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技术推动下的传媒变局

2019-05-28姚林青

人民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时代内容

【摘要】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代际更迭,移动通话、文本传输、图片与视频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赋予了传播新的特性,使移动传媒业发生了巨大变化。5G时代即将到来,超高清电视、AR/VR视频、物联网、智能设备等应用场景,将极大地提升移动传播的能力,并帶来巨大的潜在市场。无疑,5G技术的发展将再一次引发传媒变局。

【关键词】5G 移动传媒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从1G到5G,我国传媒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移动应用APP数量不断增加

从1G到5G,我国传媒形式不断推陈出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有了模拟移动网络,可随身携带使用“大哥大”,把人们带入了移动通讯的世界。2G时期移动网络有了大规模文本传输功能,书信传递被转换成电子版的形式,传媒形式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2001年,短信在我国被推广普及;2003年,手机QQ的出现满足了好友的在线聊天需求;2004年,国内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 问世;2006年,飞信实现了“移动通信+互联网+客户端”的综合性体验。

由于沟通成本低廉,伴随着手机使用群体的增长,短信的发送规模迅速扩张。根据中国移动公开的数据,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数量仅10亿余条,到2012年达到了8973亿条。2011年微信的出世迅速抢占了短信市场,短信辉煌不再。以拜年短信的规模为例,在数年持续猛增之后,其在2014年进入拐点,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42%。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使用了价格更实惠、形式更多样、互动性更强、体验感更好的微信代替了短信。根据微信官方发布的数据,从2018年除夕到初六凌晨的六天时间内,微信发送总量达2297亿条。支持发送语音、视频、图片、文字的微信,是3G时代的产物,到了4G时代,其功能变得更为强大,能够集社交、资讯、娱乐、游戏、支付、理财以及生活服务等于一体。可见,微信被建设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在移动网络的快速成长和普及下,各种类型的创新型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同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纷纷挺进移动领域,开发自己的APP。利用先进技术、推出创新玩法,是新媒体抢占市场的杀手锏。字节跳动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它首创了“算法推荐新闻”,即将个性化推荐技术运用到新闻推荐上,通过算法分析用户偏好、用户信息等,由此提供用户可能喜好的新闻。

同时,3G时代移动视频起步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手机观看视频节目。当然,移动视频加速发展是进入4G时代以后的事情,快手在2012年进入短视频领域,但在2015年后才真正实现了市场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2016年是网络直播的元年,“网红”的兴起造就了一个新的行业。2017年,短视频大爆发,抖音映客直播、西瓜视频等短视频网站的用户数量、月活(MAU)、日活(DAU)等指标直线上升,短视频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从1G到5G,我国移动应用程序数量不断增加。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5月底,中国市场上检测到的移动应用程序(APP)在架数量有415万款。在众多的APP中,数量排名第一的是游戏类,第二是生活服务类,第三是影音播放类,第四是电子商务类。移动网络的提速、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功能优化,使得APP数量疯狂增长,推动了生活的智能化发展。由于网络平台的自然垄断属性,移动应用的各个领域虽然基本形成了寡头格局,但竞争依然激烈。

从1G到5G,我国传媒传播主体逐渐多元化,传媒内容生产方式逐渐多样化,传媒产业链不断延伸

从1G到5G,传媒传播主体逐渐多元化。互联网的交互性质,形成了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角色转换。移动网络环境下,传播结构由传统媒体的单向放射式传播,转变为依托网络平台的多向复杂结构型传播。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网络用户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者。网民们既是信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信息内容的制造者与发布者,是潜在的传播主体,于是,一个新的词汇——“产消者”产生。自媒体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媒体形式,在移动网络传播中,其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网络红人、粉丝经济等新型产业,就是传播主体多元化的产物。

从1G到5G,传媒内容生产方式逐渐多样化。UGC、PGC是两个新的词汇,指的是不同的内容生产模式。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生成内容,它是利用大众的兴趣和热情,让其自发制作内容产品,从而将有趣、好玩的事情,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编辑成文字、图片、视频分享在网上。UGC门槛低,制作成本低,参与者众多,形式多样,信息时效性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普遍采取这种生产模式。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指专业生产内容,是以专业机构或团体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方式。PGC的生产方式保证了专业性,内容产品制作精良。视频网站的达人体育直播、名人明星说客直播等,一般都是采用PGC模式。随着智能化水平的发展,智能新闻推荐、机器新闻写作等出现在了新闻内容生产领域。

从1G到5G,我国传媒产业链不断延伸,由2G时期的两级延伸到3G时期的多级。2G时代是从移动运营商直达用户的时期,运营商直接为用户提供彩信、手机报、壁纸、铃声等在线下载的增值服务。而到了3G时代,就变成由运营商、业务开发、业务提供、内容、内容管理再到用户的多级格局的质变,而这个质变会随着4G、5G网络功能的强大而继续延伸。同时,与移动技术发展相适应,手机迅速更新换代,由功能机变为智能机,并持续快速地变为功能更强大的智能机。手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电话,而是集通讯、媒体、游戏、钱包以及各种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必备工具。

