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审美批评之功能

2019-06-11薛富兴

关东学刊 2019年1期

薛富兴

[摘 要]自然审美批评的功能包括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内在的方面体现在促进当代社会自然审美之整体自觉,引领健康、完善的自然审美趣味,具体表现为校正、丰富、深化与提升社会大众之自然审美经验,全面反思传统自然审美趣味之局限,开拓出当代全范围、无检择地欣赏自然的自然审美新境界。外在的方面体现在服务于培育社会大众环境保护意识,为建立新型生态文明奠定观念基础,具体表现为培育社会大众客观对待自然之态度、探究自然界深度奥秘之科学文化趣味,培育社会大众尊重自然、关爱自然、感恩与敬畏自然之环境美德。

[关键词]自然审美自觉;当代自然审美新境界;科学文化趣味;环境美德

近年来,笔者针对中国古代自然审美史上存在自然审美批评之空白的现象,提倡在当代自然审美欣赏中开展自然审美批评。那么,为什么要提倡开展自然审美批评,自然审美批评有何独特的价值或功能呢?本文欲就此谈些个人的浅见。

一、批评的功能:源自艺术批评史的启示

为什么要开展自然审美批评?自然审美批评对于自然审美活动有何价值?要弄清此问题,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反思古典艺术批评史的经典案例。

罗杰·西蒙(RogerSeamon)据西方艺术批评史将艺术批评分为五类:合法性批评(legislativecriticism)、鉴赏性描述(appreciativedescription)、分析性批评(analyticalcriticism)、阐释性批评(interpretativecriticism)与文化批评(culturalcriticism)。  Roger Seamon, “criticism”, Berys Gaut, Dominic McIver Lopes edited,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Aesthetics,New York: Routledge, 2001, p315-328.实际上,我们可以将上述艺术批评诸模式概括为两类: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审美批评与非审美批评)或曰鉴赏性批评与分析性批评(浅批评与深批评/普通批评与专业批评),且这样的划分对自然审美批评而言仍然有效。

在文艺领域,最早出现的当是西蒙所言的合法性批评或外部批评,它主要体现为政治家、教育家或思想家基于整体社会外在的观念性功利目的(政治、伦理、宗教等)诉求对特定文艺作品所表现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并因此而对一时代、社会文艺作品的整体思想倾向做出规范要求。柏拉图对诗与音乐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孔子对诗乐所提出的要求,整体上均属此类。

然而,当一社会的文艺创作进入到一个职业化创作的时代,出现了专门的以文艺创作立名存身的阶段后,一方面,文艺作品的数量大量增加,作家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群体,而文艺作品欣赏成为一社会日常休闲或精神生活的基础性方式时,与之相适应,文艺批评亦由外而内,出现了关于文艺作品创作得“怎么样”,即关于文艺作品艺术成就本身而进行的审美批评。此可谓文艺批评的第二个阶段——内部批评或专业批评的阶段。

就中国而言,魏晋时代可谓“文的自觉”的时代,这种自觉首先表现为一种批评的自觉,而且属于内部的或专业的批评。其时出现了各式艺术评论著作,《诗品》(钟嵘)、《古今书评》(袁昂)、《古画品录》(谢赫)可为代表,此后历代诗、书、画、文批评著作不绝如缕,形成持续的艺术批评传统。如何认识此种情形?这说明魏晋时期,中华古代艺术已然进入一个全面自觉的阶段,此自觉之标志便是在艺术内部建立起创造与批评相互呼应的健康生态格局。特别是,诗论、书论、画论各式专业化艺术批评现象的出现标志着中华古代艺术创造已然发展出自我超越性的环节——对艺术感性创造活动的理性反思环节。以门类艺术批评面目出现的审美理性的自觉乃是中华古代艺术自我精致化的必由之途:通过艺术批评,艺术家们对于自己的创造活动实现了理性自觉,明白了什么是成功的诗创作,什么是诗的败笔之作。关于什么是好的书法,什么是坏的书法,也初步建立起圈子内普遍认可的标准或规范。对于绘画这门造型艺术,也初步建立起自己的艺术语言系统,并由此而触摸到了关于造型艺术的一些基本法则,比如“六法”。

