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随你《看见》

2019-06-06庄志莹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看见柴静文字

做媒体这行的出自传的特别多。他们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凝结了无数人的思想、态度和灵魂。经历的事不同,感悟也有差异,思想难论好坏,但文字总有高下,嘴上说得好笔下却不一定流畅,这和文字功底有关,也和心里的诚恳度有关。从这个角度上,我首推柴静的《看见》。

她是央视前记者和主持。和其他镜头前把卷发吹得高高的主播不同,柴静永远是一头服服帖帖的黑色短发,圆脸,穿得最多的黑色上衣蓝色牛仔裤,即使是站在人民大会堂广场上播报两会时的镜头前。这点执拗和朴实在她的文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见》讲述了柴静在央视工作的十年。这十年,是央视发展历程中的十年,是中国社会有质的飞跃的十年,更是她自己成长的十年。全书共二十章,第一章从标题上就宣示着入行的誓言“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刚进央视,处处被前辈消磨棱角;被同事们认为是个“温柔的淑女”,做不了刚性的新闻;不明白這里忙忙碌碌的人嘴里说出来的话的意思。从这本书的后一部分开始,这些疑惑逐渐在一次次的采访和调查中得解。她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明白了为什么刚进来的时候被白岩松教导“把裙子换成裤子”,因为记者,随时都要出发。在调查征地问题时,明白了陈虻问她“你有认识事物自己的坐标系吗”。也在自己对记者和新闻的思考中,领会到埋在前一辈同行心里的理想主义信念,那撒出来给后辈的,是余温不散的满腔热血,这满腔热血是苦的,不是谁都能真正用心尝。这本书,柴静带领读者看见社会和时代埋藏的血管,也让读者看见柴静是怎么成为今天这样一个人的。

她看见的是什么?看见的是十年来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里面穿插着各式各样的新闻事件,大部分新闻事件都有着宏大的时代背景,是当时被反复报道,举国皆知的大事件。但柴静捕捉的却是宏大中的细节,细节中的人性,细节中社会向着光明的方向发展的足迹,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2003年的非典,她带领读者直击最真实的、被封锁的医院现场,直击人们的无助和死亡的迅猛,直击在那样的情境下,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陌生人从只露在外的一双眼睛里倾泻出的一丝关切和温情。这些文字让读者看到一个似乎比医生还不怕死的记者的操守,一个刚进央视不久的“新手”的战战兢兢和小心翼翼,看到埋没在新闻中的确诊数字、死亡病例、防治措施背后的和人紧密相关的东西。没有这些文字,那些未曾遭遇病毒的人们,还会记得当年的那场举国的抗争与伤痛,记得那个飘着醋味的一年吗?柴静的讲述,其实是带领着读者,再看一遍她所看见的世界,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也是从一个关照社会又充满感性的女人的角度。

新闻的本质是记录,这种记录应该是客观且不动声色的。但从《看见》这本书来看,柴静明显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采访时,她不把自己当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总是带着从人性中生发出来的情感,书中记录了大量她和采访对象的问答,这种问答,不是单一的双引号加人称,而是一面描摹了被采访者细微的面部表情,一面又把自己当时内心的翻江倒海大方地展现出来,这其中充斥着“天哪”、“哎”、“心里咯噔一下”这样的词,甚至是单独成段,既是一种停顿,又是一种抽离。这些都是一般观众看不到的电视上播报的文字背后的内容,是一个记者在面对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人情百态时真实的内心活动。她选择了一种文学化的写作方式,让她在描述这些她曾调查过的新闻事件时,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人物对话之具体详尽,心理活动之细致入微,流畅的文字,有意为之的重重铺垫使这本书有着小说般的引人入胜之感。柴静非科班出身,但文字功底可圈可点,轻车驾熟般地运用着这十年来她看到、问到、探索到的新闻素材,对中外诗句也是信手拈来。她写书像拍电影,画面感十足,镜头转换有流转自然,这电影没有完结的时候,你以为演完了,并不是,另起一段,换个角度踹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新视角。

她一直在试着和她骨子里的一种文艺青年的气质做抵抗,柴静说自己不喜欢文里有太多的“我”。做新闻的人,要“无我”,只有事实,没有态度和偏见。就像梁文道说的“我执”,要去除掉这些。“准确是记者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她因为在片子中的一个为孩子擦泪的镜头而遭受批评和质疑,也因自己的一股子感性而总是陈虻所批判,柴静在不停地和自己较劲,试图从旧有的自我中挣扎出来,慢慢砸烂一直苦心经营着自己的一方四面为墙的文青世界。但十年过后,文青世界没砸烂,反倒形成了别人模仿不来的“柴静”风格。她还是写着优美似无用的文字,但采访时多了几分从容。有人评论这本书不那么好读,不是说文字佶屈聱牙,也不是说故事情节枯燥无味,而是因为柴静在“逼”着读者也去思考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的东西,这里包括人性,包括道德合适的出场时间,还包括每个人本能地不愿轻易改变的三观。别人对她提的问题,她自己提出的,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大众的问题。“郝劲松在火车上要矿泉水的发票,你会要吗?你会要吗?还是让步权利,屈服于权力?”柴静用问号一次次地叩问读者,用大量的篇幅讲述真实的万钧之力,真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真相在毫末之间。她在字里行间暗示读者:娱乐至死,你也该有认识事物正确的角度和对真相的执着与追求。

《看见》也让我们看见了文字背后的柴静。她温柔,她文艺,她执拗,她和自己较劲,也和社会较劲,她是清醒的,她是感性的,她最想要的是真实,她不对社会好坏做评定,只希望社会中的人能承担其推动社会前行的重任。从这本书出版到今天,不过五年,但书里柴静提出的一些担忧,到现在,很多已然有了极大的改观。柴静的判断没错,这些发展和变革正是由无数个人推动着。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媒体业不断迎来新的春天,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去追寻真相,这里有混淆视听,也有负隅抵抗,到底怎么认识事物?“看”不过是不需加入思考的日常动作,但真正的“看见”,柴静说,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意味着自我反抗。

作者简介:庄志莹(1997—)女,汉族,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看见柴静文字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显微摄影师:带你“看见”惊艳的“微距世界”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