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音乐剧《月亮上的妈妈》音乐创作阐述

2019-06-11颜宾

歌海 2019年1期
关键词:儿童剧音乐剧月亮

颜宾

[摘 要]用儿童剧强化社会关注,用艺术手段关爱特殊的孩子群体,用美好的音乐来温暖、感动和激励中国留守儿童,是文艺工作者身上担负的一种社会责任。在音乐创作上,必须摒弃简单生硬、呆板僵化的平直化设计,让硬道理包裹在“润物细无声”的“巧克力”式感染中,与儿童心理处于同一种共鸣状态,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在儿童剧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同时,融入多种中国传统音乐类型,以中国式音乐讲述中国故事,探索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儿童戏剧道路。

[关键词]儿童剧创作的责任与温暖; 儿童剧音乐的“巧克力”感染;儿童剧音乐守正创新的中国式表达

一、用儿童音乐剧给留守儿童带来温暖

在2018年举行的广西第十届戏剧展演中,《月亮上的妈妈》是参演的唯一一部儿童音乐剧,获得二等奖及桂花音乐创作奖,并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该剧在剧本定稿时,重新集结了屡获区内外大奖的儿童音乐剧《壮壮快跑》原班人马共同发力,笔者也像在两年前创作《壮壮快跑》时一样,再次以作曲和现场乐团指挥的身份完成了全剧音乐创作。

《月亮上的妈妈》是一部关于中国留守儿童生活的原创音乐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种题材的音乐剧呢?

我们都知道,“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但是在当下中国,留守儿童现象仍然作为一种令人牵挂的疼痛存在着。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的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他们一般与上辈亲人生活在一起,而那些年迈体衰的临时监护人本身都可能还需要别人来照顾,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育自然很难关爱到位,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缺乏细致呵护,在行动上缺乏有效约束,继而出现性格孤僻、情绪低落、行为散漫等问题。据权威部门统计,现阶段中国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和3000多万处于流动状态的未成年人,人数约占全国近4亿未成年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四个儿童当中,就有一个处于留守或流动状态。

如何使留守儿童拥有正常的心理、情绪和生活,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让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春风化雨,滋润大地,习总书记在2018年1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又一次明确指出:“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显然,一切都充满希望。

事实上,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既需要我们按照党和政府的相应部署推进,也需要全社会一起共同参与。从艺术工作者的角度来说,针对留守儿童创作相关的儿童音乐剧无疑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也是能直接给孩子们带来心灵温暖的有效方式之一。事实证明,儿童音乐剧非常契合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它具有思想的明确性、道德的纯洁性、人物性格与行为的真实性,同时又有艺术的趣味性,能够在艺术化的舞台呈现中从心理上亲近孩子、从情感上呵护孩子、从品德上引导教育孩子。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用儿童剧强化社会关注,用艺术手段关爱特殊的孩子群体,用美好的音乐来温暖、感动和激励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身上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具体體现。

二、用音乐给“硬道理”裹上“巧克力”

对孩子们而言,儿童音乐剧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好看、好听、好玩、有参与度”,想要进入这样的状态,就需要剧组各主创部门紧密而默契地配合。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儿童观众的年龄和性格特征跟成人观众大不一样,他们活泼好动,而且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孩子们很容易在场内自行玩耍嬉戏,全然不理会台上正在发生着什么,甚至连陪伴的家长也会玩起手机而游离于演出之外。如果在音乐配置上不能根据剧情体现出针对性处理,那不但不能打造出一部成功的儿童音乐剧,甚至会酿成一场“声音灾难”。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故事类型、剧情推进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问题,但如果剧情等没有硬伤,起重要辅助作用的“音乐”没能真正去帮助发展剧情,让需要表达的主题和道理通过特别设计的旋律柔软、亲和、有趣地释放出来,并引领着孩子们跟随剧中人物、事件一起喜怒哀愁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在这个各创作部门无缝连接的戏剧流水线上,剧中音乐的创作和配置至关重要,包括声乐部分的角色唱段和器乐部分的现场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等,都必须反复推敲,唱腔和唱段中的独唱、对唱、齐唱、伴唱等演唱形式,跟其他表演形式一起都是发展剧情、刻画角色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只有相互间默契配合、相得益彰,并且让硬道理“包裹”在好音乐这块诱人的“巧克力”中,才能确保全剧的气氛渲染、节奏调节与结构布局等获得较为完美的舞台呈现,让孩子们自然融入其中。

在儿童音乐剧《月亮上的妈妈》音乐创作过程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只有摒弃简单生硬、呆板僵化、平直化的音乐设计,让音乐成为“润物细无声”的“巧克力”式引领和陪伴,与儿童心理处于同一种共鸣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在儿童剧中应该起到的作用。

三、《月亮上的妈妈》音乐创作构想

《月亮上的妈妈》讲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故事,它既简单明了又哲思深邃,貌似奇幻荒诞却又无比真实。