对艺术而言,批评的功能是什么?是对整体上表现为感性的艺术创造环节的理性反思环节,在此环节,艺术家由关于艺术的自为的存在转化为一种自在、自觉的存在。在此环节中,各门类艺术家在评点、议论和分析个体艺术家们的个体艺术作品过程中,实现了艺术创造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建立起各门类艺术的初步规范,凝结了一些共同的艺术审美价值、趣味,初步接触到各门类艺术创作中不得不如此的艺术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各自领域的艺术语言系统,实现了整体上的艺术创造自觉。

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整体上属于审美感性的环节,没有居中的理性艺术批评——关于个体艺术作品意义、价值、方法等质与量的反思性审美判断,整体上的艺术自觉便难以实现,也就难以自我超越。每一次具体的艺术批评总是一种个体性的独特行为,评判的对象也是独特的,因而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判断。然而当大量、长期、普遍化的艺术批评汇集在一起时,便会相互影响,因之而发酵,因之而转化、提升出一些普遍性的东西,转化为一时代、一群体对于各门类艺术普遍性法则的共享性认识,从而促成一时代、一群体整体艺术创造经验之审美自觉,这便是关于艺术的审美批评之于审美创造的巨大意义。

细而言之,关于艺术的审美批评之意义是双向的。一方面,它实际上是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完成后,进行艺术创造经验自我积累的一种形式,在此过程中,艺术家们可以总结正反两方面的艺术创造经验,分析其成败的内在之由,从而可以深入地认识各门类艺术创造普遍性法则,最后实现整体上的艺术创造自觉。

另一方面,批評的基础是鉴赏,即欣赏,然而是一种自觉、专业和精细化的欣赏。艺术批评的功能不仅在于反过来完善和提升艺术家的创造经验,促进古代艺术创造的精致化。对于社会大众的各门类艺术审美,由行家们所进行的批评对于欣赏而言,也具有一种使艺术审美欣赏由外而内、由浅入深、转粗为精的丰富和提升价值。在此意义上,艺术批评之于艺术欣赏,有一种引领和成就的意义。初级者可以向社会大众普及各门类艺术的最基础知识、规范,让人们明白其特性、优长及局限;高级者可以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帮助社会大众形成一种更为完善、高迈的艺术眼光,以便作一时代最优秀艺术家们的深度知音。有了更为内行、有趣味的欣赏者,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才有意义;审美趣味健全、文化理想高雅的艺术审美欣赏群体抬高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性艺术理想,乃是对艺术家群体的最有力鞭策,推动一个时代艺术发展的强大内在审美动力。

若上面对艺术批评功能的认识大致不谬,那么,我们可以思考这样的问题:既然对于艺术审美而言,批评环节的出现乃是艺术审美整体自觉的重要标志,那么对自然审美而言,如何实现其自觉?既然艺术家们正是在艺术批评的环节总结了其正反两方面的创造经验,建立起初步的艺术规范,形成了关于什么是好的艺术之标准;那么对自然审美而言,是否在赞美和欣赏天地自然的过程中也需要這样的标准?既然对于艺术欣赏而言,有肤浅的欣赏与深刻的欣赏,有内行的欣赏与外行的欣赏之别,那么是否所有的自然审美欣赏,其内涵、水平与价值均毫无区别;既然艺术批评同时促进与提升了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那么,自然审美欣赏如何自我促进、谋求更高的审美理想境界?对于艺术领域而言,只有创作而没有批评,并非健康、理想之局面,因为艺术创造作为高层次的人类观念文化生活,需要有理性之介入,反思理性对艺术创造的介入乃是艺术创造自我升华的必要条件;那么自然审美经验如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大概也需要引入以批评为标志的审美理性因素。这便是我们反思古代艺术批评史所获得的基本认识。

