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岩顶上党旗红

2019-06-03吴静

紫光阁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家乐工作队贫困户

吴静

64岁的向远凤站在自家两栋“联排别墅”前,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作为“共产党员户”,向远凤家去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成为村里农家乐带头示范户,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好日子要从四年前说起。2015年10月,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选派8名优秀共产党员,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位于武陵山腹地的雪岩顶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扶贫工作队员牢记党的嘱托,把党的一项项扶贫政策、一笔笔扶贫资金、一个个扶贫举措,送到了每家每户,送到了田间地头,也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头。村里的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560元增长到2018年的9820元,从茅田乡末尾村一跃为全乡29个村前列,104户贫困户320人全部脱贫。

党建+班子建设=内生动力

雪岩顶村位于鄂西南平均海拔1500米的山顶上,山高石多,地少人稀。村民们靠天吃饭,靠天喝水,石头缝里刨食,千百年种下了贫困的根。

2015年前,雪岩顶村是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9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茅田乡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157户501人,贫困户104户320人,贫困率超过了60%。

无路无车,缺电缺水,没有通讯、没有网络……青壮年外出了,姑娘们嫁走了,因病返贫、因贫失婚、因贫失学,苦日子一眼望不到头。

长航局作为中央在鄂单位,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精准扶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一把手工程”,长航局第一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当年底进驻了雪岩顶村。

经过摸底,全村500多村民中,只有22名党员,35岁以下年轻党员仅2人,在编村干部只有村支书李贤江1人,党员干部新生力量严重缺位。在李贤江的推荐下,高敏、余芳等学历较高的年轻人被吸纳到村支两委,由工作队一对一结对传帮带。

交通运输部长航局扶贫工作队队员与贫困群众交流。

工作队4人与雪岩顶村3人组成了“尖刀班”,每个成员又都结了9门“穷亲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初显。

以党建引领扶贫,变驻村为住村,工作队与村民同吃同住、同进同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在雪岩顶村打造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队”!

党建+基础建设=脱贫基础

扶贫队员们一进村就访贫问苦,与贫困户、低保户等群众代表促膝谈心、倾听民声。

“我穷我的,关你们什么事?”“我们几十年没有解决的问题,你们几个外人哪里能解决!”面对村民的不信任、不配合、不支持,工作队一次上门不行,就两次、三次……渐渐地,乡亲们黯淡的眼神开始有了亮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一旦被激发,就开始盼望摘掉贫困的帽子。

村民们掏心窝子:交通难、土地少、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能人少、文化低——阻碍村子发展的拦路石很沉重。

种烟户金启然感叹:“路不好走,种的烤烟卖不出去!”离开家乡几十年的民营企业家刘吉友说:“只要你们能把路打通,我就回来投资。”要致富,必须先修路!工作队迅速行动,先后争取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专项帮扶资金833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300余万元。

2016年10月,轰隆隆的挖掘机声,打破了村庄的百年寂静,扶贫大道开工建设。全村道路升级改造或新建,完成公路硬化32.5公里,8个村民小组全通上了平整的水泥路,主干道上安上了路灯。

金启然的烤烟、孙祖宏的肉牛、樊申华的家具……运出去方便了,农户们心里有底,致富干劲更足了。刘吉友期盼的“东风”借到了,马上投资建设了一组现代化原木屋群,正式让旅游公司在刘家老宅挂牌。

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104户、国家电网农网改造、光纤延伸工程、建设水池7口2100方……党的多项惠民便民工程,工作队一一落实,通路、通水、通电、通信、通网,雪岩顶村正式与大千世界拥抱,与现代文明接轨。

党建+产业发展=脱贫之策

扶贫到致富,输血到造血,发展产业是根本。

雪岩顶海拔高、水源少、气温低。针对村产业结构单一的实际情况,工作队征求农林部门建议,找科研院所分析土质,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队助推村办合作社的产业发展,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多渠道提高农户收入。工作队组织成立了雪岩顶村生态农业、茂林养护、养牛、养蜂4大专业合作社。除了政策兜底的少数病残户,97户贫困户人均种植了1亩高效经济作物或引入了1项致富项目,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经过3年培育,200亩青脆李、350亩贝母、50亩枸杞、100亩金香芋、150亩经济套种基地,四季花果长势渐旺;辣椒60亩,甜玉米100亩全面丰收;200箱蜜蜂养殖,268亩烟叶收益喜人。跑山牛、跑山羊、跑山猪、跑山鸡经过了品种优化,在山坡密林里自由地追逐撒欢、食青饮露。

