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零售时代中国零售业区域差异研究

2019-05-28陈春明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指数值泰尔零售业

陈春明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随着互联网线上流量见顶,线上电商红利期逐渐褪去,马云于2016年10月提出“新零售”,宣布对中国零售业开始新一轮的战略布局。2017年阿里巴巴斥资百亿与苏宁、大润福等线下零售企业达成合作,并且自建盒马鲜生试图通过赋以先进科技以打造新型线下零售媒介。除此之外,由于目前中国便利店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并且东中西区域的便利店发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中国便利店发展的区域格局明显,除石油系便利店外各类型便利店均未形成全国性布局。故线下便利店的发展开始备受瞩目,阿里巴巴于2017年宣布欲打造1万家“千店千面”的天猫小店以直接与京东早期的“百万便利店计划”展开正面追逐。可以预见新零售时代,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在进一步渗透一二线城市便利店市场的同时,也将竟相对三线外城市便利店市场进行开拓,以抢占便利店全国性布局先机。

在新零售经营理念的推动下,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 262亿元,同比增长10.27%,占GDP比重44.28%,表明零售业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旧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GDP增速的放缓,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与GDP占比分别下降0.2%与0.4%,中国零售业形势虽然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开始出现疲软的征兆。若不能进一步激发零售业的发展潜力,在未来将很难为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更多动力。从总体上看,中国零售业呈现东强西弱、南优北劣的发展格局,区域间发展的不协调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零售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零售业区域发展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闾志俊[1]从共生理论视角认为区域经济对商贸业发展有保障作用,商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各省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若能实现协调不仅将有助于提高中国零售业的整体势能,还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探讨影响区域间与区域内经济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不但有助于分析零售业区域发展格局与各省份区域发展差异情况,还能进一步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推动中国零售业全国性布局的发展完善提供一些指导意见。本文按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将中国31个省一级行政区划分为三个梯度,并将相关数据进行泰尔指数计算,得到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1 中国零售业区域差异测度

1.1 文献综述

蔡晓珊等[2]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分析政府与企业间关系后认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是相关主体通过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实现互动互助、共同提升,使得区域差异逐渐缩小的过程。蒙少东[3]则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区域社会发展差距、区域资源与环境发展差距等三个方面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陈祥兵等[4]在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对不同区域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靖学青[5]通过实证研究后认为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有显著影响,产业转移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田曹阳[6]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批发零售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U 型”负相关现象。何一冬[7]通过实证分析认为,通过增加各区域零售店数量与互联网覆盖面能够有效促进人们的消费支出与边际消费意愿。李骏阳等[8]认为网络零售的发展有利于降低政府税收流通成本,并且有利于优化买卖双方的沟通效率,从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提升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张奎霞等[9]认为小型供应商由于在选择零售渠道时常居劣势,容易成为零售商商品入驻通道费收取的利益受损者,故需政府发挥其相关职能进行指导干预。王曙光等[10]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机制研究时发现中国财税机制存在分配机制不科学、权限机制不合理、扶持机制不完善、补偿机制不到位与评价机制不规范等问题。财税机制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罗富政等[11]认为地方保护主义会强化区域间的非正式制度歧视,加剧区域间行政壁垒与市场分割扩大。卫颖[12]认为商贸流通业的进步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输与贸易成本,还能有效吸引其他区域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等资源以形成区域经济集聚中心,而区域经济中心在向外进行经济辐射时商贸流通依旧扮演重要角色。李松等[13]在对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规模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后,认为物流服务水平对区域零售业电商有着显著影响。杨跃辉[14]认为现代物流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条件间存在愈来愈强的共生关系。蔡晓珊等[15]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正向促进与良性互动的目标,从状态和过程角度出发构建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在对中国零售业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时,应从信息平台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水平、零售消费水平、政府干预程度与物流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工业发展水平与零售业发展水平存在共生发展的关系,故本文对产业发展水平的研究主要从工业与零售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政府财政支出与收入对政府干预程度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泰尔指数。

