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等职业学生的法治精神建设

2019-06-01岳怡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法治精神学校教育

岳怡

【摘 要】本文对我国中等职业学生法治精神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对法治精神建设现存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转变法治教育理念,优化法治课程配置,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法治教育的协同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中职学生法治精神提升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生;法治精神;学校教育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明显的生源劣势,且在校学生主要由年龄15至18岁的未成年人组成,此类人群正处于生理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不稳定的青春期,如果学校法治教育滞后,在校学生很容易发生不良行为。中职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面对分工更加细化、综合素质要求更加全面的就业市场,仅具备工匠技能却不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很难应对未来的竞争环境,因此中等职业学生的法治精神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等职业学生法治精神建设成效分析

(一)整体成效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职学生法治知识、法治意识和法治行为均有明显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法治知识增长明显。大多数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刑法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说出这些法律的主要功能,甚至部分学生能够背出一些应用广泛的法条。二是法治意识增长明显。超过八成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主要作用,能够认识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对法律体系下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有较为清晰的認知。三是能够正确使用法律武器。大多数学生在自身权利受到损害时会选择正当的方式来维护个人权益,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

(二)政策环境和学校环境持续改善有利于法治教育的实施

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法治教育、法治教师、法治教材、和法治课时要求得到落实,学校在执行相关政策过程中对法治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普遍提升,实施法治教育的政策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中职学校自身也加大了法治教育规划和经费保障的力度,为法治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保障中职学生法治教育实效,学校通过配足教师、加强培训、开展教研等方式提升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水平。经过发展,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法治教师队伍,部分学校还通过聘用兼职教师的方式提升学校的法治教学水平。

(四)课程安排与教学形式改进成效明显

超过七成中职学校将法治课程设为专门课程并配备专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帮助教师开发法治课程资源。法治教学突破了过去宣教式的传统模式,采用主题班会、法治教育课、集中观看电视报道和法治讲座等方式实施法治教学。此外,很多中职法治教师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探索法治教学改革、加强法治知识的实际应用等方式提升法治教学水平。

二、中等职业学生法治精神建设现存问题审视

(一)学生法治精神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受生源结构和年龄分布等因素影响,中职学生中有很大比例存在无故旷课、打架斗殴、翻墙外出等行为,甚至很多学生不服从家长和学校的管教,存在顶撞家长和教师的行为。虽然经过各方的努力,中职学生对法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在生活中却很难自觉用法治知识约束自我行为,导致中职学生违法行为经常出现。以上情况说明中职学生法治精神依然不足,尚未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法治知识。

(二)法治课程体系不完善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安排》要求,中职学校需要至少开设36个学时的法律必修课程,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用思想政治课或职业道德课取代法律必修课,破坏了法律必修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法律课程教材选用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所选取的教材没有考虑中职学生专业特点和年龄特点,学生很难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形式不灵活

中职学生群体的年龄层次决定了其更适合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但当前中职法治教育的形式死板,内容单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中职学校法治教育课程形式单一,绝大多数学校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模拟法庭、实地参观等形式开展比例较低,开展次数较少,没有将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课程趣味性、针对性很好的融合。

(四)教师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道德水准和做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也会对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对中职学生法治精神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受就业观念等因素影响,中职学校面临很大的招生难题,同样也面临着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堪忧的困境。法治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占比较小,且晋升途径也相对狭窄;法治课程重要性较低,法治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也相对较低;部分法治教师师德状况不良,甚至存在将学生作为发泄不良情绪对象的现象。

(五)法治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当前,家长普遍认为法治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学校,家长不应过多参与,也没有能力参与,家庭把全体教育责任推脱给学校,导致家庭导向缺失。此外,“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等不良观念借助网络力量在社会上蔓延,而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观念的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尚没有形成教育合力,造成法治教育效果低下。

三、中职学生法治精神的提升策略

(一)转变法治教育理念

提升中职学校对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工作导向,在培养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同时,着力提升学生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优化法治课程配置

教师应将道德教育和普法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简历正确的法治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增强学生自觉尊法、守法的自觉性;将法治教育同纪律教育相融合,在引导学生严格遵守法律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对法治体系的敬畏感;将法治教育同安全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

(三)丰富教学方式

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平常工作和学校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法治精神进行熏陶和启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发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法治理念,强化法治精神;连续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法治精神。

(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要保证法治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根据地方实际,参照十个教学班或五百名学生一名专职法治教师的比例进行配备;依靠社会力量加强培训,提升本学校法治教师教学水平;积极吸收具有专业能力的法官、律师、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五)建立法治教育的协同机制

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优势各异,家庭的优势是影响直接,学校的优势是教师队伍专业,而社会的优势则是资源丰富。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主体责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在法治教育中的协同机制,提升目的性和系统性,借助各方面力量提升中职学生的法治精神层次。

【参考文献】

[1] 赖燕妹.试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重构[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2] 李云霞.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的特点及改进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3)

[3] 姜平.当代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法律意识形成的潜在性[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猜你喜欢

法治精神学校教育
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教育途径探析
高等学校以法治精神管理学生的实践思考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依法立言循法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