二、促进自然审美自觉,引领健康、完善的自然审美趣味

自然审美批评的功能,从自然审美发展史内部考察,其首要功能当表现为促进自然审美自觉,引领健康、完善的自然审美趣味。

如果说艺术审美欣赏中存在着正确与不正确的欣赏,以及肤浅与深刻欣赏的区别,艺术批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实践有益于引领社会大众恰当、深入和完善地欣赏各类艺术作用。那么,自然审美欣赏便不应当始终都处于没有对错标准,只要欣赏、只要热爱自然怎么都行的局面,一个领域没有建立起起码的对错标准,便是尚未实现自觉的充分表现。

在自然审美欣赏领域,如何才能实现自然审美意识自觉?自然审美批评家对社会大众的典型自然审美经验进行反思性的理性审查工作,努力从中发现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努力区别恰当的与不恰当的欣赏,在此过程中逐渐地正面确立起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一些初步规范,明确地回答恰当、完善的自然审美欣赏应当欣赏什么、怎么欣赏等问题,反复地重申这些基本认识,让它们转化为新时代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中的基础性自然审美意识。

“引领”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地,自然审美批评对于社会大众自然审美欣赏的积极影响作用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说艺术批评的反思性功能是双重的:同时反作用于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两个环节,那么自然审美批评的反思性功能则是单向的,仅反作用于自然审美欣赏之环节。这种反作用具体地表现在两个层次。其一,帮助欣赏者认清各类所欣赏自然对象之真相,明白自己正在欣赏的是什么;其二,帮助欣赏者认清自身欣赏活动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从而积极地优化自身自然审美经验,特别是方法。

(一)校正

自然审美批评对于欣赏之功能,首先表现于可以校正社会大众现有的自然审美经验。

传统自然审美经验要么有一些对于自然对象的不正确认识、不恰当的欣赏,要么是以不恰当的方式去感知和理解自然,因此会得到一些不正确的自然审美经验。自然审美批评家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发现这些谬误,欣赏者意识到这些谬误后,便会自觉地校正这些不恰当的欣赏,从此而获得正确的自然审美经验。

比如,艾伦·卡尔松(AllenCarlson)提出:西方人的自然审美欣赏倾向于要么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和距离欣赏自然,以便获得关于所欣赏对象“最美的形象”,要么将对象从其所生存环境中孤立出来,像欣赏一件雕塑品那样地欣赏自然。前者为“景观模式”(LandscapeModel),后者为“对象模式”(ObjectModel),这两者都是不恰当地欣赏自然的模式,因为前者是从欣赏者主观的,自以为更美的角度去欣赏自然,后者则抽离了所欣赏对象的具体环境,因而此种欣赏是不完善,同时也是不正确的。笔者提出:古代中国人欣赏自然,往往喜欢“借景抒情”,或者“以物比德”,这是极不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行为,因为它们都是以人类自身文化趣味、价值观念积极地濡染自然,表面上是欣赏自然,实际上是人类文化观念之表达,是“以自然之酒杯,浇人类之块垒”,是主观地欣赏自然的典型形式。

不正确的态度与方法会导致不正确的自然审美欣赏,对自然的错误认知仍然会导致错误的欣赏。比如,许多人将鲸鱼当作鱼来欣赏,但是科学家告诉我们:鲸鱼并非鱼,而是哺乳动物。当我们将它欣赏为鱼时,它并非水中最自由者,与其它鱼类相比,它会显得笨拙;但是当我们正确地将它欣赏为哺乳动物,它便成为一种最为灵巧的水中精灵,虽然体型庞大,依然运动自如。

