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管激励与研发投入的相关关系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9-06-01许媛媛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研发投入

许媛媛

【摘 要】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提出中国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前列的发展目标。所以“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一个热点话题。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不仅有利于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也有利于从推动产业升级和改善我国的经济环境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企业创新活动与高管的决策息息相关,所以建立何种高管激励制度以促进企业开展其研发活动值得研究。文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有助于为学者们进行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股权激励;研发投入

一、引言

我国正在经历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中共十八大会议正式提出了创新驱动的重大发展战略,强调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在国际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发重要。研发投入,不像固定资产的投资,它是一个长期并且无形的投资,并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保密性,但是在经济中的地位又十分关键(Hall, 2002)。由于研发投入本身的特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容易产生比固定资产投资更高的风险(Kothari et al., 2002)。这意味着高管人员将承担更高的风险,即研发失败可能会让高管人员承担被迫离职的风险,不利于激励高管更多为研发投入进行内部资金的分配和为之寻求外部资金的投资。如果明契约不能够解决这个激励问题——管理层要为研发失败负责,那么企业还需要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激励制度来促进企业的创新,比如给予高管较高的薪酬作为补偿(Finkelstein,Hambrik,1996)。因此高管人员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在对企业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而使其注重企业的创新,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热点话题。文章系统地梳理了与之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和展望。以期为学者们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二、文献回顾

(一)高管激励的理论来源

高管持股作为企业激励高管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将企业价值与高管个人目标紧密联系,使高管在享有“主人翁”地位的同时与股东一起分享剩余收益。高管持股这一政策的产生根源于两权分离。两权分离的基础理论是两权分离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即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它是随着股份公司的产生而产生的。贝利和米恩斯在1932年出版的《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一书中,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这些大公司中相当比例的是由并未握有公司股权的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的。该理论认为:现代公司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已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学术界普遍认为,若企业能够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体系,则能缓解“两权分离”带来的代理矛盾。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也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代理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具有不同于公司所有者的利益诉求。所以,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解决代理风险问题,即如何使代理人履行忠实义务。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督促经营者为所有者(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服务。

(二)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的关系

在高管激励契约中,激励形式包括基本薪酬、短期绩效薪酬、长期风险激励薪酬以及非货币性激励形式,如权力、声望和社会地位( Jensen , M urphy ,1990)。

有许多学者经过研究指出: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王燕妮,2011;翟胜宝等,2016),也就是说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大,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胡艳、侯隽等(2015)通过研究创业板公司的数据发现:如果高管股权激励的水平越高,则企业研发投入越大。与之对比的是薪酬激励的作用反而有限。由此认为,创业板公司需要完善高管的激励机制,更多采纳股权激励。从而推动高管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未来成长性。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研发投入的活动呈现倒U型动态特征(陈金勇、汤湘希等,2015;刘婷婷、高凯等,2018)。即当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候,其更倾向于进行风险投资,会作出有利于研发投入的决策。但是当持股比例高于一定的水平时候,高管处于风险规避的心理,影响效应由激励效应变成了堑沟效应。包括高管的激励政策、进而影响研发投入。还有学者把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结合起来研究,发现货币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都对研发投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王建华,2015;牛彦秀,2016)。杨兴龙,谢利(2018)则综合比较了短期薪酬和长期持股两种激励方式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薪酬和高管持股都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且高管持股比短期薪酬对企业的影响更强。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个市场竞争的条件,则在市场竞争条件较大时候,短期薪酬的影响要强于长期持股。胡永平,张玲(2018)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探讨高管持股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效应,发现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往前推进——从萌芽到成熟高管持股对研发投资的正影响逐渐增强。李银香、刘汉武(2018)认为高管持股能够使高管与公司的利益趋同,所以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其为了提升企业的价值而做出有效的决定。另一方面,高管薪酬激励通常与企业绩效相联系,通常是短期容易达成的目标。张玉娟,汤湘希(2018)从不同产权企业的角度分析高管激励和研发投入的关系,实证发现: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进行的研发投入更多,高管激励更能促进民营企业进行创新。

(三)高管薪酬激励与研发投入的关系

高管薪酬激励方式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激励,其对研发投入具有正向的影响(张显武,2011)。陈霞(2017)分析的是企业价值与高管薪酬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价值。高管薪酬激励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高管持股则会加强这种正向的影响。许多研究发现,对于研发投入,高管持股的影响作用远远大于高管薪酬。高管薪酬更适用于短期的业绩。王敏、庞彦(2015)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均能促进研发投资。同时发现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若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对高管薪酬激励与研发投入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公司实际控制人若能适当提高高管的短期薪酬并且降低代理成本,会促进高管进行研发投资。

三、总结与展望

文章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后,现总结如下:首先、多数学者都将高管激励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管持股激励、另一种是高管薪酬激励。研发投入与高管持股激励之间的关系的认定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二者之间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即随着对高管股权激励的增加,研发投入效率和强度都会提高。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高管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呈现“倒U型”的动态特征。高管薪酬激励没有股权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显著。另外,现有高管激励方案大多停留在货币激励阶段,对于非货币形式的激励方案较少。比如声誉、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研究较少。针对现有研究尚不充分的问题,本文认为未来国内研究可以重点寻找能够反映非貨币形式激励的变量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Hall, B.H., 2002. 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xford Rev. Econ. Policy 18, 35–51

(2)王建华,李伟平,张克彪,李艳红.“创新型企业”高管薪酬对创新绩效存在过度激励吗[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01):119-125.

猜你喜欢

研发投入
董事会资本、CEO权力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税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述评
上市公司多元化的风险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