5G时代,超高清电视将实现换代升级,AR/VR视频将被广泛应用,万物互联、万物皆媒将成为现实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为5G网络定义了三大应用场景:一是增强移动带宽(e MBB),二是超高可靠与超低延时通信(URLLC),三是大规模物联网(m MTC)。5G时代即将到来,网络建好后,如何充分发挥5G的优越性能、挖掘释放5G的应用潜能等问题横亘在我们眼前,需要我们预见可能的传媒变局并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超高清电视将实现换代升级。5G的发展增强了移动宽带支持4K/8K超高清视频(UHD)的大流量业务,并利用云端和AI算法在技术上实现了将现有高清内容转换为超高清的发展,满足了用户对超高清内容产品的需求。5G满足了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超高清视频的体验,将冲击电视媒体,给电视台带来竞争压力,若不迎头赶上,电视受众将被分流。实际上,目前广电部门已在积极推进超高清电视的升级。2017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规范和促进4K超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从政府的角度推动超高清电视的发展。2018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4K超高清技术规划提出,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全台4K超高清频道技术系统。面对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广电部门需要加快脚步。

AR/VR视频将被广泛应用。AR即移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VR即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AR/VR处理海量信息需要系统具备很强的密集计算能力,保持AR/VR的清晰流畅需要大带宽、大流量、低延迟,而5G无疑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由此成为催化AR/VR发育成长的土壤。AR/VR可以应用于影视、动漫、游戏、社交媒体等传媒行业,也可以应用于教育、医疗、旅游、体育等其他行业,并为这些行业带来巨大的改变。

万物互联、万物皆媒将成为现实。5G时代将实现大规模的物联网业务,物联网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使物物相连。物联网让万事万物进入到互联系统之中,将互联网的互通性融入到物与物之间,从而实施全时传递。物联网的实现需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传输快速而稳定的移动网络系统,二是智能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智能设备处于网络的各个节点,是网络系统通讯的终端,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发布信息。可以想象,未来的网络终端设备将形式多样,既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也可以是物联网连接的各种智能设备。

5G时代,内容生产将实现去中心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舆论领袖将更具影响力

5G时代,内容生产将实现去中心化。网速的提高,视频、图片处理软件的进步,使UGC的内容生产模式将更加盛行,自媒体将有更快的发展,内容呈现形式将不断被创新。更多的内容将以UGC的制作方式直接产生于网络边缘,而不是现有的从中心产生分发至边缘的生产模式。

5G时代,能够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利用5G移动网络的切片技術,可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将过去以小区为中心转变成以用户为中心。例如,针对超高清电视或VR视频用户,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分出等级,通过视频业务专有切片网络,实现优先级客户享有优质内容的观影体验。

5G时代,舆论领袖将更具影响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信息资源不再具有稀缺性特征,并且出现了信息过剩。在海量信息的环境中,眼球资源成为稀缺资源,舆论领袖拥有众多的眼球资源,可以有效地将信息传递出去。信息量越大,传播主体越是分化,观点越是多元化,舆论领袖的影响力就越大。5G时期的信息传播去中心化,导致观点纷呈,舆论领袖的作用更加突出。

总之,5G具有垂直渗透行业的能力,可以通过超高清电视、AR/VR、智能终端、物联网渗透进工业控制、农业管理、城市管理、无人驾驶等各个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当前,5G对传媒业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传媒变革势在必行。政府部门和传媒管理者只有了解5G网络给传媒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才能更好地迎接5G时代的到来。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从1G到5G,中国移动传播条件的发展变化

1G时期的移动传播条件:1987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开通并正式商用,这是移动通讯的开创时代,人们拥有了一种新的通讯方式。1G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实现了移动通话功能。但由于各个国家的1G通信标准不一致,尚无法全球漫游,并且通讯质量差,信号不稳定,语音品质低。其次,移动通讯费用高昂。同时,手机网络资费也价格不菲。

2G时期的移动传播条件:20世纪90年代,数字调制方式取代了模拟调制方式,由此进入2G时代。嘉兴于1993年开始运营的GSM网,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的数字移动通信网。2G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能够数字语音传输,语音品质大幅度提升。其次,移动终端生产商呈现出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足鼎立的格局。

3G时期的移动传播条件: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发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3G的本质不是速度的提高,而是运营和体验的革命。首先,其实现了移动宽带,同时,大数据传输也更为普遍。其次,终端产品从功能机走进智能机。人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浏览网页、收发邮件、进行视频通话等。

4G时期的移动传播条件:201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颁发4G牌照,至此,中国进入了4G时代。4G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能够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大数据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很好地支持多媒体以及各种增值服务。其次,能对各种各样的复杂业务进行精准的服务,使创新型的媒体形式能够快速有效地建立运营模式。再次,智能终端大发展,Android系统、IOS系统二分天下。最后,资费进一步下降,走向平民化。

5G时期的移动传播条件:当前,中国是5G技术的积极推动者。“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5G发展,在2020年启动5G商用。三大运营商展开了有关5G网络的部署,与之相关的各领域也开始布局。

(资料来源:姚林青教授整理撰写)

猜你喜欢

时代内容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