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娱乐至死”

2019-06-01叶萍李勇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娱乐至死文化发展

叶萍 李勇

【摘 要】改革开放后,我们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催生了知识经济,经历着数字革命。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宏利的同时,我们也面对着娱乐信息过剩的严重问题。短视频、段子、表情包此类碎片式文化如洪流般涌入我们眼球,价值的判断正在逐渐偏离,信息的价值开始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值得推广和能否产生流量效应。赫胥黎担心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的庸俗文化。因此在娱乐至死的互联网环境下,文化与个体的健康发展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娱乐至死;信息碎片化;文化发展

一、媒介转变导致的文化发展的偏移

(一)从印刷文字到电视转变带来的影响

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信息”这一观点,而波兹曼认为媒介更像一种隐藏但有力的暗示。任何的文化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媒介即是信息的承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波兹曼通过对不同媒介的分析,试图想要传达:媒介的形式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控制文化。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话语结构,也导致了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偏移。17世纪到19世纪末,印刷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思维理性化,阅读和语音的梳理都需要具备连贯的条理性,这种环境下的美国,基本的话语结构是清晰连贯且严谨有理的。电视机的发明则导致我们从“诠释时代”到“娱乐时代”的转变,电视内容不具备连贯性,即无论从任何一个章节开始观看都可以。由于电视媒介本身的特性,内容必须避开长篇大论的阐述,通过展示通俗的故事和观点来集中观众注意力。加夫里尔·萨洛蒙曾经说过“看图片只需要辨认,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在一个建立在视觉快感的媒介里,零星碎片的信息、快速切换的图像模式注定要使我们丧失连贯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

(二)互联网发展下公众话语结构的解体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与短视频的发展,从根本上不可逆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以至于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这是一个图片和影像的时代,网民们通过表情包和口头文化进行交流,在娱乐至死的互联网环境下,不断具有传播性的热词短句、段子笑话和文字缩写简称出现,例如:城会玩、皮一下、杠精等等。这类口语化的热词具备了简短、传播性快、流动性强、使用率高的特点,在2018年微博热词的大数据中, “冲鸭”“了解一下”等词语被使用了约1,400,000,00次,这表明公众话语结构从严谨、有条理向简短、趣味化的口头文化开始逐渐解构,也隐含了一种文化上的知识解构。

视觉文化纯粹是一种娱乐和乐趣,视觉的震撼力在视觉文化中成了它主要的表现宗旨。而文字的功能和表达都在逐渐减少,以表情包为语音的交流方式不仅仅满足于对语言起补充作用,也正在代替语言诠释和理解。碎片化的趣味渐渐取代了连贯的思考,在娱乐日趋商业化的模式下,过多的碎片化、不连贯的信息切割了我们的注意力。娱乐信息成为了年轻人情绪的刚需,他们依赖于视觉和听觉的快感。

二、网红、明星文化:娱乐主义下的欲望产业

娱乐产业和明星产业是相辅相成的,杂志、真人秀、综艺、选拔——所有这些都显示了明星产业的扩散,明星的天价报酬映射出人们的需求和社会资源往娱乐业的倾斜。在1970年代以后,明星是作为一种“媒体形象文本”出现在大众视野,从符号学上来阐述,明星是一个携带文化意识和意识形态价值的社会符号,引导认同感。在现代青少年教育中,屏幕时间占用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举微博为例,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热搜榜沦为商业的宣传地,明星八卦和娱乐营销都在这里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和影响力。在微博生态里,“热搜榜”是明星们提升流量指数最激烈的战场,而我们往往容易成为这场“流量战争”里的附属品和牺牲品,附上了大量的时间,却缺失了思维的专注力。

网红文化的兴起也催生了“网红经济”,依靠着快速的语速、扭曲的变音变调、犀利的吐槽等形式,在极短的时间里制造出视听快感。网红和明星文化的背后反映了群体的诉求,即碎片化消遣。近年来短视频媒介的尝试打破了以往网红的标准,不再以漂亮、身材、金钱去衡量。媒介的转变催生了许多“平民”网红,他们以普通性、亲和感、源于生活的特性来进行内容创作。另一方面,短视频里的表现形式通常带着吐槽、粗鲁、扭曲夸张的方式来满足受众的情绪需求。网红利用媒介传达出的对现实生活的吐槽和批判,是人们在现实中积攒的压抑情绪。但我们沉浸于创造屏幕上的形象时,就不在只专注于创造真实世界的东西。用波茲曼的话来说:“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有什么救命良方?”被现代消费注意和娱乐主义所强加的伪需要下,信息已经不是我们自身真实的需求,人们根本不会探讨内容本身,而是纯粹的娱乐。娱乐主义下的产业,往往为了迎合受众的喜好和情绪需求,而弱化了思维和理性的价值。最终的问题是:在对人性和现实生活的模仿和抨击里,是否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发笑。

三、“即兴式介入”的舆论狂潮

(一)自媒体的营销式内容创作

娱乐信息是片面的,通常表现为切割事件的首尾部分,只表达新闻事件中的高潮部分。娱乐至死的互联网环境下,“流量思维”“内容营销”成了大多数自媒体的核心思想,“流量型新闻”的产生不仅是个体在对于热点事情的推动,在事件过程还未清晰时,自媒体们都捉风捕影对事件夸大描述,往往依靠剑走偏锋的报道不实真相,过度热炒往往影响人们对群体事件的正确判断,自媒体所提供的平台在舆论狂潮里,不再是事件的“讨论地”,而常常成为新的事件的“发源地”。当新闻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时它就不可不免起到蒙蔽作用,娱乐调侃的背后也隐含了文化批评取代了文化创造的热情。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对事件的报道经常出现前后矛盾,前中后期分别有不同的说法。因此导致生活中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是媒体不加以批评和认证就大肆添加吸引眼球的虚假内容,它能作为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却很少能引导群众采取有用的行动。对待事件的公众舆论没能正确聚集在新闻媒体上,而是衍生出一种围绕着营销类自媒体的“群体狂欢”。

