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冶金炉窑结瘤原因及解决方案研究

2019-06-03秦国利孟海平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6期
关键词:炉窑结瘤热值

秦国利,孟海平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

目前,金属冶炼厂用于生产的窑型有回转窑、套筒竖窑及双膛竖窑,三者生产的矿物活性度均能满足要求。相比其他两种窑型,双膛竖窑由于其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耐材砌筑简单、能耗最低,成为最有潜力的节能型炉窑,许多新建冶炼厂均采用大型双膛竖窑进行生产。

双膛竖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采用并流蓄热式原理进行煅烧[1],热效率高。②产能大。该窑为两个O形窑膛,两个窑膛在煅烧带底部相互连通。相对于双D形窑膛,双O形窑膛可容纳的物料更多,其最大产能可达600t/d。③废气与成品温度低。冶金炉窑离开窑筒的废气温度在70℃~110℃,成品石灰的温度小于130℃。④采用SRT型加料系统。该系统可在矿石煅烧的过程中一次或多次加料,减少了周期转换时间,增加了燃烧时间。⑤两个窑筒的连接通道采用“无拱支撑”耐材结构。

在我公司承接的冶金炉窑项目中,炉窑投产后不久,出现了底部矿物出料抽屉卡死不动无法排料的问题。从检查孔中发现,矿物生了结瘤,见图1。结瘤石灰粘连在一起,造成储存矿物的抽屉无法动作。

1 结瘤的征兆和表现

(1)炉况顺行较差,易出现料尺停滞、崩落、放料后易突然悬料,难以维持正常风压,后期被迫低风压操作,指标日趋恶化。

(3)炉身温度没有大的变化;炉腰温度南边有较大的波动,北边波动较小,东西方向基本维持正常生产的波动范围;炉喉温度变化明显,尤其是南边下降较快。

(4)冶金炉顶气体气压力常出现尖峰,风压波动大。

2 结瘤原因分析

冶炼窑炉结瘤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待炼物质中杂质偏高。当矿物中SiO2、Al2O3、MgCO3等杂质含量过高时[2],容易与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低熔点化合物,从而造成结瘤。②矿物粒度不符合窑型煅烧要求。小粒度矿物偏多,会阻碍窑内气流流动,容易造成气流分布不均,使局部过热而结瘤。③局部煅烧温度过高,会造成结瘤。

该项目窑炉结瘤问题发生后,针对可能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矿物成分。双膛竖窑对矿物的理化指标要求如下:

表1 矿物质的理化指标

经检化验中心反馈的矿物理化指标如下:

无论度量单位的称谓如何②,人们都是用1来表示一个度量单位,这是数学研究最为基本的概念.虽然度量单位都是人规定,但就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另一类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形成过程的不同必然蕴含着思维形式的不同,因此,对于数学教育、特别是对小学数学教育而言,这样划分是必要的.这里分别讨论这两类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思维形式,然后再讨论相应的小学数学教学.

表2 实测矿物理化指标

由表2的实测指标可知,生产中的矿物成分满足双膛竖窑的要求,不是产生结瘤的原因。

(2)矿物粒度。双膛竖窑对矿物的粒度要求为:30mm~80mm,其中小于30mm的不大于5%,大于80mm的不大于10%,大于100mm的为0%。

结瘤后,从窑前上料皮带上取料对入窑矿物粒度进行了初步测定。具体方法如下:从窑前上料皮带上取1.5m长一段,将其上面的矿物取出,进行称量,重量为t。然后通过30mm、80mm的筛网进行筛分,筛分后,测量<30mm矿物的重量为t1,30mm~80mm矿物的重量为t2,大于80mm的矿物重量为t3。分别通过t1/t,t2/t和t3/t确定了矿石的大致粒度分布,结果见表3。