大山里的绿色生态产品产得出来,还要卖得出去。工作队因地制宜,探索农作物粗加工和深加工,对接社会及政府资源,组织农产品对口收购业务。建立村级电商平台,推进“互联网+脱贫致富”,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

贫困户樊申华有木匠技术,但爱人残疾、父母体弱,全家只有他一个劳力,缺乏创业勇气。工作队鼓励他创办木材加工厂,帮助他申请扶贫贷款7万元。“厂子销路稳定,一年稳赚几万块。”樊申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还带动了两户贫困户脱贫。

工作队为每家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规划方案,6本“民情日记”写得满满当当。2017年底,雪岩顶村104户贫困户全面脱贫销号,整村脱贫出列。

党建+旅游經济=致富之路

“九分石头一分田”,说的是雪岩顶的喀斯特地貌。村子11.13平方公里土地,有效耕地只有1066亩,其中60%是石漠化贫瘠沙石地,良田不足433亩。

种植、养殖产业受地理条件制约,看天吃饭,靠地收成,脱贫容易,致富却难。工作组把致富突破口转向了旅游发展,以“三大雪岩顶”为主题,依托高山四季自然风光、特色种植基地、新建安置房、扶贫道路网线,规划观景平台、观景线路,打响旅游牌。

助力本地龙头旅游企业,工作队争取政府投入280万元,专门修建了6.23公里旅游产业循环路,引导企业投资800万元,初步建成1个旅游接待中心、5个别墅式农家乐、20公里自行车骑行环道。

万事开头难。工作队鼓励引导党员、能人、有条件农户带头,形成5家“农家乐”先行示范。

农家乐,玩的是自家门前的山,住的是自家修建的房,吃的是自家地里的菜、自家圈里的猪鸡,赚的是游客的“真金白银”,5家“先行者”都尝到了甜头。

向远凤作为“共产党员户”率先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半年就收入4万元。“三年前,我们还是贫困村里的贫困户,住的是十几年的土坯房。自从长航的亲人来了,带来了党的好政策,我们住进了新房,開起了农家乐,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老太打开话匣子就停不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作队争取水利项目206万元、林业项目270万元,进行“石漠化”治理“坡改梯”,兴建生产路、排水沟、蓄水池,组织全村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植被管护。

百年老屋前,梯田盘山、绿林雾绕、花海香远,山色成趣。2018年,雪岩顶村被评为湖北省级生态村、湖北省绿色乡村。

山美了,水美了,人心也美了。年轻人回来了,党员回来了,能人回来了,外村的姑娘也愿意嫁进来了。村民们用“脚”为工作队的扶贫工作投出了肯定的一票。

党建+文化活动=幸福生活

李贤江时常感慨,工作队以党建促扶贫,用好了政策,争取了资金,带活了队伍,做成了村里几十年来不敢想的事。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往后难度越大。扶贫必须要扶志,致富才更有后劲。

以文明促发展,让乡风民风焕然一新。工作队争取资金40万元,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面翻修,配置了标准活动室、图书室、办公设备,建成了17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文化宣传长廊、体育健身器材、公共厕所。

青山之间,书声琅琅。投入100万元让“文化遗产”百年老屋内外一新,搭建党员活动阵地、“八德教育”讲习所以及土苗中医卫生室、电商平台、老年活动中心。百年老屋里每月授课,讲党课、讲政策、讲技术、讲道德、讲文明。

2018年,雪岩顶村乡风文明的大戏也唱了起来。工作队以党员活动、八德教育、村规民约、十佳评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全村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2018年10月31日晚,雪岩顶村活动广场上,中国建始首届土苗鼓文化艺术节盛大举行,“雪岩盛火照亮未来”篝火晚会吸引村民千人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氛围。

“跟党走、拔穷根、同富裕”成为民心所向。年轻的武琴琴、种烟大户曾纪虎上交了入党申请书,两名外来党员的组织关系迁到村里,村党员干部第二梯队初具雏形。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村民。在长航局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雪岩顶,这颗曾经蒙尘的明珠,如今光华如洗,旧貌换新颜。

猜你喜欢

农家乐工作队贫困户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