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

2019-06-01尹伟贤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发展水平空间格局财政税收

尹伟贤

【摘 要】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得到了统筹规划,在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围绕构建财政税收制度、制定多元投资政策、优化整体空间格局等层面探讨了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税收;投资政策;空间格局

据《民银智库研究》所出具的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GDP总值达到41.90万亿元,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GDP增速保持稳健态势,但不同区域的经济下行压力初步开始显现,各地区经济增速同比上年略微下降,区域间增速的差距处于不断缩小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

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分析

(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1.区域经济协同趋势愈加明显

回顾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提升,区域经济的协同趋势愈加明显。选取2010年作为参考指标,当年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系数为0.13,同比往年增长了近7倍,证实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朝向预期目标迈进,政府所实施的财政、税收政策也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结合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2017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等各区域分化水平整体呈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同比往年增长率分别为7.3%、8%、7.8%、4.2%,东部带动西部、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形势较为明朗,我国西部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与交通事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强化。

2.协调发展局势与协同度不稳定

虽然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地方经济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得到显著提升,但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局势仍然不够稳定,协同度相对较低。纵观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系数在2010年保持稳定状态,但在2011-2013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区域经济协同度有所降低,直至2015年区域经济才正式开始复苏,北京、山西等省份的经济增长值居首[1]。同时,虽然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增速较以往呈现出明显的提升,但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尤以东北地区为代表,较其他省份而言差距较为悬殊。由此看来,区域发展协同度的增长仍然不够稳定,经济增长变化幅度具有较为鲜明的差距。

3.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差异明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便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凭借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便捷的交通条件与丰富的资源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国家的政策引导支持与投资环境的优化更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供了便捷的条件。近年来国家层面所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举措也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201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全国经济的贡献率高达42.6%,相较于往年提高了2.7%,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然而东北地区在2017年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同比往年下降了1.4%,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呈现出明显的差距。总体看来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1.发展方向整体处于上升趋势

立足于经济发展全局角度进行分析,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的阶段,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为进一步达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当前政府提出了多项举措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计划等,致力于进一步为中西部、东北等地区提供政策扶持,确保能够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

2.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

现如今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达省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因此政府着力于引导经济发达地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由经济落后地区向其借鉴发展经验,结合区域实际状况制定特色化经济发展路线,确保能够借助特色经济优势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例如政府派遣干部人员参与到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管理活动中,确保能够将先进的生产作业技术与经营发展理念传入内陆地区,为当地政府提供建设性意见,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也纷纷组建支教团队,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提供支教服务,通过提高地方教育水平为经济发展贡献人才储备力量。

3.“三高一低”局势较为明显

当前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高一低”局势变得较为明显,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回暖,也使得西部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据2018年一至三季度的GDP增速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辽宁等省份的GDP增速始终保持在5%左右,未能够达到6.8%的全国平均水平[2]。因此国家未来计划着重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强化四大中心城市能级的提升,借助城市群的集聚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增长,缩小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4.经济发展的波动幅度较大

2008年的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四大经济区域都呈现出经济下滑的态势,其经济发展的波动幅度较大。然而近年来国家也陆续制订了“一带一路”等经济战略部署,致力于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化建议

(一)依据区域发展实际,合理构建财政税收制度

要想切实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应当密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财政税收制度与政策,着重强化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管理力度,构建健全完备的转移支付系统,为财政政策的实行提供稳固保障。同时,还应当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况构建资源税费制度,实现资源与经济优势的密切协调,并借助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二)结合区域发展差距,制定多元化投资政策

地方政府应当认真审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情况,确保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投资政策,助推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能够为区域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以此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三)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

此外,还应当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实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落后地区的产业化建设、优化生产格局,依托特色经济保留发展优势,进一步创设稳固的经济合作发展平台,解决区域内存在的经济问题,以此优化区域发展的整体空间格局、缩小发展差距,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3]。

三、结论

总而言之,整体看来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保有领先优势,人均GDP有望步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中部地区在崛起战略的带动下实现了接近11%的年均增速,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也致力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未来还应当发挥区位优势、加快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隋鹏飞.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唐保国.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及定量评估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发展水平空间格局财政税收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