简言之,自然审美批评家会以其正确的知识与方法校正社会大众的传统自然审美经验,让他们的欣赏成为一种恰当的欣赏、正确的自然审美经验。

(二)丰富

依传统的自然审美意识,人们倾向于以审美的眼光对待这个世界。于是,自然审美欣赏者们将整个自然界一分为二:美的自然与不美的自然。于是,人们只欣赏大自然中据说“具有审美价值”的那部分,而对于另一部分则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所以,一方面,据说每个人都热爱自然,实际上,在日常的审美行为中人们以自己的审美趣味表达对大自然的审美歧视:对于那些被判定为“不美”的自然,欣赏者实际上是毫不感兴趣的。有多少人在忽视他们居家周围的山山水水与树木花草?又有多少人对自然中的某些物种表达出毫不掩饰的厌恶?又有多少人对大自然中的某些动物避之唯恐不及?

自然审美批评家可以在当代社会从事自然审美的启蒙——以新的眼光审视自然,会从自然界中发现从未发现之美,拓展当代自然审美视野,超越古典自然审美经验,开拓出自然审美之新境界。

上述被忽视或曰歧视了的那另一半大自然,实际上又有三种情形。

一曰“平淡自然”(plainnature),即没有突出的形色特性,或曰没有突出的形式美,其外在感性造型或表象表现平平的自然对象,如野草,如荒地。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会告诉我们:没有不起眼,因而不美的自然,只有我们尚不深入、细致地了解的自然。自然界的每一平凡物种,均是其自身与其所处环境长期相互搏弈,然后适应的结果,都是生命造化的奇迹。故自有其独特的生命个性,令人尊敬的生命传奇。只不过,社会大众缺乏关于这些物种特性的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于它们所知甚少,只以外表判定对象,所以才会以为它们没有足够的审美吸引力。对于专门研究这些物种的科学家们而言,世上无一物平凡,无一物应当被歧视。每一物能来到这个世上,且存世如此长久,都是一种生物学的传奇。生态学家还会告诉我们:每一平凡的生物在其所处特定生态系统中,都尽着特殊的生态支撑义务,对于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故而均值得人们尊敬。

二曰“丑陋自然”(uglynature),即那些外在形态上长得很挑战人们的形式审美习惯,以之为奇特,甚至丑陋的自然对象,比如鳄鱼、疣猪等。然而,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可以告诉大众: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形式审美趣味评判自然。进化论表明:每一种生物长成什么样子,其身体构成与外在形态如何,当取决于其所处的特定自然环境,取决于其日常获取食物、逃避天敌的生存方式。某种动物的长相虽然在人类看来奇丑无比,然而,由于它成功地适应了其所处自然环境,其特定的长相很好地适应了其生存所需,那便应当被评价为最美的形象、最美的生物,因为它在大自然进化洪流的巨大考验中,因能适应其环境的变化而获得成功,就应当被理解为一种生命的传奇,就应当获得人类欣赏者的尊敬,而非歧视。对于研究那些“丑陋”物种的生物学家们而言,这些动物没有一种是丑陋的,相反,各有各的可爱之处。正如每个母亲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可爱的一样,如果我们在大自然中发现了丑陋动物,也许并不因为它们长得丑陋,而是因为我们缺少像母亲对待其孩子那样的爱心。如果每个自然审美欣赏者都能设身处地地感知和理解那些丑陋动物,理解它们生存之大不易,赞赏其成功适应艰险环境之生存智慧,便会在自己的心理层面化丑为美,有能力欣赏这些奇特动物的独特魅力了。

三曰“危险自然”(dangerousnature),即那些可能会给人类欣赏者带来生命威胁的大型凶猛动物,或如沼泽、火山等地理环境。在此方面,其实人类已很有经验,只要我们采取必要的物理隔离保护措施,便足以欣赏这些有危险的自然对象或环境。比如,将它们从野生环境中集中到人类可以有效控制的环境,比如动物园。

这样的措施从传统审美趣味的角度看,诚然为万全之策,然而,却受到当代环境伦理学的深刻质疑:难道我们可以以美的名义去剥夺野生动物们的活动自由吗?若现在地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极强大的物种,其成员想以欣赏人类身材、面貌、歌喉的名义将人类中的俊男美女们捉了去,关在笼子里,到处去巡游,人类当作何感想。你一定会感叹:美啊,有多少恶行假汝之名以行!

