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提高幼儿园德育工作指导能力

2019-06-01韩雅娜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韩雅娜

【摘 要】幼儿园时期是幼儿开始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启蒙时期,幼儿园德育教育为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健康向上的性格和文明礼貌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根据我国当前幼儿园发展现状来看,德育教育方面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仍然大范围存在,亟待调整和改善。因此,如何修正以往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的误区,如何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提升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指导能力成为现代我国幼儿园教育需要面对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活动平台;幼儿园德育;整体性德育

一、我国当前幼儿园德育教育现状

(一)我国幼儿园对德育教育意识淡漠

由于现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快,社会发展速度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之我国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社会越来越重视人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往往倾向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秀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教育模式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忽略幼儿的道德教育。这导致我国大部分幼儿园和幼师对幼儿的德育教育意识淡薄,甚至不了解幼儿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教育方式,我国目前还缺乏对幼儿园和幼师德育教育系统知识和意识的培养,幼儿园和幼师将儿童德育教育的缺位归咎于家长,而家长过于依赖通过幼儿园对幼儿的德育认知进行教育[1] 。另外,当前我国某些幼儿园还存在着幼儿园对幼师管理体系不完善,幼师自身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这导致幼师不能对幼儿的德育习得做出正确的表率作用,甚至使幼儿错误习得了幼师的反面教材,从德育教育的开始阶段扭曲了幼儿的正确认知。

(二)我国幼儿园德育教育模式过于单一

通过对我国当前幼儿园德育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我国幼儿园德育教育还存在教育模式过于单一的弊端,当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幼师依然通过说教、命令甚至恐吓的方式对孩子们提出德育方面的要求和知识的死板输入,幼儿出于对幼师的尊重,表面上听从幼师的要求和教育,但是幼儿受到年龄阶段和认知、理解能力的限制往往不能理解幼师所讲述的德育教育的内容,只是单纯地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长此以往,可能形成德育成长方面的欠缺,引发较为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幼儿园德育教育方式局限化

幼儿具有想象力丰富,注意力较为分散的特征,因此教育方式的局限也会影响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作用效果。所以幼儿园德育教育不应仅存在于教室,幼儿园应致力于创建丰富多彩的平台,通过不同的环境以及场景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教育,不应仅仅存在于课堂,亦不应当仅仅采取耳提面命的教学方式。

(四)家庭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缺位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换言之,父母的一言一行,德育表现都会影响孩子在德育方面的习得和发展趋势,因此,父母不应将儿童德育发展的全过程归结于幼儿园和幼师,而应积极配合教师,在孩子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加强引导,对儿童身上发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教育改正,与此同时,幼儿园、幼师和幼儿家长之间也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对幼儿德育教育的方式、心得、过程进行交流,全面观注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提高幼儿德育教育工作指导能力措施

(一)发挥幼儿园和家庭协调性整体性德育教育作用

幼儿的德育发展和教育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应将儿童的德育教育完全依赖于幼儿园,需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和家庭协调性整体性德育教育作用。但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成长的专业机构,应当发挥其主体性、联动性作用,联结家长和幼师在儿童德育教育方面的沟通和对儿童德育成长现状的交流,幼儿园可以对此组织阶段性的沟通交流大会。

(二)根据幼儿道德发展不同阶段进行恰当的德育教育

根据心理学家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心理道德发展特点,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和幼师可以根据幼儿在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制定道德教育计划和目标,达到适时、适当进行幼儿德育教育的目的。调查研究显示,三到七岁的幼儿更倾向于尊重并服从于成年人的权威,对于成人提出的道德要求,有一种服从的责任感,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于事情还缺乏一定的自行判断能力,因此不能通过自己的动机来判断事情是否正确,而是根据事情发生的结果来判断自己行为的是非,也因此导致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单纯地通过成人世界或者自然现象对自己的反映来断定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如儿童受到成人的惩罚或者自然界的伤害则断定自己的行为是错误行为。因此针对这一年龄段儿童心理的发展特征,幼师在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谨慎衡量对幼儿采取的惩戒方式方法,因为在此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范围里,惩罚就代表着对自己行为的报应,而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让幼儿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之处从而进行改正。如果幼师在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过程中不加解释和教导,盲目采取惩罚措施,会造成幼儿的不安全感和内心责任感和善良感的消失,因此对于幼儿的破坏行为和动机,教师不应立即采取惩罚措施而忽略幼儿行为动机,而应在具体了解幼儿的行为动机和目的后进行教育和耐心劝导[3]。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对于事物的认知和自己的行为具有自己的动机,教育者不应把孩子的行为笼统地归为“破坏行为”单一分类,从而对幼儿实施惩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儿童的想象力和对外部事物和他人的善良。正因为同一件事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幼儿和成年人的认知不同,教育者要具体分析,理解儿童的行为动机和目的,从而对儿童的错误行为作出合理的批评教育,并对幼儿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

(三)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德育教育

值得幼儿园、幼师、家长和其他教育人员了解的是,不同的幼儿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性格养成的不同等种种原因,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教育者不能对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笼统的定性,认为乖孩子,不给老师家长制造麻烦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淘气吵闹的孩子就是坏孩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們对于一个具有完美的德育发展过程的幼儿应当有着更加广泛的考量和更加综合的条件,一个德智体美完全发展的孩子应当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敢于探索,天真活泼,具有良好的想象力、创造性,对于自己的行为勇于承担责任,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一味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教导,缺乏主见和创造力。因此,在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当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幼儿的行为习惯、性格特征,进行相对应的德育引导。

(四)提高学生自主性,进行德育引导

在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中,幼师应当注重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将德育教育和引导贯穿到儿童自主能力的锻炼和与他人相处的实践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德育教育对于儿童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良好性格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年我国社会要求人的德育、智育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致力于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提高幼儿的德育教育。此外,幼儿园不是儿童德育教育的一切来源和场所,家庭及社会必须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促进幼儿德育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春梅.当前幼儿园德育误区及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13(1).

[2]谭立飞.幼儿园德育教育初探[J].科教文汇,2012(1).

[3] 曹小菊. 新时期幼儿园的德育教育 [J]. 学苑教育,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