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公共基础课融入“课程思政”路径浅谈

2019-06-01张盈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课程思政

张盈

【摘 要】新时代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要发挥基础教育作用,需立足企业文化培养,融入“课程思政”理念。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跨学科团队合作;规划课程建设,构建新型课程思政体系;坚持学生发展,完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企业文化;高职公共基础课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客观上对人才、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需要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扛起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高职院校要突出自身职业优势,树立校园品牌文化,就需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课程思政”多元协同体系,需要探索研究以优秀企业文化培养为契入点的高职公共基础教育,传承企业文化血脉,凸显职教特色,实现公共基础课程“共舞中共振”效应。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跨学科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关键在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公共基础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人才资源保障”。多渠道多方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培训培养。抓好“课程思政”培训指导。通过诸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以老带新、邀请企业专家讲座等多种措施,组织选派教师下企业,学习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文化;发挥典型模范引领作用。组织各种育人评选活动,开展行业优秀人物事迹宣传,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组织竞赛交流。组织开展旨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各类竞赛活动,推选参加各类各级教学技能比赛。各种举措并举,切实增强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育德意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激励引导公共基础课教师进行有关“课程思政”、“企业文化”、“协同教育”等方面科研。以科研为引领,以课题为载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推动课堂教学与企业行业发展结合,推广科研成果向课堂转化,创新教学模式。

发挥思政课“领舞”作用。思政课与其他公共基础课之间有着天然联系优势,更利于相互间协同教学。通过联合教研活动、开展课堂教改、争创支部先锋模范、组建科研团队、共建网络教学平台,共享教学资源等途径,发挥思政课“领舞”作用,挖掘各公共基础课的思政元素及企业蕴藏的德育内涵,引导各公共基础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

二、规划课程建设,构建新型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基础在课程。基于“课程思政”的公共基础课要深化教学改革,需制定以“育德”“职业素养”为共同目标的课程建设规划,融“育德”于教学各环节始终,构建新型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价值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

科学进行课程规划。课程规划应秉持以下原则:适度相融原则。思政教育融入公共基础课应适度,保持两者间内在平衡,不可生硬或过度强调;文化传承原则。各课程的思政课程建设中需凸显行业优秀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科学系统原则。“课程思政”建设应循序渐进,通过试点-推广-再试点,同时要注重系统有效,既要体现学科的专业特性,又要体现学科承载的思政内涵。

强化教学策略的引领。学校应明确所有公共基础课程都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基因和企业优秀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即“德育”目标应体现在所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办法、教学案例都应贯彻“课程思政”与学科知识的融合,从而从源头、目标、过程各个环节切实推进“课程思政”。

三、坚持学生发展,完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行业高技能人才。因此,“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及落脚点在高职学生,故此,必须以学生的獲得感为检验标准,并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坚持OBE理念。OBE理念(“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 视学生产出而非教科书或教师经验成为驱动教育系统运作的动力,认为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远比怎样学习和什么时候学习重要,教育结构和课程被视为手段而非目的。“课程思政”下的公共基础课改革重视思想引领与人文关怀并重,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交相辉映,将教育教学过程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转化为一个感化、熏陶和养成的过程,更好为学生发展服务。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单一的知识、技能的评价维度,向思想引领、职业素养、行业德育、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等多维度延伸,体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传授课程知识、培养学科能力的同时,牢牢把握对授课学生的价值引领,。只有公共基础课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才是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核心要义。

构建完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体系构建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系中学生既参与教师教学评价,也参与自我评价,既是评价客体,也是评价主体;体系标准应具体化。标准中德育素质、智力素质、体育素质、能力素质等,针对学科、学生对象不同,科学制定比重,以凸显评价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更好引领学生发展。

总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公共基础课让基础教师回归教书育人,就是要挖掘、发挥各公共基础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就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就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就是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使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3]邱峰.融入思政教育的应用型实践课程路径探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3)

[4]陈媛,陶龙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路径研究——以合肥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8,(5)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课程思政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