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能力的策略与实践

2019-05-29吴亚萍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学生能力

吴亚萍

内容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运用文字表达观念的基石和情感传递的纽带,做好语文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是作为一名语文教育者的首要工作。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推进,语文教师因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深入的将新课改的理念植根于心中,并落实到具体的作文教学和评改策略中去。

关键词:小学生 自主评改 能力

习作是通过文字,对小学生的情感进行表达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小学生作文的自我评改,可以促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也让学生体会到作文乐趣的重要途径。作文自我评改能力是提高自我认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对语文素养的体现。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课程讲解中对作文的评改工作并不重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小学生在作文学习中通过自我评改作文,或者和同学间的互动评改等方式,转变“教”与“学”的方法,在作文的自我评改中,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进一步完善。

一.小学作文自我评改的意义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自主评改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养成认真写作习惯的关键所在。在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思考,在精益求精的心态下,对于自己的作文有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需要进行无数次的修改。在小学作文中开展学生自我评改,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热爱,转变学习方式,这也是刺激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于自身写作要求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小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模仿借鉴,习得方法

对于学生的优秀习作,教师要在班级上进行通读,让学生能够从其他人的习作中找出自己作文中的漏洞和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作文的批改。

学生初学评改作文,要有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模仿借鉴的对象一来自教师的示范,二来自教材提示。2011版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习作自主评改有明确的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这明显的错误该如何发现,又该怎样修改?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并有效地利用教材提示,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通过多媒体屏幕操作演示,使学生学到规范的修改符号,如增、删、调、换、改,让学生看到整个修改过程,看懂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使他们在今后的修改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中年级的学生习作上,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写错了字就直接把错字涂划掉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四年级“语文天地三”中“冬冬”的话及例文,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前,我先选了一篇学生习作通过投影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读罢,我问:“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文中错字或漏字这样的情况?”生:“有。”我接着问:“遇到这情况,你们都怎么办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涂掉,有的说圈起来,还有的回答不知道。这时我适时地出示“金钥匙”说:“让我们来看看冬冬是怎么处理的。”出示了例文之后,我引导学生认识了“删、换、增”的修改符号,再通过投影在学生的范文上演示,最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当堂运用这几个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把所学通过实践来得到强化。

当然,初学评改不能操之过急,可让学生先试着研究修改老师为他们提出修改建议的习作,经过反复练习后,慢慢熟悉了评改的方法,再学着给自己或同学评改作文。

三..自主感悟,大胆整改

学生的习作,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件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不管劳动成果的好坏如何,学生都有权利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传统的习作批改仿佛是在暗箱里操作,哪怕是好的作品也很难见天日,学生只能孤芳自赏。教材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地十”的“金钥匙”中借丁丁、冬冬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朗读、读给同学听、放一放隔一段时间再看”的方法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强调了自我阅读,自主感悟的重要性。所以,习作评改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在自我朗读中发现文章中的明显错误,在自我朗读中欣赏文章中的闪光点。其次,把机会让给那些自愿展示的同学,让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在班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完后自己谈谈对该篇习作的感受,觉得哪里是亮点,哪里有待改正。这样的好处是既给予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又让学生在读自己习作之后对它有个全面的再了解,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也有利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

教師让学生明白自评自改的意义是提高习作水平,这是自主评改实效性的前提。学生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才能克服心理上的依赖,产生自改作文的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改――通过班级学生修改的实例激发学生;通过老师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的实例激发学生……让他们在评改的具体实践中体会到修改作文并非难为之事,只要自己认真细致,照样能改出好文章。其次,要让学生懂得: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把文章中的语句、段落、情节改好改美,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从而树立起自己评改作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相互传阅,合作评改

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评改,因学生个体的能力差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可以让同学们按照每次习作的训练和修改的要求,相互传阅习作,合作评改,发现被传阅习作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习作并进行有效修改。在操作实践上宜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读自己的文章,小组成员听,在读的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可提示停读,这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在平等、融洽、自由的气氛中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读完后,作者要谈一谈写作感受,然后组员发言,说说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小组长最后根据组员意见写下总结性评语。最后每小组要选出一篇经过大家修改后的优秀文章准备参评比赛。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判断、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小组之间、组员之间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因为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发现的问题不一定都正确,有时学生虽能发现问题,但缺乏修改能力。因而,宜用记号标出问题所在,让作者去思考,作者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此时,可让学生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对各种意见做出“裁决”,并说明理由,从而让学生增长知识,获得修改能力。

四.展示互动,品评提高

习作评改也不能放任让学生自由修改,毕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限,即使能发现问题的存在,也很难达到该次习作预期的效果。在学生自主感悟和合作评改的基础上,教师再挑选几篇能代表不同层次的习作进行师生互动式品评――借助多媒体展示,由班里的朗读小能手读,也可教师读,其他同学准备好纸笔,摘录该习作中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先由全体同学进行点评,尽量放大优点,突出缺点。这样,被点评习作的作者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他同学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

总而言之,在对小学作文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小学作文而言,要不断加大学生的自我评改力度,教师要督促学生,在学习小学作文写作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自我评改的方式和方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全新的审视和检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出发,不断进行评改方法的转变和调整,促进亲子评改氛围的养成,在自我评改的形式下,获得小学语文作文成绩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宋娅.网络习作平台下自主评改作文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5.

[2]张月音.小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能力的培养[J].莲山课件,2016.

(作者单位:甘肃会宁县东关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生能力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