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在IGR患者中的应用

2019-06-06房琨刘永生

智慧健康 2019年14期
关键词:氧化酶体质血糖

房琨,刘永生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0 引言

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是指血糖升高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中间异常代谢状态,包括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ycaemia,IFG)。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Ⅱ型糖尿病发病前都要经过IGR阶段,并且在此阶段已经存在微血管损伤[1],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2]。IGR具有高度的可逆性和可变性,本研究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切入点,把中医“治未病”理论融入到现行健康管理中,对IGR患者在体质调养、生活方式、饮食及运动行为上进行指导干预,分析其对IGR患者血糖及血脂变化情况的影响,以期丰富具有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预防体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出105例IGR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30-75岁,平均(53.7±14.4)岁;对照组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30-75岁,平均(52.9±14.7)岁。

1.2 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定的糖尿病2012临床诊疗指南,IGR诊断标准为IFG(5.6mmol/L≤空腹静脉血糖<7.0mmol/L,及负荷后2h静脉血糖<7.8mmol/L)和/或IGT(空腹静脉血糖<7.0mmol/L,及7.8mmol/L≤负荷后2h静脉血糖<11.1mmol/L)。

中医体质辨识依照2009年4月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

1.3 纳入标准

年龄18-80岁,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健康管理的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长期服用药物;有精神病史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活动受限或生活不能自理者;正在参加影响本项研究结果评价的其他临床试验者。

1.5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生活方式指导,试验组给予中医健康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宣教。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沙龙,宣教糖尿病健康知识,并依据体检结果和问诊情况评估患者存在的超重、血脂升高、不良饮食、缺乏运动等健康问题,建立微信群,定期推送健康知识[3]。②体质辨识调养。对观察对象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建立中医档案,记录体质类型,并进行体质调养指导[4]。③生活方式指导。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及中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合理饮食推荐,根据患者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人群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

1.6 观察指标

血糖检测:空腹血糖(FBG):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氧化酶法。使用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血脂检测:总胆固醇(TC):氧化酶法;甘油三酯(TG):氧化酶法。使用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

1.7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

试验组干预6个月后,FBG、HbAlc水平下降明显,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FBG、HbAlc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FBG、HbA1c的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FBG、HbA1c的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

2.2 血脂及BMI指数指标

试验组干预6个月后,TC、BMI指数水平下降明显,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TG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TG、BMI指数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TC、TG、BMl的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TC、TG、BMl的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TC(mmol/L) TG(mmol/L) BMI(kg/m2)试验组 干预前 5.02±1.07 1.70±0.99 23.79±1.18干预后 4.62±0.75*△ 1.60±1.20 20.05±0.91*△对照组 干预前 5.09±1.11 1.63±1.29 23.49±1.33干预后 4.7±0.72 1.60±0.62 22.12±1.78

3 讨论

体质辨识是在中医望闻问切等诊法基础上,通过辨证分析,将体质状况概括、判断为某种体质类型[5-6]。由于体质是人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疾病抗病能力的体现[7],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通过辨识体质,往往可以推断不同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发生的倾向性,从而对预防、治疗提供依据和方向。“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与现代健康管理早期给予干预手段防治疾病的理念相似。“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建立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与现代健康管理相比,“治未病”思想以体质辨识为具体途径,更加注重“因人制宜”的个体化调养。有研究表明[8-9],“治未病”理论与健康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在慢性病预防上有良好的效果。

IGR在中医上属于“脾瘅”、“食郁”等范畴,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其转归有三种情况:2型糖尿病、维持糖耐量异常状态、恢复正常[10],生活方式干预通常被认为是防治IGR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依据体质辨识结果,为患者建立体质健康档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制定不同的、个性化的健康干预计划。研究结果显示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是可行的,在降低IGR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延缓和降低IGR向2型糖尿病转化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同时可以降低IGR患者胆固醇和BMI水平,从而可以降低其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干预后甘油三酯水平较干预前有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干预时间较短,病例数较少有关。在后续健康管理中,有待进一步观察其对甘油三酯的影响以证实。

猜你喜欢

氧化酶体质血糖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澳新拟批准一种葡糖氧化酶作为加工助剂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药用植物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