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广域课程视角开展“园林书法课程”的实践研究

2019-06-04

江苏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笔锋广域苏州园林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是“办在大学城内的国际化小学”,办学10年来逐步形成了具有“家国情怀、家园视域、家学传承、家居生活、家长参与”特质的“翰林家学院”办学文化,构建了“家学院·课立方”广域课程体系。“园林书法课程”作为其中最具特色的“项目统整课程”之一,以“项目学习”为中心选择教学内容,将与书法相近相关的学科(门类)内容整合一新,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园林书法课程”打破学科(门类)间的壁垒与界限,变“书法技法练习”为“书法文化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形式单一”为“范式多元”,促使学生借助独具“苏式园林味道”的书法项目统整课程,获得跨维度、跨学科、跨文化的书学涵养和能力提升。

一、跨维度——在怡园,遇见墨彩酣畅淋漓

苏州园林以其“叠山、理水、建筑、花木”四元素闻名遐迩,而其本身还是一个异彩纷呈的“墨彩”天地。园林之中,书法样式丰富,这些书作或悬于门楣,或环于廊柱,或嵌于粉壁,或镌于崖石,卷轴、匾额、楹联、中堂、册页、扇面、信札等亦比比皆是。置身其间,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书法习得方式。苏州园林的“集大成者”怡园建造较晚,存书条石百余方,被誉为“怡园法帖”,这些书条石选帖精致、摹刻精准、数量及价值可观,涵盖了历代名家旧拓、名人书札真迹、文人雅集诗作,等等,是书法学习的优质资源与活化素材。

翰林小学“家学院·课立方”广域课程体系主张:课程是对经历的加工、提炼与吸收,课程即经历本身。秉持这一主张,笔者在执教中年级《中锋与侧锋》一课时,将课堂搬进怡园,以“笔锋在哪儿”游戏为学习主线,指引儿童在怡园中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双勾点画用笔)“比一比”的方式发现中锋、发现侧锋、发现刀锋与笔锋,在怡园法帖中归类中锋与侧锋、认知刀锋与笔锋。学生徜徉在字体各异的书条石中,他们很快发现,端方一类的篆、隶、楷书,均为中锋用笔,这样的用笔圆浑挺劲;而行、草书则惯用侧锋,这样的用笔潇洒灵动,在下笔时笔锋稍偏侧,落墨处即显出偏侧的姿势(如图1)。正如《临池心解》云:“正锋取劲,侧笔取妍。”发现笔锋之余,又顺势以“透过刀锋看笔锋”“半生师笔不师刀”等书论提示学生,点画用笔(尤其是唐楷)要追求“写”的淋漓,杜绝“刻”的痕迹……在经历中吸收,在多维中丰盈,或许,这样的书法学习较之闭门而书会更活泼自然,更适合儿童。

图1 “小翰林”在园林体会用锋

二、跨学科——网师园,邂逅墨韵如蝶蹁跹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书法家兼具文学家的身份。在他们的笔底,书法借助文学愈发灵动,文学借助书法愈发厚重,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就是最好的例证,可以说,书法与文学共融共生。苏州园林系文人园林,园主多为饱读诗书之士。在苏州园林中随处可见精巧的楹联,它们对仗工整、文辞优美、应景生趣。漫步网师园,作为“对仗之文学”的楹联就让观者凝神驻足——看松读画轩内“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别具一格,它即是抱柱联又是叠字联,以回文形式撰写,顺读倒念皆可;濯缨水阁中“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惜字如金,又以其短小精悍、微言大义,传递着对历代文人雅士修身大成的景仰……

秉持“家学院·课立方”广域课程整体教学策略(立足一个点、延展一条线、辐射一个圆),笔者开展高年级《书法样式之楹联》一课教学,以“楹联书韵”为学习项目“点”,带领学生在网师园中沿楹联这一“线”而行——寻联、书联、析联,将书法字体、楹联艺术、景观装饰等有机统整,力图实现教学内容的立体、儿童感知的多维、书法学习的圆融。

课上,学生依“线”(即园林楹联)而行,依“单”为导(见表1),在网师园中以自己的方式寻联、知联,他们或斟酌讨论,或询问师长,对于寻访记录的楹联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之后,又尝试运用不同字体对一副楹联进行创写(如图2),还将寻访楹联的题者、字体、内容、场合等加以分析研究,“厅堂等较庄重场合的楹联多以楷书、行楷写就”“抱柱联则以篆书、隶书、行书呈现居多”,收益良多。诚如学生游园心得所言,不论是楹联、斗方、条幅等书法样式,书写的字体要与其场合、内容、情感相匹配。就好比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大多词作更适合飘逸的隶书或蝇头小楷书写,而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大多词作更适合一气呵成的行草甚至是狂草写就……可以说,基于广域课程,跨学科的书法学习变得立体丰盈。

表1 “楹联书韵”导学单(局部)

图2 “小翰林”寻联网师园

三、跨领域——在耦园,追寻墨意融会贯通

“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众所周知,耦园是一座以爱情为主题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中少见的对称布局园林。耦园一宅两院设,园中的景致大多成双成对,处处营造着男女主人地位相等、相敬如宾的追求。基于此,“书法与建筑”“书法与礼仪”等成为耦园之行颇具探索性的学习项目群。我们以耦园之“耦”为主线,引导高年级学生凭借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在行走耦园过程中见微知著(如图3),渐次发现花窗之耦、砖雕之耦、植栽之耦、路径之耦、山水之耦、建筑之耦。

在行走发现之余我们不禁发问——建筑与书法,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我们应当知晓,“兰亭”是因书法而造的园林,“九成宫”是因书法而留名的园林,“拙政园”是书法家设计建造的园林……而在耦园,建筑与书法又显现出更多的相似之处——建筑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造型艺术,它与书法一样,讲究布局合理、结构匀称、主次分明、疏密得当……而书法之“匀”,又恰似耦园之“耦”,不论是其着眼单字的结体取势,还是着眼整体的章法布局,总能在方寸之间复归平正。可以说,跨文化的广域课程,让书法学习变得意犹未尽。

图3 “小翰林”行走在耦园

不到园林,怎知“墨彩”如许?园林中藏匿着宝贵的书法学习资源。基于“家学院·课立方”广域课程体系的“园林书法课程”,跨维度、跨学科、跨领域,依托区域资源,立足儿童深度,丰盈书法浓度,指引儿童信步园林习书艺、法书道,在游历园林的过程中将书法文化根植心间。

猜你喜欢

笔锋广域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面向广域电力光网络业务的信令优化研究
一个动作写出笔锋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旋转&跳跃
广域电磁法在福建洪塘镇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航天技术落地交通大场景广域雷达
名家笔锋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