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9-05-30李晓云黄树庭王世玉严汝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贺州市艾滋病血脂

李 鑫 李晓云 高 婕 黄树庭 王世玉 严汝庆*

(1 贺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广西 贺州 542800;2 贺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广西 贺州 54280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通过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目前HAART疗法已成为全世界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其引起的脂肪代谢综合征则为一个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1-3]、血脂异常[4-8]和脂肪重新分布[9]等,国外研究发现,HAART治疗后患者高脂血症的发生率约为47%[10],国内则为5%~26%[11-12]。高脂血症是动脉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的过程中,如何防治高脂血症,对于提高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疗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观察患者用药及饮食干预前后血脂指标、空腹血糖(FPG)和体质指数(BMI)的变化,探讨饮食干预对AIDS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卫计委颁布的《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诊断为HIV/AIDS的成人患者;首次接受HAART,胃肠功能基本正常。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有酗酒史,不能终止酗酒者;经详细告知研究的目的、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后,不愿或不能参与者。中断治疗/退出试验标准:因抗病毒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中断治疗者;观察过程中病情进展,必须改变治疗方案者;违背研究方案或服用禁忌药物者。

1.2 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于贺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断为AIDS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饮食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表1)及TG、TC、LDL-C、HDL-C、FPG、BMI(表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研究分组及贺州市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FPG、BMI指标()

表2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FPG、BMI指标()

组别 例数 TG TC LDL-C HDL-C FPG(mmol/L) BMI指数饮食干预组 60 1.45±0.40 3.68±0.56 2.33±0.39 1.03±0.36 5.30±4.82 26.99±4.04对照组 60 1.56±0.34 3.96±0.65 2.42±0.46 1.04±0.30 5.30±0.65 27.31±3.62

1.3 治疗方法:两组治疗方案均为:拉米夫定300 mg,每天1次;替诺福韦300 mg,每天1次;依非韦伦600 mg,每天1次。饮食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饮食干预手段,即营养医师根据饮食干预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和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饮食食谱,适当增加豆、奶、蛋、肉类及菌藻类的摄入,采用一对一对的方式进行饮食宣教,并提供饮食指导单。

1.4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AIDS患者治疗前后3个月的TG、TC、LDL-C、HDL-C、FPG、BMI等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AIDS患者血脂水平比较:接受HAART治疗后两组AIDS患者的TG、TC、LDL-C、HDL-C均有所升高,其中,患者的TG、TC水平明显升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饮食干预组的TG、TC、LDL-C、HDL-C均有所下降,其中患者的TG水平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图1。

2.2 两组AIDS患者空腹血糖、BMI指数水平比较:接受HAART治疗后两组AIDS患者的FPG、BMI均有所下降,其中患者的FPG水平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饮食干预组的FPG、BMI均无明显变化(P>0.05),见图1。

图1 两组AIDS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FPG、BMI指数水平对比

3 讨 论

AIDS患者长期处于慢性低消耗的状态下,长期接受HAART药物治疗,脂代谢异常及营养缺乏是AIDS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HAART是目前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可减少AIDS的并发症,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长期HAART会导致药物相关的脂类代谢异常综合征[13-14]。而降低AIDS患者的血脂水平,可减少因接受HAART治疗后发生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AIDS患者出现血脂代谢异常与HAART治疗方案有关[13]。李晓云等[14]研究发现,TDF+3TC+EFV方案中代谢和营养障碍发生率为46%,而本研究中所有的AIDS患者接受了HAART规范化治疗后患者相关血脂指标(TG、TC、LDL-C和HDL-C)均有所升高,尤其TG和TC水平明显高于接受HAART治疗前。糖脂代谢异常与EFV有关,含齐多夫定的方案中,高血糖的发生率为50%[14],而本研究提示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后FPG和BMI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分析发现,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以Ⅳ期AIDS患者为主,占78.33%,而Ⅳ期AIDS患者HAART治疗后2~4周,易出现体质量减轻、腹泻、厌食等胃肠道反应[14],FPG和BMI下降原因可能与TDF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摄入不足有关,饮食干预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BMI指标无明显影响。

AIDS患者高脂血症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膳食摄入不合理以及患者营养知识来源、营养需求、获得健康饮食途径的缺乏有着密切的关系[16]。科学降脂,决不能仅仅靠药物,首先应该进行饮食控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强化饮食干预的重要性和依从性。本研究发现AIDS患者接受专业营养师制定的个体化饮食方案后,患者用药患者的TG、TC、LDL-C和HDL-C均有所降低,其中TG水平明显低于未接受饮食干预AIDS患者,与文献报道相符[17]。

HAART治疗虽然为AIDS患者带来了福音,但随之而来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其导致的血脂异常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影响,因此,对AIDS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方案定制和饮食宣教,对HAART治疗后血脂异常的AIDS患者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本研究观察的时间较短,满足纳入标准的样本量较少,还有患者的个体因素如年龄、身高、体质量、民族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倚性,故饮食干预对AIDS患者血脂、血糖及BMI的作用和意义,还需长期的临床观察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贺州市艾滋病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 世界艾滋病日》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长征
瑞鼠丰年
贺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产业链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