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吉生态之县反哺绿色工业

2019-06-11潘晗艳

小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家村白茶安吉

潘晗艳

美丽蜕变 通过坚持美丽乡村、美丽乡镇、美丽县城“三美”共建、互促共进,安吉的“美丽指数”正不断提升。

从2004年起,安吉将3月25日设立为“生态日”,开创了全国地方设立“生态日”的先河,至今已有16年。今年,安吉还将“3·25”生态日与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结合推进,号召更多人加入到守护青山绿水的志愿行动中来。

安吉,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安吉依托生态资源,不断深化“两山”实践,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工业、乡村旅游等美丽经济,实现生态立县反哺绿色工业的“华丽变身”。

打造“最美县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吉的造纸、化工、印染等企业直接排放的工业废水,使得原本清澈的“母亲河”西苕溪变成了泛着白沫的“酱油水”。1998年,在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中,安吉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

2000年,安吉开始酝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顶着巨大压力开展了鐵腕治污,关停污染严重企业33家,这一“关”一下子就少了700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这对于当时财政总收入仅1.46亿元的安吉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考验。

天荒坪镇余村的百姓们至今还记得当时开山采矿的境况。“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那时上海杨浦大桥、徐浦大桥、浦东国际机场用的石材都出自余村。矿山上,整天炮声隆隆,大卡车不停来回穿梭运输矿石,“人在外面呆一天,眉毛和头发都变成白的,蒙上一层石灰粉尘”。

自2003年起,随着“千万工程”的开展,余村陷入了发展瓶颈。要发展还是要生态?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调研,对关停矿山和水泥厂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称他们这是高明之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当地指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也让安吉找到了“定海神针”。从此,安吉人更坚定了封山护水的生态路子, 2006年,安吉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之后更是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将生态逐渐打造成品牌。

如今,对水质异常敏感的太湖白鱼又重新出现在了西苕溪中,曾经粉尘蔽日的余村已“华丽变身”为拥有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田园观光区三重身份的国家3A级景区,并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和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称号。

“安吉率先在全省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充分谋划生态发展道路探索的基础之上的。”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此前在接受《小康》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是安吉发展经济的最大基础,也是最大财富,所有的发展始终围绕这个主线。

近年来,为进一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安吉在“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要打造“中国最美县域”,其目标就是要率先实现由局部美向全域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的提升蜕变,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安吉方案”。

通过坚持美丽乡村、美丽乡镇、美丽县城“三美”共建、互促共进,安吉的“美丽指数”正不断提升。

“美丽经济”如花绽放

近年来,安吉以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使美丽环境转变成了“美丽经济”。

“没有名人故居、没有古村落、没有风景名胜、没有主要产业,就是我们鲁家村曾经的状况。”安吉鲁家村党委书记朱仁斌说道。2011年,朱仁斌上任不久,鲁家村就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由于缺少资金,村班子“化整为零”,通过乡贤捐款及各类项目资金筹备了1700万元,对村子进行整体改造。

考虑到村庄经营的问题,2013年,鲁家村又投入300万元专门请设计团队为村子量身定制发展蓝图,并开始推行集体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打造了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

2015年,一辆轨道全长4.5公里的观光小火车将18个农场串联了起来,鲁家村初步形成了全域景区化。目前,由专业的旅游公司负责经营村庄旅游,鲁家村已形成“公司+村庄+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实现三方共同建设和利益共享。

去年,村游客量达到51万人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1年的1.8万元增长到了400万元,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14719元增长到了38812元。

如今的鲁家村,成立了“两山”培训学院,为来此参观学习的人们提供专业培训课程,并成为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委党校千名好支书及各类校企的现场培训基地,未来的“培训收入”也将非常可观。

对于不少村子而言,美丽乡村建设还使招商引资更为便利。天子湖镇高禹村2010年时,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仅3.5万元,固定资产也不过500万元,被称为安吉的“北大荒”。但从2010年开始,高禹村结合当地实际,发展出了养老中心、敬老院、托养中心等养老产业,并在本就良好的农业基础上引进猕猴桃、大樱桃、四季花卉等优质农业项目。2018年,高禹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829万元,其中通过物业承包、农业项目招引、承接社会养老服务、出租农贸市场和房屋等获得的经营性收入超400万元。

而在天子湖镇高庄村,由杭州祖名食品有限公司投资7000余万元、占地1000余亩的富民生态农业园区里,苹果梨、白枇杷、有机蔬菜正旺盛生长。此外,今年华腾牧业还投资了5000余万元在当地建设“生猪文化产业园”,通过融入文化、休闲等元素,将其打造成为一个休闲文化观光园。

“美丽乡村建设,不但要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还要让农民群众摸得到实惠。”浙江省农办社会发展处处长邵晨曲认为,安吉县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为指引,按照“三农”不断转型发展的路径,提供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强富美全面实现的样板和范例。

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在产业发展上,安吉县立足实际,坚持“绿色生态、产业融合”的导向,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县域实际的“1+2+3”生态产业体系。“1”即健康休闲一大优势产业,“2”即绿色家居、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3”即信息经济、通用航空、现代物流三大新兴产业。

同时,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安吉还打出了“一片叶子(白茶)、一根竹子和一把椅子”三张绿色产业“金名片”。

在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安吉白茶品牌价值37.76亿元,位列第六,真正靠“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2018年,以安吉白茶文化为主题的宋茗茶博园在古城村石角九龙山麓正式开园,整个项目总投资3.8亿元,区域总面积2600亩,由千亩安吉白茶精品园、茶康养度假酒店、茶文化影视基地、安吉白茶博物馆、茶叶品种资源库等五大区块组成,打造了集安吉白茶生产、茶科技研发、茶技术推广、茶品牌展示、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文旅度假综合体。

“以往,安吉白茶作为一产,一直逃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茶企和茶农的发展思路基本以种好茶、做好茶、卖好茶为主。”在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万富看来,安吉白茶要实现真正的产业化,一定要走农旅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而近年来,以绿色家居和东方文化为主题的“安吉智造”通过椅、竹等代表产品频频在国际舞台亮相。竹子富裕了安吉一方百姓,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有余。经由40多年的发展,安吉竹产业已实现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竿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四次跨越,达到全竹高效利用。

同时,竹产业休闲经济呈现多元发展,在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商贸和休闲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竹林的生态景观功能日益凸现,以竹博园、大竹海等为主的竹海旅游和农家乐、民宿快速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家村白茶安吉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绘本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ANIMATING ‘IP’COMICS AND EMOJIS BECOME ENTERTAINMENT BRANDS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