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课堂的探究与实践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2019-06-11李帛亚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重难点音频知识点

李帛亚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1 微课与翻转课堂

从字面上看,微课可以简单理解为“微小的课程”,“微”指时间上的短小、碎片化。微课是一种以短时间的视频等数字资源为载体,用于呈现某个知识点或教学任务的教学资源。微课的主要特点有时间较短(通常为5~8 min),教学内容较少、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等。支持多种渠道学习使用、课上学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同时,这种视频化的学习资源有着可控制的特性,学生在观看时可以随时暂停、回放甚至反复观看,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因此,教师可以用微课来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攻克,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翻转课堂指通过网络技术,颠倒传统的课堂顺序,改“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接受并学习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资源或文本资源,课堂上通过具体的问题实践或互动探讨来加深学习,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常见的翻转课堂模式有家校翻转、课内翻转等几种。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同时让学习的过程更加灵活,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3]。

本文所采用的课内翻转课堂模式是翻转课堂的一个分支类型。它将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阶段转移到了课上,在一节课内先自主学习,再交流探讨,然后知识内化。

2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更新快

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迅速发展变化的技术,每天都有崭新的技术被提出和创造。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必然也会不断更新与发展。当然,这也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固步自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保持终生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教授好信息技术课程。

2.2 课程实践性强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中指出,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除了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常识性内容、必备操作和基本应用能力外,更应侧重于观察、尝试、操作体验和简单的综合应用[4],以实践教学为主,营造趣味性的学习氛围[4]。.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各种软件和相关信息系统才能对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生操作的熟练度、使用水平、应对态度等来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必须着重考虑实践活动的安排。

2.3 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信息技术课程有着以上显著的特点,能够满足社会的生产生活需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社会培养全面综合发展的新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仍存在教学设备不足、教师教学观点落后、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2]。在我国大部分中学,尤其是很多农村中学,都存在着设备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往往只能采取传统的讲授法。这将导致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提不起兴趣,甚至会造成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开课的现象。教师和学生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没有正确的观念。过度重视传统科目的学习,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限制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教师往往觉得这只是一门副科,与学生的升学没有太多关系,所以信息技术课很多时候会被语文数学等主课“霸占”。由于没有正确的观念引导,很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只是利用信息技术设备玩游戏或是做一些与课程学习无关的娱乐活动,这违背了开设课程的初衷。

3 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课堂的实施——以“格式工厂”课程为例

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一些难以克服的现实因素,所以采取课内翻转的模式,即课堂上学生先观看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微课视频,自主学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所学进行练习和交流探讨。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学生练习交流结束后,教师再针对学生提问较多的重难点进行点拨讲解。

3.1 微课的制作

微课的内容要涵盖本节课所要讲的关于“格式工厂对于音频的基本处理”的所有知识点,为实施好本次课内翻转课堂做好准备。首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同时确定本节课要讲的重难点。这并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划分,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因为微课视频的时间非常短暂,所以一个微视频的内容往往是一个知识重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微课可以了解并掌握重难点知识。第二,要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选择录制微课的方式,是采用直接屏幕录制的方式还是选择真人出镜实地操作。第三则是进行微课的录制,并对录制完成的视频进行后期剪辑、配音等。本节课主要选取格式工厂处理音频时的三个基本操作,即音频的格式转换、不同音频间的连接和音频的剪切。三个知识点的难度略有不同,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能会着重看音频的剪切,对前两个知识点则花费相对较少的精力。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可能会先重点学习前两个知识点。

3.2 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课堂设计

在进行课内翻转课堂的设计时,将基本模式设计为上课后先将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通过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由教师端发送到学生的计算机上,供学生观看学习并进行练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视频学习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为代表,为大家演示如何用格式工厂对音频进行基本处理,以此来考察学生的操作熟练度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讲解,并对重难点进行简单讲解和操作示范。课程全程重点体现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理念。

3.3 课后反馈

课程结束后,为了解学生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学生间的交流程度、个性化选择程度等几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对此次课内翻转课堂满意度(总人数53人)

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觉得这种新型的授课模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协作的程度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选择观看不同难度等级的微课视频,个性化学习程度大大提高,避免了因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导致的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但仍有极个别的学生觉得这种学习模式影响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且学习兴趣也并没有得到提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深入了解,发现这一小部分学生的问题是前续知识不牢固,导致前后知识无法顺利衔接。同时,在长时间的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环境的影响下,他们更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需要自主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在自主学习阶段无法很好地进行学习,影响了整节课的学习效果。在交流协作过程中,少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不能很好地融入小组的讨论中,他们的疑问不能很好地解决,最终造成了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的现象。

4 结语

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课堂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改善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掘与培养,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符合当下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在基础教育阶段,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设计良好的课内翻转课堂也避免了普通翻转课堂因在课下观看视频导致的对学生的不可约束,更好地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完成度。

猜你喜欢

重难点音频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柏韵音频举办Pureaudio 2021新产品发布会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关于G20 的知识点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