所以,欣赏危险自然的最妥善方式并非建立动物园,而是开辟野生动物保护区。那些想欣赏老虎与狮子雄姿的人们,不应当将猛兽们关起来,而是将自己关在一辆安全防护设施可靠的车里,小心翼翼地在野生动物区内穿行,而给那些动物们以充分的行动自由,这才是一种有德性的自然审美,因为它切实地尊重了自然。

在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们的启蒙之下,自此,当代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眼光发生了巨变,他们开始有能力与雅兴欣赏其祖先没有能力发现的美,除了原来的“美的自然”,他们还有能力欣赏那些“平淡自然”“丑陋自然”与“危险自然”之美。一方面从量上及欣赏视野范围看,当代人类已然能够全范围地欣赏自然,一无遗漏;另一方面从质上看,由于没有什么自然对象是不可以、不值得欣赏的,于是从实质上讲,当代人类已然从根本上取消了“自然丑”这一概念,使得“丑”在自然审美欣赏中不再有合法性,也就根本地颠覆了传统自然审美观念,实现了对大自然从量到质的绝对的审美肯定,毫无保留地承认了天地自然之“大美”,岂不伟哉!这便是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对传统自然审美经验的丰富之功。

(三)深化

依社会大众的传统自然审美经验,所谓欣赏自然之美,主要是指欣赏其外在表象的感性形式特征,其色彩、形态、声音、气味等,简言之,乃欣赏其形式之美。然而,艾伦·卡尔松指出:这只是对自然的一种“肤浅的”欣赏,因而是一种不恰当、不完善的欣赏。如何让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欣赏成为一种有深度、严肃的欣赏?中国传统自然审美陷入一种悖论:要么是一种客观、正确,然而是肤浅的自然审美欣赏,只欣赏自然对象外在的形式审美特性;要么是一种虽有深度,然而不尊重自然自身之事实与特性,以人类文化趣味附会、濡染自然的欣赏,即“借情抒情”与“以物比德”。形式主义的欣赏虽然符合自然事实,然而只是一种浅表的事实,因而是一种外在的欣赏;抒情与比德虽然内涵深刻,然而与自然自身之事实无关,因而是一种指鹿为马的不正确欣赏。那么,当代自然审美欣赏如何才能做到既有深度,又符合事实,既完善又客观呢?

艾伦·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理论”(ScientificRecognitiveTheory)主张:自觉借鉴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地质学、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知识,乃是深化当代自然审美经验的必由之路。于是,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应当正面提出完善地欣赏自然的理念,并正面解决自然审美到底欣赏什么的问题。笔者曾就此问题提出一个关于自然美内涵的系统。概言之,完善的自然审美欣赏应当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物相,

即欣赏者通过自己的视听嗅触等生理感官可以感知或探测到的各类自然对象外在的感性要素及其综合性表象,如物之色、形、声、气、味等。简言之,对象的形式之美。

2.物性,

即各类自然对象内部所具有,决定一物之所以为该物的内在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此乃自然审美欣赏中由表及里的层面。对于生物而言,乃是指其生长特性及生活史。比如某种植物之生长节律,喜欢何种温度与湿度,不宜于在什么环境下生存。对于动物而言,乃指发育规律如何,喜欢什么食物,其天敌为何物,等等。传统的自然审美欣赏中经常会出现此类情形:出游时突然遇到某种特别喜欢的植物,与之合影留念,然而却说出不它的名称,并且以之为当然。其实,如果我们真正喜欢某种自然物,就应当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它的雅兴,就像我们对待身边的宠物一样,知道它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最需要什么等等。

