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贷“落地”强基础

2019-06-03方亚丽

当代贵州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从江县水泥路县城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方亚丽

贵州省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大扶贫战略行动,创新信贷产品和融资模式,有力支持了全省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工作的推进。

沿着宽阔的通村水泥路,67岁的覃忠德要到自家地里去看看,10分钟的路程里,覃忠德不时弯下身子,或是抬起小腿,对脚上的皮鞋打量一番,在鞋子上拍一拍,确认干净后,继续往前走。

“以前全是泥巴路,烂得很呢,只能穿水鞋。”回忆起几个月前的出行道路,覃忠德先是将手在膝盖处比划水靴的位置,再直起身子摆摆手。

覃忠德所在的黔东南州从江县丙妹镇归林村13组,有34户人家,居于海拔500米的山顶。400米近乎垂直的陡坡路,曾是13组177人唯一的下山路。

“5个儿女,都在外面打工,每次过年回来,都给我买了新皮鞋。”覃忠德说,新鞋每年都买,就是不敢穿出门,也舍不得穿出门,“路不好啊!”

“过去不要说去县城,走到镇上都要3个多小时。路通之前,组里的一些老人连从江县城都没去过。”覃贵生是组里的年轻一辈,2006年为解决出行问题,他联合外出打工的青年,凑钱挖出2米宽的土路。

那时候,摩托车是村里最酷炫的交通工具,深受青年人的喜爱。覃贵生在外“混得不错”,回家便买了一辆摩托车,刚学会骑车的第三天,就连人带车摔了个大跟斗。膝盖划了一条口子,伤疤至今还在。他说,即便是修好了土路,因为山高,遇到雨天路滑,人摔跤也是常有的事儿,更别说骑车了。

2017年8月,贵州省开展农村“组组通”公路3年大决战,要求各地方充分发挥地方政策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作用。图为由贵州银行信贷支持建设的兴义市七舍镇通组路。(贵州银行供图)

盼了大半辈子水泥路的王德桥,今年73岁。50年前,二十岁出头的王德桥,曾到广西参与铁路建设,从那时起,路对一个地方的改变,王德桥就已心中有数。

“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水泥路真的修到家门口了。”王德桥本以为这辈子是看不到水泥路修到组里了。

2018年4月,从江县年度第一批次通组路全面动工,13组通组路是项目之一。5月,贵州银行按照每公里40万元的贷款发放修路资金。10月,一条7.2公里的水泥路从山脚一直拉通到13组34户各家门前。

路通了,13组好几位还没去过县城的老人结伴,搭上组里年轻人的车子,用了一个多小时到县城转了转。

“这条路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完工,最关键还是有资金保障。”从江县归林村第一书记吴良延说。

“2018年从江县‘组组通’授信10021.10万元,实际投放7178万元。”贵州银行从江支行行长孙中说,在大扶贫战略行动中,他明显感到银行投资大幅度向扶贫项目倾斜。

在孙中的办公室,一摞一摞的项目审批材料堆放在办公桌上,其中大部分是关于从江交通建设、医疗建设、教育建设等民生方面的投放明细。

为加快审批,促进项目快速落地,贵州银行下放权力,部分扶贫项目、民生项目更是开了绿色通道。

“比如建设一条通组路,前期材料如果准备充分,三天就能放款。”孙中说,政策性优利率的信贷资金支持,必将为身处西部苗乡侗寨大山深处的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出行便利,为公路沿线的产业发展创造了脱贫致富的交通基础条件。

2019年,贵州银行在从江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将投放3.5亿余元。

“深贫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更需要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聚焦到深贫县除了项目上直接发挥作用外,同时也增强了地方金融生态圈的活力。”从江县金融办副主任石宏刚说。

猜你喜欢

从江县水泥路县城
“回流县城”是这代年轻人的时代机遇
水天一色梯田美
县城的“饭碗”
周明扬
梯田稻熟
城市的地下有什么
贵州从江:“铁牛”助农春耕忙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延津县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一条蚯蚓在水泥路面上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