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城市视角下的绵阳市游仙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研究

2019-06-01罗小娇唐艳艳陈玉婷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设计

罗小娇 唐艳艳 陈玉婷

【摘 要】我国高速的城市化建设使得城市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城市丧失原有的自然肌理,为更好的实现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本文结合山水城市理论,以绵阳市游仙区城市绿地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山水城市视角下的城市绿地景观建设方法并提出具体发展策略,以期为绵阳市及相关城市的绿地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山水城市;绵阳游仙;城市绿地;景观设计

一、绪论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应全心全力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山水城市理论,即是“山—水—城”之间的融合,协调发展城市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要素并取得平衡,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保持城市原有的山水特色格局,构建出更舒适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习总书记表示,“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态位于重要的位置,更是衡量国家综合软实力的重要指标。绵阳市作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及中国唯一科技城的地位,其绿地景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具体以绵阳市游仙区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建设现状及发展问题。

二、绵阳市游仙区绿地建设现状分析

(一)游仙区概况

游仙区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

巴蜀腹地、涪江以东;东临梓潼县、西与涪城区隔河相望、南与三台县接壤、北与江油市相邻。

游仙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交通系统较为完

善,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之中;生态、人文资源丰富,区域内有众多风景名胜公园和湿地公园,并且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都丰富的经济发展区。

(二)总体格局分析

绵阳游仙区绿地布局的总体格局,可以系统的概括为:“一心,两带,两片”的格局。“一心”是指以富乐山公园绿化为核心。两带是指沿绵盐路,游仙东路形成的东西、南北交通绿化景观带。两片是指由原有肌理形成的块状北部山市级公园绿地以及南部城郊生态保护绿地。

(三)城市各类绿地分析

城市绿地一般包括城市公园绿地、街旁绿地、附属绿地以及生产绿地,是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公园绿地现状与分析

游仙区大部分绿地是沿涪江水系或者城市道路系统呈带状廊道布局,绿地“临水而活”,少部分是以市域性公园为核心,其他小型的公园绿地呈楔形契入,整个布局形态趋向放射状绿地景观布局模式。

(2)附属绿地现状与分析

游仙区现有附属绿地大多为居住区附属绿地、道路附属绿地和市政单位附属绿地。道路附属绿地大部分是沿着道路种植行道树或者带状的低矮灌木,线状廊道布局的结构模式,使之成为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居住区市政单位附属绿地多为块状布局,形成斑块景观结构。因此附属绿地的整个绿地就形成了廊道——斑块——基质的景观布局模式。

(3)防护绿地现状与分析

游仙区的防护绿地大致有五类,城市干道的道路防护绿地;居住区与居住小区的城市组团隔离带;沿江的带状公园以及游仙区的东山生态隔离区作为卫生隔离带。因此防护绿地整体布局呈现点——线——面的布局模式。

(4)生产绿地现状与分析

游仙区的生产绿地集中布置在彭家湾,类型较为单一,呈块状布局结构。

(5)其他绿地现状与分析

游仙区有着大面积的其他绿地,主要集中在富乐山公园、科学城公园、滨江公园三个地方。呈大面积的面状布局结构。

三、基于山水城市思想的城市绿地建设方法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急需建设者们优化规划策略,在尊重原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保证城市绿地景观的系统性、整体性,并将其作为山水城市理论对城市绿地规划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以此形成一个城市整体的自然特性与城市特色景观风貌,促进城市的个性化发展,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规划效果。

(一)控制景观生态建设

形成“山绕—水串—绿块入”的景观生态控制引导格局。突出富乐山,涪江与芙蓉河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形態,紧密融合各式建筑、道路等人工环境的形态,在优越的地域环境基础上,形成形态本底。将区域内的山脉、江河做为主要骨干,在区域的尺度上构建出游仙区特色景观生态体系,将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绿色生态本底融入城市建设之中,形成“山水、人文、城市”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融合体。同时利用城区内绵盐路、东津路等主干路的沿线绿带,涪江、芙蓉河的水体景观等要素建设供居民游乐、散步、健身,并且具有生态观光功能的城市休闲空间,将城市绿地景观的经济、生态价值发挥到最大。

(二)尊重自然景观界面的处理

游仙区拥有绵州第一山——富乐山,涪江、芙蓉溪流经游仙区区域图,其自然景观元素丰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富乐山公园作为市区内最大公园存在,为人们在闹市中求得一些清闲。涪江、芙蓉江滨水河道的未改化形成绵阳市内的最为主要的开敞性景观界面,结合城市建设中的相邻地块进行绿化渗透,以此更为开放自由,“显山露水”的绵阳市景观格局得以形成,凸显出了城市独有的景观文化特色。

(三)协调人与自然景观结构的规划

游仙区景观结构大多沿城市现有绿地肌理布置,结合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层层分布布局,在保证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的基础上,与人文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了绿地的生态效益,最终形成有机联系、共同发展的“小织补、大生活”绿地景观结构。

(四)把握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原则

在满足使用者生理需要的同时,兼具使用者心理层面的需求。在绿地景观设计细节上,不仅仅是简单的规划景观结构、空间序列的系统把握,更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结合景观生态学和人体工程学相关理论知识,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植物、乡土文化等特色对景观元素进行把握,在细节上唤起人们对城市景观绿地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绿地的使用价值,突出绿地景观的社会效益,营造出宜人舒适的人居环境。

四、结语

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发展趋向饱和的状态下,城市园林绿地的更新将会更多的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上有机地进行,尊重山水城市特征,更加突出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城市人文景观风貌、自然生态特征与历史文化特色使得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更为复合化,同时,景观的宜人性与实用性得以凸显,建设出更为自然、整洁、生态健全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华刚,袁敏,翟辉.山水田园城市理论在山地型乡镇总体规划中的实践探析——以曲靖会泽县上村乡为例[J].城市建筑,2018(23):18-20.

[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同心携手团结合作加快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J].同舟共进,2018(03):46-47.

[3]沈湘璐,王娟,陈天.中国传统特色山水城市理论[J].城市住宅

[4]刘颂,杨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探讨[J].中国城市林业,2018,16(02):1-4.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恢复研究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
浅谈海绵城市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城市绿地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认识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