3.物功。

功谓功能、价值。物性乃物之然,物之深度事实,物功乃物之所以然,即物性背后的原因——为何一物具此物性。若深究之,最终我们会发现:一物之具备某种特性,最根本地乃是因為它有益于该物种之生存与发展,物功乃物性之目的,一物自身之善。光知道老鼠生性多怀疑,格外警觉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此种性格对于这个可怜的娇小物种之生存与繁衍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如此娇弱,稍大一些的其它动物就可以在行进中无心地把它踩死,更不用说像猫这样机智,以之为食物的天敌了。若无此多怀疑、警觉与格外的灵敏,这个物种恐怕早已从世界上消失了。只有到了物功的层次,即了解了一物自身之善,一个物种为了其自身之生存与发展,最需要哪些属性与本领,最需要避开哪些致命弱点,才算是真正地了解了自然,方可做自然之知音,才能从最深入的层面了解自然之秘密及其造化神奇。

4.物史,

绝大多数的自然审美都将各类自然物当作一个现成作品来欣赏,然而这样的欣赏视野还很有限。如果能自觉引入自然史或曰进化论的角度,同一对象的欣赏效果就会大为不同。

一块被随意地散落在路边的岩石,地质学家会告诉我们它已有几十亿年的历史,曾参与了周围大山的塑造,曾见证了大地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

一片灰不溜球的地衣,生物学会告诉我们,它是地上生物之祖,一切植物之原型。一群造型优雅的仙鹤,鸟类学家会告诉我们,它在这个世界上已有数亿年的历史。与它同时代在这个地球上粉墨登场者,均已告别了生命舞台,只有它还是那个时代地球万象之唯一见证者。

显然,上述各门类科学知识,以及整体上的自然史、进化论视野是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家所必备的。有了它,我们可以大大地深化当代人类的自然审美视野,让我们对许多平淡自然、优美自然突然间生起一种敬畏之心,不再以之为无物,而以之为崇高。会将一部自然史感知和体验为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由遗传与适应这两个生命主题相交织而成的激动人心的生命交响曲。它可以深化我们的自然审美趣味,不再仅仅以形式美的眼光看世界。自此,对于自然界人们多了一些知识,多了一些尊重,多了一些同情。

(四)提升

传统的自然审美趣味,重点在欣赏个体自然对象的外在形式特性——形式之美。在当代自然科学知识、生态伦理辅助下的当代自然审美,在自然审美批评家们的引领下,将会大大丰富自然审美内涵,从物性到物史,在個体自然美,即对象自然的层面上拓展自然美内涵。

在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知识的帮助下,当代社会大众还有能力欣赏关系自然、群体自然,亦即环境自然之美。以生态学的眼光看这个世界:无一物无用,无一物可以独存。于是自然之美的内涵不再仅仅表现在孤立自然对象之物相、物性、物功与物史,更表现在其“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的互依共存之美,这是一种宏大、内在,富有理性智慧之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然美。

当代自然审美批评就是要通过向社会大众传播生态学的关系性视野,促进当代自然审美对于自然整体有机性的感知和理解。这种高层次、有深度的自然美感会在无意识中转化为人类对大地的同情、敬畏与依恋,会有助于在当代社会重建人与自然的精神性联系,最终塑造一种将趣味、德性与信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审美经验。

四、培育环保意识、塑造环境美德、激发科学趣味

作为自然美学的高级当代形态——环境美学,以及其相邻的环境伦理学,整体而言,乃20世纪中期的全球性现实环境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与相关疾病)的观念反应形态。除了社会大众层面的环境保护运动,各国政府的积极反应便是制定有益于减轻环境危机的各种政策与法律,扶持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新的科学技术应用。

