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及诊治分析

2019-06-11陈绍叶

医药前沿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血钾肺源心脏病

陈绍叶

(叙永县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4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其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一种主要原因,已是器质性心脏病中发生率最高的疾病[1]。若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主要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根据其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组,对两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实验组(n=50)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其年龄范围为60岁~85岁,年龄均值为(72.12±4.33)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对照组(n=50)未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其年龄范围为60岁~88岁,年龄均值为(73.52±5.69)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本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患者的体重量、病程、职业、吸烟、酗酒、性别、年龄等进行调查分析。

1.2.2 诊断方法 通过超声、心电图、X线等多种诊断方法实施诊断,并与患者的疾病特征进行结合,以此对患者的疾病确诊。

1.2.3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症状,为其实施相应的治疗,若患者处于急性期,则为其实施机械通气干预,给予其低流量吸氧,以此对其缺氧状态缓解;若患者处于疾病缓解期,则实施止咳祛痰相关的治疗;对于存在心力衰竭的患者,则实施扩张血管、速效强心剂、利尿剂等联合治疗。加强患者心率、血氧、血压等变化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80,<80)、体质指数(≥24,<24)、不良嗜好(有、无)、病程(≥10年,<10年)、冠心病(有、无)、血钾(<3.5mmol/L,>3.5mmol/L)等。并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软件作数据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危险因素分析

年龄≥80岁、体质指数≥24、有不良嗜好、病程≥10年、有冠心病史、血钾<3.5mmol/L是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如表1。

表 两组危险因素分析[n(%)]

2.2 治疗情况

5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中,47例患者治疗康复,3例患者转院治疗,其治疗康复率为94.00%。

3.讨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主要是在肺心病患者的疾病后期出现,可表现出气短、胸闷、恶心、心悸等疾病症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其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实施相应的诊治,十分必要。

结果显示,年龄≥80岁、体质指数≥24、有不良嗜好、病程≥10年、有冠心病史、血钾<3.5mmol/L是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康复率为94.00%。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心脏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则会不断的升高,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处于衰退的状态,而其年龄越大,衰退程度越严重,出现心力衰竭的几率就越高[2];若患者的体重指数较大,则会增加其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吸烟等不良嗜好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病程较长的患者,其肺动脉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会加重其肺部相关毛细血管的损伤程度,且其存在心肌供氧不足的情况,因此,其心肌收缩功能较差,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大量使用利尿剂和激素,从而导致其钾元素大量的流失,若患者不能及时对钾元素补充,则会将其心力衰竭加重[3]。

综上所述,导致患者出现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其因素的分析,并实施相应的诊治干预,以此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猜你喜欢

血钾肺源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血钾异常伤心脏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