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正的“宠”是可以让人成长的

2019-06-03侯文君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林宝贝责任

侯文君

当宠爱成标配:这种爱会酿成害

最近电视剧《都挺好》大火,里面的二哥苏明成因为宠妻,要为老婆出口气,把自己的亲妹妹打进了医院,也把自己送进了牢房。生活中这种“宠妻成魔”的人并不少见,但这样的宠爱真的会带来幸福吗?

小邹终于把追了3年的女友蜜蜜变成了老婆,想当年,自己就是凭着“半夜两点只要蜜蜜一个电话,就可以把哈根达斯送到她面前”才脱颖而出的。

婚后,蜜蜜叨咕一句“害怕被仙人球扎到”,小邹二话不说就把自己老爸养了3年多、市值超过千元的黄金球给扔进了垃圾桶,气得老爷子一个星期没跟他说话。蜜蜜害怕葱味儿,身为东北人的小邹从此告别了大酱和蘸菜,并且通令家里人,凡是一起吃饭都不许吃这些。小邹妈妈一边劝着家里人“看在孩子新婚多包容、多忍让”的同时,一边暗自叹气,怎么自己家娶个媳妇像是丢了儿子。

这边小邹为了“宠妻”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那边琴琴却陷入了对老公整天邀宠的巨坑。

琴琴和小林刚刚认识的时候,就有朋友提醒过她,这个小林有点儿妈宝倾向,但琴琴觉得,男孩子成家立业之后自然会不同,但婚后,她频繁听到小林的口头禅就是:“我在家都没有做过。”潜台词自然是,老婆也要像爹妈一样宠爱自己。琴琴欲哭无泪:自己是找了个老公,还是养了个儿子?

宠爱之下:对责任的回避和无能的焦虑

每个人都曾经是父母怀中的宝贝,但成人结婚后,还要保持“宝贝”状态,究竟是怎样一种心态?

人都有一种心理规律叫作“快乐中心”,凡是快乐的事儿都会产生长期追逐的心理动力。但快乐本身是多样性的,年幼时停留在简单快乐模式中,随着人格的成熟,人们会倾向于追逐更加复杂和精神化的快乐。

因此,停留在“宝贝”快乐阶段的蜜蜜和小林,可以说是将自己的一部分心智固化在了低齡阶段,形成了对“宠爱”的执著,更直白地说,就是一种“拒绝长大”的心态。

当然,如果说“拒绝长大”有点儿难以理解,也可以理解成对责任的回避和对自身“无能”的焦虑。比如蜜蜜,竟然以“找到一个半夜也可以给自己送冰激凌的男友”为恋爱目标,可见她要找的并不是携手同行的伴侣,而是接手自己下半生的另一个“父母”角色。她内心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独立生活、创造快乐,她的快乐需要另一个人无条件地供给。而小林自称在父母家时就没洗过袜子,可见生活技能如何低下,这类根本就没学会独立生活的人,走进婚姻自然也无法承担生活责任。“邀宠”只是用来掩饰自己无能焦虑的小伎俩。

真正的宠爱从来都不等于个人中心或全盘照顾。

宠与爱:必须掌握的正确打开方式

夫妻之间的伴侣之爱必然是有宠有爱的。然而,并不是父母式、承包式、唯命是从式的低级宠爱。

南芳一直有个做教师的梦想,可上学时听从父亲的建议选报了会计专业。老公看在眼里,决定实力宠妻一把,他与她谈心,又陪伴她复习备考,顺利拿下了教师资格证书,直到3年后南芳真的走进了一所小学。这一切都真切地让她感受到老公对自己的支持和宠爱,美好的宠爱是可以让人成长的。

因此,想要掌握宠爱的正确打开方式,请注意以下两点:

一、成熟的宠爱不是简单地制造快乐和舒适。小邹倒是让蜜蜜获得了短暂的满足,但结果却是陷蜜蜜于困境,搞得她和家人不和。他真正该做的是帮助蜜蜜融入新的家庭,让她获得家人们从心底里的认可和宠爱。

二、宠爱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或接受。任何打破了夫妻间平衡关系的做法都只能带来伤害。小林必须知道,在家中得益于父母的照顾,但在婚姻中是无法重复的。身为丈夫,有躲不开的责任和必须成长的能力。

责任编辑 张慧娟

猜你喜欢

小林宝贝责任
为梦孤独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高考前与高考后
谁的责任
责任(四)
别来无恙
读句子
“神奇”宝贝
快乐宝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