”的奇幻故事。该剧将现实与梦幻相结合,构成一曲充满童趣的交响。

一、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

本剧聚焦于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展现成长中的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剧中的男主角李想是一名有个性、有想法的新时代儿童。李想对新知识的接受力很强,能复述听到的知识。例如,他能够准确地复述“非遗”的全称。李想还善于思考,将听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提出自己不同于传统的观点。当老人们合力演出“嫦娥奔月”的经典故事后,他的第一个反应却是“不相信”。因为李想已经知道神舟号飞船升空的信息,他认为嫦娥完全可以乘坐飞船回家,不需要留在月亮上忍受广寒宫的寂寞。

这样一个想象力丰富,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他的精神需求是旺盛的。遗憾的是,他所渴望的精神关怀却长期缺位。在城里打工的李想妈妈,每个月都按时按量寄送汇款单,保障李想的生活。可对于李想来说,汇款单上的数字远远比不上妈妈的一句关心、一句问候来得重要。就像老邮差说的,汇款单是钱财,轻于鸿毛,而妈妈的亲笔信承载的是亲情,重于泰山。

老邮差等人虽然在生活上对李想颇为体贴,却很少真正地倾听孩子心理层面的需求。如同剧中所说,大人一直在“哄”小孩,而不是真正平等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进行沟通。对于几位老人来说,每天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就是让李想“吃饭”——“哪有什么比吃饭还重要的事?”。就在李想激动地诉说自己奇妙梦境的时候,老人们却依然只顾着催促孩子吃饭,甚至把孩子的话当成“生病”。没有人去仔细倾听、去关注他的新发现。

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李想的妈妈给了他足够的生活费用,老人们对他生活上的照料也十分周到。但成长中的李想对于爱和归属感的需求非常强烈,却无法得到满足,这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矛盾。《月亮上的妈妈》将视角投注在留守儿童精神关怀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上,展现了充分的人文关怀。

二、“留”与“走”的现实考验

《月亮上的妈妈》主题曲第一段首句唱道:“月亮走我也走”,第二段首句则是:“月亮走我不走”。“留”与“走”之间的现实考验,形成了本剧的内在张力。

剧中的“留”首先表现为“留守”。主角皆为在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与此相对的,便是那些“走”出村子里的进城务工青年。李想多次询问老人,自己的妈妈为什么要到城里打工,又为什么要把自己留下。正是这一“留”一“走”,造成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才使得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和留守家中的亲人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现实考验。

剧中的“留”还表现为“保留”“停留”。剧情设定在一个未通网络,信息相对封闭的村子,这里保留着许多传统乡土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几位老人的职业设定:老裁缝、老木偶、老邮差,都是一些传统行业,发展情况在现代社会里略显停留。老人们性格淳朴,将李想视为自己的孩子,尽自己所能照顾他。他们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替李想考虑,还拿出剪纸工艺、木偶技艺等这些老手艺丰富生活。没有血缘关系的乡邻,在彼此照应中组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体现了淳朴而传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老人们对孩子的培养,只停留在吃穿的物质层面上。他们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的新需求,不懂得如何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走”的第二层表现为行动力,老人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新时代。老木偶、老裁缝、老邮差等人虽然年迈,但仍然充满活力,有拥抱新时代的渴望。在几次和李想的交流碰壁之后,他们通过读报,了解外界对于留守儿童精神需求的研究。于是他们开始更新自己“哄”小孩的方式,愿意倾听孩子的内心,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孩子想象力的信任。老人们不惧怕年龄的挑战,勇敢地爬上屋顶“摘月亮”,高唱古歌“喊月亮”,让保留下来的传统习俗焕发新的活力,用传统的方式“走”出一条新路,既圆了孩子浪漫的梦,也让自己“走”出了旧有的思维方式。

