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理念下《导游业务》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路径选择

2019-05-30刘军

职业时空 2019年2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堂教学

刘军

摘要:《导游业务》课程属于导游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基于产教融合理念对《导游业务》课程进行课堂设计与改革,对学生理解掌握课程知识、培养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导游业务》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构建“课堂-实训(实习)-企业”三元互动产教融合模式,提出以实训(实习)为媒介,建立课堂与企业之间产教融合机制和产教共享机制,希望可以有效摆脱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与行业发展相脱节的被动局面,对导游专业系列课程进行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导游业务;产教融合;课堂教学;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提出是为了规避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的培养,忽略实践能力与技能的培养缺陷而提出来的,旨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文献研究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是最早提出产教融合这一说法的单位[1],但是此时的产教融合涵义窄、范围小,并没有以理论的形式提出来。教育部在2011年出台的文件《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时,提到“产教合作”,可以看成是“产教融合”概念官方的第一次表述[1]。

一、理论回顾

关于产教融合含义的研究,杨善江(2014)认为产教融合是教育部门(主要指学校)与产业部门(主要是企业),依托各自所掌握的优势资源和优势条件,以协同育人为核心,通过优化组合,各参与主体相互配合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2]。杨运鑫(2014)将产教融合看成是企业与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融合,融合模式与方式跨越学校、企业的传统界限,实现专业与岗位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技能提升、科技研发融为一体,从而培养技能型人才 [3]。

关于产教融合模式与机制研究中,杨运鑫(2014)从操作层面,认为产教融合需要完善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的统筹督导机制,修订和制定职业教育的法规保障机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利益相关者建立激励补偿机制,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和校企联盟等多元配置机制,完善相关主体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和质量评价机制等[3]。张振飞(2015)通过产教融合制度的完善、专业课程资源的优化、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手段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科学模式[4]。刘立新(2015)总结了德国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发展的经验,认为德国产教合作机制具有权威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他建议我国应该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和学校层面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来深入推动我国产教融合发展[5]。曹元军(2018)针对满足中国制造2025,提出“引企入校”、因材施教、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7]。

关于产教融合研究视角中,孔原(2015)以互联网思维为启发,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文化和产教融合生态圈[6]。其他学者们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从高校师资队伍体系构建[8]、教师专业发展[9]、校外实训室建设[10]、高职专业结构调整[11]等视角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得出产教融合是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模式与机制的重建,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理念下的教学更重视学生学与做双向的学习,更重视实践中检验和掌握知识,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教学课堂中,整个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性与一致性。学生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向应用型转型的必然途径,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趋势,对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产教融合理念出发,针对导游专业的核心课程《导游业务》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对导游专业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二、《导游业务》课程的特点

(一)注重操作性

《导游业务》课程属于操作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其课程性质是由导游职业和导游专业特点决定的,导游属于服务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娴熟的操作技巧与能力,导游专业就是为导游行业培养合格的导游人员。职业与行业重操作的特点使《导游业务》在课程讲授和课程设计中都要考虑到培养学生的操作性与实践性,不管是课程的整体规划,还是局部章节模块的设计都要突出对学生讲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强调综合性

导游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导游业务》这门课程的综合性,导游在带团过程中涉及到讲解、人际交往、沟通应变、突发事件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导游业务》课程涵盖了导游服务规程、技能、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即将走进导游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能力与技能的培養,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导游业务》课程教学设计要对既定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性的把握与梳理。

(三)体现层次性

导游带团过程是综合性与复杂性的工作,但是课程的学习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由浅至深,由难至易,由局部至整体的层次递进关系。《导游业务》课程的编排上要体现难与易的层次性。作为一门课程,《导游业务》有属于自己的课程体系,分为很多模块,有基础篇、规程篇、技能篇和知识篇,每一篇有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下面有分属不同的章节,每一章节又有不同的任务内容,课程内容设计要符合教学规律的层次性和内容前后的顺序性。

三、《导游业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与形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导游专业教学模式依然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没有将课堂学习与实训学习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与企业深度对接不够,教学设计中也没有体现行业发展的要求与趋势。教学模式与形式的单一导致《导游业务》的课堂上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学生的积极不高等现象。学生普遍感到课堂所学知识在实习或工作中应用不多,实习或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需要重新学习,课堂教学效果受到质疑。