然而,20世纪中期,“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指出:从科学技术与法律政策层面,无以真正有效地改变当今的环境状态。真正造成今天全球性环境危机的,乃是观念层面的东西——现代社会人类无限的物质贪欲、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以及其后更深层的天人观——以人类为可以为所欲为的世界之主,以自然为纯为人类服务的资源库。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进行观念层面的自我革新,彻底放弃文艺复兴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环境危机便无根本解决之道,人类文明也就是不可持续的。于是,当代人类需要确立新的追求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并以此指导个体的消费行为、各国政府的民族发展之道。

为什么要认真反思各民族的自然审美传统,为何提倡要开拓出当代人类自然审美欣赏的新境界?根本地,它与上述的人类在观念层面重究天人之际,确立互依共存的新天人观相一致。那么,审美趣味作为人类观念文化价值的一部分,它对于整体上的观念重塑有何作用呢?

倒是环境伦理学家们首先意识到审美趣味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意义。哈格罗夫指出:对于北美19世纪初期的环保先行者们而言,审美趣味乃是其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他们在选择那些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的自然景观时,是否对游人们有特殊的审美吸引力,即审美价值乃其重要因素。换言之,一定意义上说,美成了他们保护自然的重要理由。由此可见,对自然的审美情感——热爱自然与欣赏自然是培育和强化人们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基础。因为我们逻辑上可以设想:若每个人都热爱自然,若人们真诚地热爱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那么,他们便不忍破坏自然,更易激发起他们保护自然之行动。

如何将美学与伦理学结合起来?……逻辑上说人们不应当毁灭美;心理学上说人们不愿意毁灭美。审美这种行为既不勉强,亦非为难,它从不是一种对他人不情愿义务的规定;相反,它是一种快乐的关心、愉快的义务,可靠而有效,因为它是一种积极的动力,所以,在此情形下的伦理便自动产生。Holmes Rolston Ⅲ, “From Beauty to Duty”in Allen Carlson and Sheila Lintott edited,Nature,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ali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p.337.

美学可以成为一种环境伦理学的恰当基础吗?这取决于美学的深度。不可以,因为大部分美学家的出发点都是肤浅的(即使它们从审美的角度说是精致的);可以,当美学日益主要或被动地建立于自然史之上,同时当人类能恰当地将自身置于自然景观之上。环境伦理学需要这样一种具有恰当基础的美学吗?当然需要。

Holmes Rolston Ⅲ, “From Beauty to Duty”in Allen Carlson and Sheila Lintott edited,Nature,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ali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p.337.

然而,环境美学家对此乐观态度毕竟有所保留。有学者指出:对大自然的审美趣味并不必然地导致环境保护行为。有时候,这种趣味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伤害。比如,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将大自然划分为美的和不美的。若要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也总是倾向于保护那些他们认为是好看的自然,即“景观自然”(scenicnature)。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自然对象与环境总能取悦于人类的审美偏好。有一些看起来似乎乏善可陈的自然环境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其实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支撑意义,虽然它们看上去并不讨人喜欢。正是这种对景观自然,或美的自然的持久偏好,造成了某些自然环境的恶化。更严重的情形是,由于生态科学知识的缺乏,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形式美审美趣味去积极地改造自然、美化自然。比如将一片看上去凌乱不堪的荒地改造为一个规划与修剪整齐的高尔夫球场。最后,好看是好看了,然而一方面本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为维护好这一片草坪,却需要大量的用水。卡尔松的研究表明:在人们不具备相关的可持续性景观知识的条件下,人们的审美偏好往往是形式主义优先。

