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由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家春秋》人物的悲剧性

2019-05-30王静

参花(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封建礼教悲剧性人物性格

摘要:电视剧《家春秋》是李莉导演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它所勾勒出来的悲剧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典型性。觉新的愚孝与懦弱;淑贞的乖顺与纯真;鸣凤面对不公命运的徘徊与刚烈地抗争;梅芬因婚姻的不幸所萌生的消极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瑞珏身为人妻,对封建传统女性妇德的履行与遵守,剧中这些人物都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与迫害下走向了各自悲惨的结局。此部电视剧将这些人物的悲剧性淋漓尽致地呈现于屏幕之上,勾勒出一个个凄美的人物形象,折射出封建专制给当时人们带来的种种躯体与灵魂上的痛苦与挣扎,也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

关键词:悲剧性 人物性格 封建礼教

电视剧《家春秋》是李莉导演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春》《秋》改编的作品,于1987年上映,由陈晓旭、林达信等人领衔主演。该剧改编后主要以觉新的个人命运发展为主线,以觉慧、觉民等人对封建专制的反抗为辅,讲述了民国时期封建大家族高家的兴衰荣辱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矛盾与挣扎,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迫害与摧残的主题思想。通过剧中几位主人公曲折命运的展现,奠定了整部电视剧凄苦、悲凉的情感基调。剧中不论是懦弱、愚孝的觉新,善解人意、宽容大方的瑞珏,娇柔温顺的梅芬,还是活泼可爱、性格刚烈的鸣凤,他们的命运都以悲剧告终。在这些悲剧人物命运的背后蕴含着封建专制制度下人生的无奈与悲楚。追寻故事的始末,会发现造成觉新、梅芬、瑞珏、鸣凤等人走向悲惨结局的原因,不仅与当时的封建礼教息息相关,更与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以剧中觉新、梅芬、瑞珏、鸣凤这几个具有时代典型性的人物为例,从他们的性格角度出发,来剖析造成其人物悲剧性的原因。

一、觉新的悲剧性:愚孝与懦弱

此剧中觉新是一位懦弱、愚孝的人物,正是因为他的这一性格特征,最终使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一个个离他远去。因高老太爷的去世,觉新愚昧地听从了陈姨太的封建迷信邪说,担心瑞珏的临盆会犯了忌讳,害怕背负不孝的骂名,因此将身怀六甲的妻子送到了偏远的城外,最后因难产而死;海儿病重又因陈姨太的唆使,他犹疑不定,导致没能及时地请洋大夫给儿子看病,使海儿在幼小的年纪就丧失了生命;梅芬是他深爱的一个女子,但是在爷爷的威严面前,出于孝道他放弃了与梅芬的爱情,迎娶了素不相识的瑞珏,致使梅芬因婚姻的不幸郁郁而终。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纷纷离世,从他的身边消失,他甚至明知道自己的决定和做法会给爱他的人带来伤害,但却怕生事端而一味地盲目服从,渐渐地失去了理智。因为他的内心深处认为,只要权衡好家族内各方人的利益,自己受到些欺压和牺牲是无所谓的。

但是整个家族内复杂的纷争,日常生活中太太们的无理取闹、咄咄逼人的琐事以及叔叔们奸诈的诡计岂是单靠他处处小心谨慎、事事委曲求全就能解决得了的,这显然是不能的。尽管他努力想要做一个“好人”,履行着孝道,在弟弟妹妹面前扮演着大家长的角色,但是他的所作所为,终将事与愿违,最后他所尽心尽力维护的大家庭支离破碎。虽然最后分家时为了保护翠环不受叔父的迫害,为了维护爱他的人,他发出了唯一一次反抗的声音,但是他却没能从此振作、勇敢而坚强起来,反而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由此可见,觉新这种命运的悲剧,不仅是因为他深受封建思想腐蚀,更是因为他骨子里的胆小与软弱,从而使自己对长辈的忠,演化成了愚孝,对妻子和弟弟妹妹的爱,演化成了愚爱,直至走向悲剧的边缘。

二、鸣凤的悲剧性:刚烈与不屈

此剧中鸣凤是封建礼教下底层人物的代表,她的悲惨遭遇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同时她的牺牲又是悲壮且凄楚的。这与她宁死不屈的刚烈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她作为高公馆的丫鬟,在当时有着三六九等的封建社会里,与觉慧的相爱是世俗所不被看好的。在她和觉慧的爱情面前,两个人地位的悬殊,身份的差距,使鸣凤内心始终处于卑微的状态。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高公馆太太们的冷言冷语,更加深了鸣凤的自卑感。因此她默默地守护着觉慧,别无他求。但是在觉慧这位新思想青年的感召之下,鸣凤开始慢慢地对她和觉慧的感情存有一丝希望和憧憬,心中燃起了爱的火苗,心甘情愿地陪伴在觉慧的身边,不离不弃。但是,天不遂人愿,可悲的是有情人最终未成眷属。在陈姨太的怂恿下,高老太爷使用自己一家之长的权力,将鸣凤残忍地许给了年过半百的冯乐山。面对命运的不公,鸣凤曾想要告知觉慧,请求他的援助,但是在她经历过无数次的矛盾与挣扎之后,最终选择了以死来抵抗封建礼教的权威,在花季妙龄的年纪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不屈的休止符。

