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2019-05-30袁勇

参花(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

摘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经常能接触到的传统文化,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加快,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加大重视力度。自从我国提出了信息化发展战略,就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运用数字化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用于保护传统文化,采集文化信息以及问题的高效储存,复原已损坏的文化以及展示与传播文化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利用数字化工具来完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保护

目前,我国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繁多,形式多种多样。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然而传统的保护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实需求,那么数字化保护则是一个新模式。通过数字化信息获取以及处理技术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新形式的保护,还可以让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形成对接,既能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发展增值产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时代在不断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处在开发过度、消失过快、变化过大的境地,续存环境和传承链正面临濒危的局势,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事关重大。数字化保护是在目前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一般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主要依靠的高科技手段有:数字录音和摄影、虚拟现实、搜索引擎、二维或者三维扫描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许多珍贵资料以供研究、宣传、利用以及传承。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时,维护人员需要把数字化保护方式全方位地运用在非遗的采集存储、应用以及传播展示等方面。并且,对微博、电子商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化载体进行了有效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能够得到创新性发展。最近几年,数字信息化技术被广泛运用,很多國家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也表示高度认可,随着相关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已经逐步变成了当代社会中热度最高的话题。

二、注重基层工作人员技能的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有较强的技术性特点,对人才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所以,想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其工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技术特长,从源头创建数字化手段。在进行工作人员的培训时,需要结合学院、学科、社会组织以及科研机构的知识储备,从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出发,结合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实践,从而组建一支精英团队。不管是文化工作的管理人员还是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信息化操作能力以及文化保护能力。

三、建立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者群体是核心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前辈对传承者的口传心授,同时采用文字和图像等作为辅助。而现在构建的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方式,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和图像,还可以利用三维动画以及虚拟影像数字化技术进行非遗的言传身教。想要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可视化以及虚拟再现,需要使用现金的数字化技术,让传承内容更加生动立体,有利于学习者轻松掌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冗杂、种类多样,使用数字化的保护方式可以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整个非遗的资源面貌,这也是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保护的重要方式。数字化技术日益成熟,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让更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生命,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好地流传。

四、优化宣传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与数字化存储差不多,都是通过资料、器具以及实践等方式来获得非遗的记录信息,不同的是非遗的数字化宣传工作还需要展演、展示以及展览等形式作为辅助,向拥有者、传承者以及外来者进行宣传,以提醒人们重视非遗保护。所以想要非遗数字化宣传工作达到最佳效果,首先应该明确其数字化宣传的特征,突破非遗保护展示及展览的固有模式,这是对其跨种族以及跨时空宣传的基础;其次,让非遗静态化和平面化展示的形势得到拓展,可以运用数字化技术、高清扫描技术以及优选3D虚拟技术,让非遗得到立体化甚至动态化的实物展示,真正做到跨时空传播;最后,把单项展示作为基础,与体感技术、人机互动等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非遗数字化宣传工作。

五、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能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还可以展现综合国力。尤其在文学方面,数字化技术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新方式,在运用过程中也看到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使数字化技术发挥出了最大的功能与优势,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冯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明日风尚,2017.

[2]贾琼,张曼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美术大观,2018.

(作者简介:袁勇,男,大专,四川省资中县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