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昔日美丽、如今荒芜的小山村里,乡亲们都进城打工去了,只剩下留守儿童李想跟古稀之年的老木偶、老裁缝和老邮差相依为命。在日思夜想中,妈妈终于出现在李想梦里面,她告诉儿子自己并不在城里打工,而是在天上用魔毯为天下小朋友变换月亮的形状,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传递孩子们和离别的爸爸妈妈的思念之情。妈妈还告诉儿子一个道理:在一切美好事物的背后,都有人在默默地奉献着!李想把“妈妈在月亮上打工”的消息,兴奋地说给老人们听,不料三位老人一致裁定:你生病啦,在说胡话。李想倍受打击拒绝再跟老人们交流,他仰望星空对着月亮诉说的“疯魔言行”,戳中留守老人们的心肺痛点。他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回忆起以苦为乐的童年生活时恍然大悟,得出“哪里有妈,哪里才是家”的暖心结论,真正理解了想象奇特、聪慧敏感的李想。为帮李想实现见到妈妈的美好愿望,老人们齐心协力开始执行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先是唱起山歌“喊月亮”,继而爬上楼顶“摘月亮”……三位留守老人、一个留守儿童,在寂寞的乡村里,用强劲想象和无言大爱,将善意的谎言变成了真实情景。

“不要低估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我在创作该剧时念念不忘的一个基本原则。相关调查数据表明,今天身处地球村的少年儿童已经具有很强的互联网思维,早已不满足于“让我们荡起双桨”式的传统儿歌,他们精力充沛的身体里跳动着强烈的现代节奏。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创作中力图让剧中所有音乐听起来既不乏温软走心的音符,又充分强调奔放热烈的旋律和节奏,让现场的乐队和台上的演员在互动互助、齐心协力的相互激励过程中,构成一种“儿童戏剧创作共同体”。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剧场“现磨音乐”,可以让孩子们见证每一个音符的诞生过程,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欢乐的聆听中体验到别具一格又契合孩子们心里期待的“中国式儿童摇滚音乐剧”。

在创作过程中,笔者首先为该剧找到了符合剧情的节奏律动。剧中留守儿童李想的忧虑无常、空巢老人们的慈爱无奈、小母鸡的诙谐搞怪、妈妈的虚无缥缈……都有各自不同的节奏律动和符合人物性格的特定旋律。比如在表现主人公李想方面,笔者用陡然转调和节奏突变的手法来设计唱腔和情绪音乐,以此将这位留守儿童在心智和性格上的不稳定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又比如,在小母鸡这一形象的音乐设计上,主要强调的风格是节奏明快、清新诙谐;再比如,对于老木偶、老邮差、老裁缝这三位老人,音乐形象上是根据其木偶文化、信使文化和剪纸文化的“非遗”特性,分别采用布鲁斯、流行摇滚、传统戏曲和民间曲艺等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进行“陌生化混搭”,将草根传统和现代特性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每个角色形象在各具特性的同时又保持整体的风格统一,全剧音乐忧而不伤、趣味十足、温情明亮,释放着无限期冀和希望。

四、用中国式音乐讲述中国故事

在儿童音樂剧《月亮上的妈妈》的音乐设计中,笔者还使用了“新瓶装老酒”的创作手法,在守正中创新,并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在老木偶的《嫦娥奔月》唱段中,引子使用非洲“毛利战舞”的表演方式,又巧妙融合了传统戏曲的“叫口”,看似“复古”,却焕发出盎然新意。又比如,笔者在剧中还大胆采用了彩调剧“赶板”的锣鼓点和曲调,将之作为一整首曲子的过门和间奏,听起来妙趣横生;还比如,将民间曲艺“零零落”的呈现手段全权交给现场合唱团,根据剧情需要为主唱部分的和声及帮腔铺垫,出人意料却又恰到好处。剧中很多演出场景,在摇滚乐的配器风格中,无论是手持“金钱板”边打边唱、载歌载舞,还是采用“三句半”幽默诙谐替代台词,甚至敲打着“渔鼓”让小母鸡开口唱歌等,都被证明是一种毫无违和感的视听享受。

现场演奏的多样化,是演员演唱丰富性的必要保障。单是现场乐队就有现代乐器如口琴、古典吉他和电子吉他、电子琴合成器、贝斯等等;演员们和合唱团的现场演唱,加上地域性传统“非遗”表演样式和音乐符号的融入,极大的丰富了该剧的音乐色彩,这些元素的整合经过特殊的化学反应后,产生出无比奇妙的奇幻效果。更重要的是,如同现磨咖啡般的现磨音乐,给看戏的小观众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音乐课,相信这些“不走寻常路”的音乐类型、乐器特色、传统戏曲和民间曲艺元素,定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播下最美好的音乐种子。

笔者和全体主创人员在明确创作目标和清晰美学路径的同时,心中不约而同地萌发出一点点“小野心”:尝试在被安徒生、格林童话等“舶来戏剧文学”的重重包围、众声喧哗之下,蹚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儿童戏剧道路——用中国式音乐讲述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儿童剧音乐剧月亮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儿童剧艺术实践思考
儿童剧海报设计作品《九色鹿》和《丑小鸭》
East Side Story
看音乐剧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