(二)群体的无意识行为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能够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一方面推动着人们对新闻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另一方面这种网络舆论的匿名性和过度自由的话语权,导致了不实、夸张的信息在网络上同步发酵,变得不可节制和低俗化。从心理学上说,自媒体的主流判断引起的群体跟风行为,是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也是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舆论暴力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绑架,心理学上的群体特点是具有传染性的,在群体中的任何一种情绪和行为都极其容易被传染。一些媒体为了得到高度的传播和关注度, 往往站在事件中心引导舆论发酵,群体中的某个人率先扭曲了事实,然后通过网络评论来暗示这种个人或群体的正义感,最后导致了“群体幻觉事件”,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处于事件中心,在这种情况下群体感情就会占有主要地位。感情和思想都源于暗示和传染,被引导到某个方向的暗示会转变为一种行动。在娱乐至死的互联网环境里,群体总是处于一种观望和期待的状态,等待着事件的迂回发展和明星花边丑闻的扑朔迷离,在这种状态下,媒体一旦给出了暗示,集体幻觉就会形成。随着新闻事件暗示的不断传染,而媒体与个人的看法众说纷纷,大部分网友容易失去实事求是的能力。

群体与个人的区别在于群体没有明确的身份和名字,正因为互联网具有不可估量的集结能力,能够隔开空间和地域的限制,网民们对事件的共情感一旦被错误引导,就会促成网络暴力、全民声讨等事件的发生。这类群体的特性在于:不关注持续性变化,在评论圈快速获得满足。舆论狂潮以多快的速度迅速产生出现,就以更快的速度消失解散。正因为互联网发展下扭曲的舆论狂潮,导致了新闻事件成为了人们毫无意义的群体游戏。不难发现,当娱乐新闻频发,热门搜索量的高居不下,此时的话语圈正是种种杂乱事件和“即兴式参与”的冲突现场。

(三)个人与媒体对娱乐信息的思考

互联网确实带给我们的世界很多便利,它消除了空间与地域的隔阂,让资源更加透明。每个人是个体也可以作为自媒体发声,信息共享让观点变得多元化。但在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的冲击下,短视频、直播、社交软件的喷井式发展里,个人与媒体对自身道德准则监管,成了一个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否则社会将逐渐形成低俗新闻以及假新闻泛滥的形象。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网络平台的监管。新闻与娱乐的界限逐渐模糊,随着传统媒体的淡出,新闻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开始遭受质疑。由于短视频和直播等软件的门槛较低,导致不同年龄层的大量涌入,其中不乏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的青少年,相关部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对于色情、低俗、教唆内容严加监管。

第一,社交媒体与自媒体的相关工作者应坚守职业道德,传达真实的、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尽量减少浅薄、粗鄙搞怪、噱头包装的浅薄内容的产生,负责人地对待信息的接受者。

第二,个人应提高对无用、虚假信息的鉴别能力。全民娱乐的浪潮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年轻人不免在这种氛围里感到情感缺失和迷茫,现代年轻人依靠着彼此传递图片、音乐和短信,来从同龄人的瞩目中获得快感,因此要摆脱浮躁,需要人们提高辨别能力和理性思维,不要沉浸在即时的快感里,要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精神上的饱足。

四、结语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在网络赋予了我们发表言论和看法的权利下,却丧失了甄别有用、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娱乐的本身是不构成大众认知上的威胁的,可怕的是在过度娱乐化的社会里,人们依然在主动沉迷于娱乐而日渐失去对社会事物的理智判断和严谨思考的能力。对社会娱乐化现象的探讨发现: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所表现出的娱乐倾向,实则是对文化的遏制。信息时代滋生出的是信息的搬运工而不是文化的创造者。层出不穷的幽默段子、快速引起发笑的短视频使我们大脑适應娱乐信息的方式和速度越来越快,也一定程度上弱化的语言能力。人类文明该如何化解娱乐至死的社会现象,还需要反思如何不让我们的文化沦为庸俗、无用、充满感官刺激的泛滥文化,是每个个体都需要完成的自我醒觉。

【参考文献】

[1]《娱乐至死》[M].(美)尼尔·波兹曼 中信出版社 2015.5

[2]《明星制:欲望的产业》[M].(英)克里斯汀·格莱德希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6

[3]《洞察未来》[M].(美)马斯洛 华夏出版社 2004.6

[4]《最愚蠢的一代》[M].马克·鲍尔莱因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7

[5]《单向街001:最愚蠢的一代?》[M].许知远 凤凰出版社 2009.9.3《视觉文化的权力运作》[M].党西民 人民出版社 2012.5

[6]《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M].祁程,安芳华,李朝军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12

[7]《视像的霸权》[M].彼得·卢德思(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1

[8]《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古斯塔夫·勒庞(法)台海出版社 2017.12

猜你喜欢

娱乐至死文化发展
网络“戏谑化”表达现象浅议
科技创新与人文繁荣如何“双赢”
唐宋交通发展对文化交流影响几何
从数据分析看我国体育报纸的“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