鸣凤宁愿犧牲生命也不愿苟活于世,不愿接受封建强权对她毫无人性的压制。她的死是其刚烈性格的有力展现,更是她对封建礼教“吃人”面目的有力控诉,更是她为寻求自己人身与灵魂自由的一种绝力抗争。她的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解脱,但是更是一种可悲,一种试图想要挣扎却孤立无助的凄凉。然而同为婢女的婉儿因鸣凤的自尽而被迫代替她出嫁。面对鸣凤的离开,婉儿只是留下了凄凉的泪水,没有去尝试反抗,也没有逃离,而是僵化地服从并接受着高老太爷的安排,将自己从此送上了一条灰暗的人生道路,痛苦地忍受着冯乐山对她施予的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与欺凌,过着谨小慎微、提心吊胆、生不如死的生活。相对于婉儿的逆来顺受,鸣凤对自身权益的追求更加凸显了她不屈的性格,更加剧了封建专制权力下底层人物可悲的命运。

三、梅芬的悲剧性:忧郁与妥协

此剧中梅芬天生多愁善感的性格,加之不幸的遭遇,造就了她凄婉的命运。纵观她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忧郁的情绪。她对封建礼教的妥协,她对觉新的放手,把自己推入了一个无底的深渊。她渴望与觉新在一起,但是命运的捉弄,给她开了一个偌大的玩笑,使她和觉新原定的婚姻被高老太爷以游戏抓阄的方式滑稽地拆散。为了不让觉新不孝和为难,在觉新大婚之时,她只能向现实妥协,嫁与他人。婚姻的不幸,使梅芬几乎每天郁郁寡欢,以泪洗面,丈夫病逝,她被迫返回家里。她虽想念觉新,但是又恐与之见面,她清楚地知道如今已物是人非,与觉新是永远也不可能再有交集。此种复杂的情绪,加之敏感的性格,使之悲观厌世,淡然地等待着命运尾声的靠近,最后在悲苦中离开了令之感伤的人世。

另外,此部剧中琴表姐的喜剧人生结局更加从侧面烘托了梅芬忧郁性格对其悲惨命运的助推作用。琴表姐和觉民的爱情遭到了同梅芬一样的境况,亦是受到了高老太爷的破坏。但是她积极地追求新思想,不顾世俗的嘲笑和讥讽,果敢剪去了在当时那个时代对女性来说较为重要的长发,与觉民并肩作战、齐力反抗,不屈服于封建专制权力,最终与觉民走到了一起。而梅芬面对命运的打击,在封建伦理纲常的枷锁下选择了消极避世的态度,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和对觉新的思念,最终没能逃脱掉悲剧的结局。

四、瑞珏的悲剧性:善良与宽容

此剧中瑞珏的宽容大度和善解人意的性格使她一步步地接受着觉新的愚孝与懦弱,令其最终也难逃悲剧的命运。可以说封建传统女性三从四德的特点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自从与觉新成婚之后,生活完全以觉新为中心,相夫教子,夫唱妇随成为瑞珏的日常。她帮觉新打理家里的大小事务,尽力维护家里的和谐,并得到了老太爷、弟弟、妹妹们的喜爱。而作为觉新的妻子,她虽觉得是幸福的,但是觉新的冷漠令她心生烦恼,为了讨觉新欢心,她想尽各种办法,哪怕自己受伤,也觉得这是值得的。甚至当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深爱着别人(梅芬)时,没有去抱怨和嫉妒,反而同情梅芬的处境,并且对梅芬嘘寒问暖,两个人很快也成为知心姐妹。她的善良与大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觉新的认可和怜爱。但是面对觉新的愚孝与懦弱,她没有去阻止,反而去放任和配合,遵循着三从四德和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直至她在封建迷信思想的摧残下因难产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部剧中,瑞珏贤惠善良的个人品德与阴险狡诈的陈姨太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陈姨太却苟活于世,她却惨遭不幸。这两个人物的不同命运,更加倍地讽刺了在腐朽颓败的旧社会,恶人当道、好人备受欺凌与迫害的境况。而恰恰是因为瑞珏的宽容与善良,促使她一味地体谅觉新的苦楚,却将不幸推向了自己。

五、淑贞的悲剧性:乖顺与纯真

此剧中淑贞由于纯真与乖顺的品性,最终逼迫自己走向了跳井的绝路。因其是个女孩,她的母亲经常受到父亲的漠视与奚落。可怜的她只能默默承受著母亲对她的抱怨和打骂。面对母亲对自己的责难,她畏惧,但同时又乖顺地遵从,任凭母亲在她身上发泄不满的情绪。

母亲对她的残酷,她未曾吐露一丝怨言,更多的是对母亲的尊重。纯洁天真的她渴望母亲的关爱,可是母亲对她一次次、一桩桩令人痛心的言行和举止,让她对母亲仅抱有的一丝希望荡然无存,从而走向了人生的另一个极端。对她而言,她在母亲面前没有家里其他姐弟的自然与随性,有的仅是言听计从。正是由于她一回回毫无反击地隐忍与接受的个性,最后使自己无法再忍受母亲的无理与粗暴,致使精神崩溃,从而走向了悲剧的人生道路。

觉新的愚孝与懦弱;淑贞的乖顺与纯真;鸣凤面对不公命运的徘徊与刚烈地抗争;梅芬因婚姻的不幸,所萌生的消极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瑞珏身为人妻,对封建传统女性妇德的履行与遵守,剧中这些人物都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与迫害下走向了各自悲惨的结局。此部电视剧将这些人物的悲剧性淋漓尽致地呈现于屏幕之上,勾勒出一个个凄美的人物形象,折射出封建专制给当时人们带来的种种躯体与灵魂上的痛苦与挣扎,也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

参考文献:

[1]李贵森.西方戏剧文化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肖琼.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王静,女,硕士研究生,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在读,研究方向:影视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封建礼教悲剧性人物性格
歌剧表演中的“移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效果透视——兼谈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表达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
话语情态与人物性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