于是,自然审美批评家首先引导社会大众反思传统的自然审美经验,以便发现其中哪些自然审美趣味与方法与当代环境科学、生态科学,以及生态文明理念相违。然后在自己的自然审美批评实践中努力建立起欣赏自然的正确原则、内涵与方法。在自然审美实践中努力提倡客观地欣赏自然、完善地欣赏自然,以及全范围地欣赏自然,并设身处地地感知和理解自然之善,以同情之心认同自然之善。如果社会大众能够做到在自然审美欣赏中客观地对待和尊重自然,毫无保留地欣赏自然,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了深层次地理解自然,真诚地敬重自然,感恩于自然对于人类的养育、呵护之恩,敬畏于自然的必然法则,因而由此真切地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之无知与无耻,也就意味着人们在对自然的审美欣赏中培育起了尊重自然、关爱自然,感恩与敬畏自然的环境美德。在此美德的指导下,自觉地走向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实践,并因此而彻底地改变此前无限地消费自然的生活习惯,提供一种“简朴的物质消费,丰富的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于是,关于自然的审美趣味、伦理德性和宗教情结便同时产生,并且相互融合。如此,便为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打下了很好的观念基础。自然审美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新的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审美批评要在当代发挥其广义上的文化功能,需要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首先是深入反思各民族自然审美传统中那些与当代生态文明理念不相适应的部分,即主观地对待自然、肤浅地欣赏自然的倾向。在此基础上,确立当代正确、完善的自然审美欣赏理念,即客观、深入、完善地欣赏自然的理念。

其二,在完善地欣赏自然理念之引领下,培育当代社会大众深入地探究自然深度奥秘的研究自然之文化趣味,提倡做自然之深度解人。只有在当代自然科学,特别是地质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的帮助下,人们才可能既客观又深入地欣赏自然、理解自然。

其三,正确、完善的自然审美欣赏又需要环境伦理德性之辅助。也许可以这样说:没有自然美德,便不足以真正地欣赏自然。在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帮助下,自然审美批评家可以在面向社会大众的自然审美教育中培育尊重自然、关爱自然,感恩和敬畏自然的環境美德。以如斯之环境美德为基础,自然审美欣赏者方可以真正地克服传统的自然审美偏见——在人类自我审美偏好下选择自然、评判自然,才可以做到无检择地对待自然、欣赏自然、接纳自然。如此之美德既有利于人们全范围地欣赏自然,同时也开阔了当代人类之心胸,让自然走入内心,让自己回归自然。于是,培育自然美德与优化自然审美趣味便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性事业。自然审美与自然美德培育在此实现了双赢。

曾经,我们的先民与自然建立起全方位的联系,从物质利用,到科学认知、审美欣赏、宗教崇拜和哲学智慧开悟。然而,进入现代社会,自然被全方位地祛魅,只剩下纯物质利用功能,自然对人而言,只是一堆物,被人利用满足其物欲的“资源”。当代人类要走出因自大而自毁的文明困境,只有自觉地放弃人类中心主义,重究天人之际,重归自然之子,或地球生物共同体中普通居民的身份,才可以重建与天地自然之多重精神性联系。在新的天人学视野下,地球不只是一堆物,仅是供人来消费的,它同时是一种美,可以引人惊赞与欣喜。它还是一种善,因为大地有创化、养育和呵护万物之功德。人类一方面需要对此有感恩之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天地之心为仁心,将天地自然对万物之仁心发挥之、推广之,回馈于自然,培育起关爱自然之德。天地自然同时还是地球上所有物种唯一的物质与心灵依靠,人的精神家园,引人依恋之。其复杂多变、严整精妙的运行机制,既激发起人类探究之好奇心,也是人类生存于世的必然法则。在此意义上,天地自然又是万物之严父与导师,人类需敬畏之、遵从之。面对自然,当代人类仍需要有一种敬畏与依恋之情结,以此自安。

何为精神幸福?面对自然,当代人类仍需要过一种精神生活。需要以自然为趣味,以自然为德性,以自然为信仰,以自然为智慧。这便是当代人类在重究天人之际后所获得的精神维度。自然审美,仅其一焉,又与关于自然之伦理、科学、宗教、哲学相互交融。自然审美批评起之于自然审美,又不止于自然审美,乃是一种融真、善、美于一端的综合性文化事业,正大有作为之时,勉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