表3 实测矿石粒度分布

虽然入冶金炉窑前,将矿物进行了筛分,但小粒度矿石的仍然偏高。到原料场进行了粗测,<30mm的矿石占到了17%。小粒度矿石偏多是造成窑内结瘤的原因之一。

(3)炉内燃料的热值波动过大。窑内局部煅烧温度过高,是造成冶金炉窑结瘤的主要原因。小粒度矿物偏多,也是因为造成了窑内气流分布不均,从而局部过热导致结瘤。本项目中,可能导致局部温度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炉内燃料的热值波动过大。生产系统设定中,结瘤前是将4000kcal/Nm3输入程序中进行燃料用量的计算。由于燃料热值波动过大,造成恒定值输入计算燃料量的方式不能反映实际的燃料需求量,从而导致局部过热造成结瘤。

图1 燃料热值波动

图1为结瘤前1个月的热值仪实测热值。图中横轴均为热值取值序号(每15min取一次热值)。上半部分纵轴为燃料的热值(kcal/Nm3),红线为计算时输入的热值,蓝线为热值仪实测的热值;下半部分纵轴为热值波动范围与kcal/Nm3的差值。

(4)双膛竖窑喷枪的分布不均匀,也是导致局部过热造成结瘤的原因之一。每个窑膛内插有33支烧嘴。33支喷枪呈环形排列,共分为4个区域:中心区域,内环区域,中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各区域喷枪对应面积见表4。

表4 窑膛内喷枪分配计算表

将中心区域与内环区域算作中心部分,则中心部分每支喷枪的对应面积为0.30m2。通过表4的计算结果可知,中心部分的喷枪对应面积小于中环区域与外环区域。在每个喷枪的所需燃料流量一样时,会造成由中心至窑体外壳的温度梯度。

存在温度梯度对窑来说是有利的,可以防止窑壳处的耐材与石灰石发生反应,造成耐材的破坏。但根据生产经验,中心部分与中环、外环区域的偏差控制在15%以内时,窑的运行比较好。

但根据表4的计算结果,中心部分比外环、中环每支喷枪的对应面积小了37%左右。在每支喷枪燃料流量一样的情况下,若保证外围矿物良好煅烧,则容易造成中心部分的矿物燃烧过量而造成结瘤。

3 结瘤判断

该窑型结瘤的判断主要通过以下2中方式进行判断。

(1)通过两个窑膛的压力差判断。正常生产情况下,2个窑膛的压力差应该在5mbar以内。当压差超过10mbar,则可判断窑内结瘤了。

(2)通过出灰抽屉内的温度判断。一般情况下,出灰抽屉内的温度应小于150℃,当温度超过150℃,则可能出现结瘤。

预防:冶金炉窑结瘤的预防,主要从原料质量的控制和工艺参数的调节上进行控制。

(1)原料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矿物的理化指标、粒度等进行采购,并在入窑前进行筛分处理。

(2)注意观察两个窑膛的压力差及出灰抽屉内的温度,当这2个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及时进行相关工艺参数的调节,尽可能避免结瘤发生。

4 结论

(1)供应燃料热值与设计值偏差较大时,不能通过恒定热值计算燃料的使用量。

(2)双膛竖窑可以通过调节喷枪上流量孔板的大小,将中心喷枪与中环、外环区域喷枪的燃料流量控制在15%范围内,可减少结瘤问题的发生。

(3)上部炉瘤的产生和炉体下部工作状态密不可分,局部的发展使渣皮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是局部结厚和结瘤的根本原因。

(4)处理上部炉瘤的方针应该从精料、烟气流、冷却强度等方面入手。尤其是局部发展致使的烟气流失常,是最应引起长期注意的一个因素。

(5)长期局部发展的炉况应视情况决定治强,尽量避免长时间高强度作业。

(6)除了降料面炸除之外,水击法也是一个好的处理炉瘤的辅助措施,能去除部分炉瘤,还能使剩余粘结物松动。

猜你喜欢

炉窑结瘤热值
CFB锅炉燃用高热值动力煤的问题和对策
日钢4#高炉结瘤原因及处理措施
铜工业电解条件下结瘤的生长行为研究
SAE8620H齿轮钢连铸水口结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基于Python编程对我国生活垃圾热值的分析与预测
GCr15钢浇注过程浸入式水口结瘤的原因及控制
有色金属行业炉窑工业绿色发展报告
有色金属行业炉窑工业绿色发展报告
煤粉添加比例对竹炭及煤粉混合物热值的影响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