三、现实与梦幻的结合

“儿童剧除了具有戏剧一般的特征外,还要适应儿童特有的情趣、心理状态和对事物的理解、思考方式。要求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与活泼、明快的情节向他们剖析严肃的主题,进行美的感染。在美的感染过程中,培养儿童积极的创造精神,发展他们的意志和想象力,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受到锻炼,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尽可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与周围事物。”①《月亮上的妈妈》一剧充满丰富浪漫的想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不可能”的想象与“可能”的现实巧妙地融合,用充满童心童趣的方法讲述朴素的道理。

剧情一开始,一只试图学公鸡打鸣的小母鸡出场,就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一切将不走寻常路。在接下来的剧情里,这只小母鸡不仅会学打鸣,更会唱歌、会说人话。这样的设定使故事笼罩在现实背景下增添了奇幻的色彩。

李想梦到妈妈的工作在月亮上,但并不是“宇航员”之类现实世界里有的职业。李想梦到“妈妈”的工作是负责用毛毯遮盖月亮,使月亮变幻出阴晴圆缺,以此传递不同含义的思念之情。月亮的盈亏变化本来是现实中的自然现象,但在剧中,月亮的变化并不简单,是“妈妈”付出辛苦的劳动换来的,而且每一个变幻的形态都代表着浓浓的亲情。经过这样一番充满童心童趣的演绎,既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所有美好背后都有人默默奉献”的道理,又可以激发观剧的儿童对于自然现象地想象,很好地切合目标观众的审美需求。

李想找妈妈的方式也充满大胆的设想,要不就到月亮上去,要不就把月亮“摘”下来。这些在现实成人看来异想天开的事,一度“吓晕”了剧中的几位老人。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既然能摘果子能摘花,那摘月亮,又有何不可?该剧从孩子的思维角度出发,充分渲染了童心童趣中的浪漫成分。

在结尾处,剧中人物齐心协力,奇迹般地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将月亮“喊”了出来、“摘”了下来。老人们借着月光,望见外出务工的乡亲们正走在回村的路上,李想也终于与妈妈相见。但妈妈仍然穿着李想梦中的服饰,是一个月亮守护者的打扮。李想究竟是在现实中见到了妈妈,还是在思念的想象中见到了妈妈,成为了一个富有回味的“悬念”,供观众充分地发挥想象空间。这次的团聚亦幻亦真,是现实与幻想结合的高潮。

该剧关注现实题材,以现实世界的人物作为主角,但又充分加入了浪漫想象,用奇幻的故事表達现实的美好。剧中人物性格鲜明立体,剧情活泼生动,演员动作夸张有趣。作为一部儿童音乐剧,本剧还跨界结合多种样式的音乐,运用桂剧、彩调、渔鼓、零零落(金钱板)、马骨胡与摇滚、毛利战舞等元素混搭,传统与现代融合,使观剧体验感层次丰富。但剧中也存在个别不便于孩子理解的设置。比如有多处台词直接引用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留守儿童精神需求研究的话语,语段较长且均为书面化用语,对于儿童观众来说,理解起来恐怕较为吃力。且一些政策性宣传直接引入对白显得略为生硬。一些名词的使用比如“非遗”的全称,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提法,虽然很规范,但对于阅读范围有限的儿童观众,可能需要在规范用法之后,增加一两句对应简化、形象的解释补充更为合适。另外,李想是个会质疑月亮上有嫦娥的孩子,但他却当晚就梦见妈妈在月亮上,并对此坚信不疑,这之间的转换过渡稍显欠缺。如果主角李想能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保持一定的统一和连贯,或者将其中变化的合理动机进行简单的补充,可能会让剧情更为顺畅。

参考文献:

[1] 郑薏苡.儿童戏剧与学前教育[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儿童剧留守儿童
儿童剧艺术实践思考
儿童剧海报设计作品《九色鹿》和《丑小鸭》
浅析剧院管理中对儿童剧演员培养的必要性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儿童剧不能“站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