(二)实训课程流于形式

《导游业务》课程一般会安排50%的课时进行实训,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对实训教学环节不重视,有的教师依据理想状态进行实训课程的设计,严重脱离导游工作实际的需求。不注重情景训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实训教学没有与课堂教学实现对接,致使学生走到岗位后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不知如何处理。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对实训课程兴趣很高,但对实训课的理解有偏差,多数想通过实训课逃避枯燥的课堂,当发现实训课中有任务需要完成时,马上兴趣降低,甚至以请假的方式逃避实训课程,实训效果不佳。

(三)课程点评与考核滞后

课程点评与考核是教学过程重要的步骤,它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目前,《导游业务》课程的考核基本是学期末的闭卷考试,这完全不符合课程性质。《导游业务》课程是模块化与任务驱动型的学习,当一个任务或一个模块结束后,就要有相应的评价,这样学生能了解这个模块或任务的重点与难点在哪里,也可以查漏补缺,回顾和巩固前一阶段的学习。《导游业务》实训课中会有一些点评,但实训课中学生互评基本上都是表面性,老师点评也是以教材为基础的点评,缺少行业的评价标准,使得课堂点评缺少了目标性和可评价性。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导游业务》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路径选择

产教融合是目前高职院校摆脱传统教育弊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经与方法,它将“做”与“学”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破解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教”与“学”相脱离的现状。《导游业务》是导游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将课程进行基于产教融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改革,对培养导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与方法。

(一)课程设计与改革目标

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备实践性与操作性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从《导游业务》课程来说,其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了解导游服务相关知识,掌握导游带团程序与流程,处理旅游过程中突发状况及特殊要求,具备导游讲解能力及旅游从业者必备的职业素养,能尽快适应旅行社、旅游景点导游岗位工作,热心为游客提供细致的生活服务。结合国家对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的定位以及《导游业务》课程目标,将《导游业务》课程设计与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方面。

1.以职业为导向。多数学生选择专业都比较盲目,对导游专业和导游职业认识不清楚,容易陷入职业迷茫中。《导游业务》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导游工作的全过程,是学生了解导游职业最方便和最有效的课程,因此,课程老师在课堂设计中要将导游职业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将导游服务流程、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以行业发展为导向。行业的发展始终是教学发展与改革的方向,课程的设计要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与趋势,课程设计中对行业关注度的多少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导游业务》作为导游专业的核心课程,始终要将导游行业的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主线,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融入导游行业的发展和趋势,帮助学生理解导游行业的现状,对未来的职业有清晰的定位。

3.以问题为导向。《导游业务》课程涉及到导游带团和景区讲解过程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处理,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将这些突发事件进行归纳与整理,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中提高认识,学习知识,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一个思想准备。

4.多元参与贯穿教学设计。《导游业务》课程的设计与改革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员走进课堂,同时也让学生走出教室,到企业中认知岗位、模拟操作、跟岗练习。

(二)构建“课堂-實训(实习)-企业”三元互动产教融合模式

导游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或两年半的理论知识,之后到企业参加为期三个月到六个月的实习,此模式优点是集中学习,集中实习,有利于对学生的管理,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即教学与实践相脱离,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了解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与需求,缺少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到实习岗位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鉴于此,将《导游业务》课程原有的授课时间、授课方式和授课地点进行重组,构建“课堂-实训(实习)-企业”三元互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如图1示),基本内容是两种机制的建立:一是产教融合机制;二是产教共享机制。广义的产教融合机制包含产教共享机制,这里将两者分开使用,主要是基于两者侧重的不同。产教融合机制侧重于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式、优化考核方案、建立“双导师”团队和开发案例教材等;产教共享机制更强调企业与学校硬件的共享和实训、实习条件的共享,包括共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学生参与的认识、跟岗实习,互相合作参加技能大赛和推荐实习与就业等。

产教融合机制包括以下内容:

1.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按惯例《导游业务》课程标准每两年修订一次,课程团队可以邀请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人员共同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将市场与行业的发展变化体现在课程标准的修订上,使课程标准更加贴近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要求。

2.邀请导游与行业人员走进课堂,给学生做专题授课。《导游业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导游带团的方方面面,课程中的某些内容可以实现重组,以专题的形式邀请带团经验丰富的导游给学生做专题讲授,讲解带团过程中跟课程相关的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也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导游这个职业。

3.邀请企业和行业协会人员共同制定课程考核方案。《导游业务》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这种考试的优点是可以将试题内容与全国导游考试的内容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通过导游资格考试,但是缺点是枯燥的知识背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细节的把握,更不利于技能的培养,因此,尝试跟一线工作的导游共同制定课程考核,使考核更加贴近职业与岗位要求,更有利于学生获得一种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

4.尝试实行“双导师”教学团队,即有科任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科任教师在课堂讲授、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方面经验丰富,但是缺点是实践经验不足,行业知识更新慢;企业兼职教师在实践操作、行业信息与动态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课堂讲授、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方面略有不足。“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立可以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

5.共同开发案例教材。《导游业务》教材属于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一编制的教材,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编制课程教材的意义也不大。但是导游带团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科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可以共同开发案例教材,将这些案例搜集起来,形成教学案例集。把典型案例融进《导游业务》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提炼知识要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导游带团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

产教共享机制即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的框架内共享教学、实训、实习资源。包括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室和实训基地、认知实习、跟岗实习、教师培训、技能竞赛、推荐实习与就业等以下多方面的内容。

(1)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与《导游业务》课程和导游专业相关的实训室主要有3D导游模拟讲解实训室,该实训室硬件条件比较高,投资金额大,学校可以以政策和校企合作为基础,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共建实训室或实训平台,建成后企业也可以借用实训室或实训平台岗前培训公司的员工。将导游带团与教学结合,以实训、实习为平台,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导游带团的情景模拟中,培养学生实践带团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认识实习。《导游业务》课程的开设基本是大一第一学期,新生刚入校,很多学生对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相当的迷茫与困惑,周末或是假期,组织学生到合作旅行社进行认识实习,了解即将学习的专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情况,让学生对未来所学专业和从事的行业、岗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定位。

(3)跟岗实习。利用黄金周或旅游旺季组织学生到合作的企业中进行跟岗实习,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操作流程,了解行业和职业发展的状况,同时检验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4)教师培训。行业与市场在不断发展与更新,教师的知识也需要不断学习与更新。每学年假期,科任教师可以到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挂职培训,学习最新的行业和职位的发展,为课堂的教学积累知识、经验和素材。

(5)技能竞赛。校企之间互相合作与支持参加技能竞赛是产教融合深度的表现形式。技能竞赛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竞争形式,不管是国家和省市的职业技能比赛,还是行业比赛,都需要学校和企业调动一切资源,全力以赴参赛。学校和企业如果在技能竞赛方面互相合作,则可以发挥各自专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推荐实习与就业。在课堂和实训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参加实习与就业,一方面对学生平时表现是一种激励,可以鼓励学生平时更加积极的表现与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开展深度的产教融合,将企业的人力需求与课堂的教学结合起来,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

五、结语

当前,我国旅游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对技术、技能型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导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为社会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職院校,其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必须顺应这一变化的要求。产教融合的理念是新型的职业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了学校、企业和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高职导游专业的课程建设对导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产教融合的理念下,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线,通过与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开展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重构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导游行业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为旅游市场和导游行业的发展培养实践型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 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2]  杨善江. 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8-10.

[3]  杨运鑫,罗频频,陈鹏. 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4):39-43.

[4]  张振飞,张艳芳.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5,(20):54-57.

[5]  刘立新. 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18-23.

[6]  孔原.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8):62-65.

[7]  曹元军,等. 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高职工科人才培养[J].河北职业教育,2018,2(6):77-79.

[8]  邢赛鹏,陶梅生.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29):4-8.

[9]  潘玲珍.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59-162.

[10]  方春龙. 产教融合 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13(14):74-75.

[11]  朱厚望.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57-61.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