分析变量间差异性的常见方法有均值差异性检验法与泰尔指数法,由于前者不能将总体差异进一步分解,故其不适用于区域异质性的研究。泰尔(Theil) 指数( 又称泰尔熵、 泰尔指系)由Theil and Heni r 1967 年提出。通过将区域经济总差异分解为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可比较不同分类对区域总差异的贡献和影响。由于泰尔系数具有把整体差异分解为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的特性,能较好的对全国总体及各区域的差异进行有效度量,故常常被学者应用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构成的相关实证研究。泰尔指数的相关公式为:

其中T表示总体泰尔指数,Ii表示第i个地区的收入,I表示总收入,Pi表示地区i的人口,P表示总人口。泰尔指数数值越小,则表示区域间的不平等程度( 异质性) 越小;如果收入份额与人口份额相等,那么泰尔指数为0,表明区域间是没有差异性的;如果收入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大于1,表明该地区发达,对应的泰尔指数值大于0,反之泰尔指数数值小于0。

2)数据来源。

信息平台的构建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张鸿等[16]在研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区位差异时按照其测算的评价值将中国的31个省一级行政区划分为三个梯度。其中第一梯度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第二梯度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湖北、湖南、海南、重庆、陕西、青海、新疆;第三梯度包括宁夏、甘肃、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河南、江西、安徽、黑龙江、吉林。由于新零售时代强调“线上+线下+物流”的经营理念离不开信息平台作为基础,故本文数据处理过程中对省域的划分按张鸿等人的方法将中国的31个省一级行政区划分为以上三个梯度。中国现有的31个省级行政区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作为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变分析的基本分析单元可以较好地揭示我国区域差异。在时序段上,选择2004—2017年的连续时间序列以反映近14年来我国区域差异的演变轨迹,所有数据均选自《中国统计年鉴》。

3)衡量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择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等7个指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反映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区域零售消费水平;工业增加值反映制造业发展水平;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反映零售业发展水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反映物流服务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与收入则反映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以上指标分别从制造、销售、运输、政府行为等关系零售业发展的基本方面对区域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研究。

2 中国区域零售业差异测度分析

2.1 全国各区域零售业总差异测度分析

2004—2017年全国7项指标的泰尔指数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GDP、工业增加值、一般预算收入与支出的泰尔指数值在2014—2016年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工业增加值的上升不仅能提升当地GDP还能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故工业在各区域发展中不均衡时则容易导致以上4个泰尔指数值增加,即其分别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等方面的全国整体总差异不断扩大。2017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的泰尔指数值显著下降,并且上述4个泰尔指数值的趋势也由上升转为下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泰尔指数值保持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我国物流服务水平、零售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全国总体差异在不断缩小,并且从2004—2013年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泰尔指数值的震荡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全国总体物流服务水平经过大规模整改调控后将呈现稳定发展的趋势,见图1。

图1 2004— 2017年我国区域差异演变

全国整体零售业7项指标总泰尔指数值的构成见表1。不难发现梯度间与梯度内的相关指标泰尔指数值的变化情况均能对全国总泰尔指数值产生影响,并且相较于梯度间的影响而言,梯度内相关指标泰尔指数值往往在全国总泰尔指数值中占有更大比重,见表2、表3。

2.2 三大梯度区域间差异测度分析

基于七项指标分析三大梯度区域间差异占全国区域总差异比重的变化情况(表4)。地方GDP反映区域经济水平,其比重值由2004年的12.37%上升至2017年的1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零售消费水平,其比重值由2004年的12.46%下降至2017年的11.18%。工业增加值反映制造业水平,其比重值由2004年的16.93%下降至2017年的13.7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反映零售业发展水平,其比重值由2004年的21.7%上升至2017年的2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反映物流服务水平,其比重值由2004年的6.93%上升至2017年的1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与收入反映地方政府干预程度,其中支出部分的比重值由2004年的6.9%下降至2017年的2.56%,收入部分的比重值由2004年的22.72%上升至2017年的25.06%。

表1 全国整体零售业7项指标总泰尔指数值

表2 全国各梯度间零售业7项指标总泰尔指数值

表3 全国梯度内零售业7项指标总泰尔指数值

表4 2004-2017年中国三大梯度区域间泰尔指数占梯度总差异比重 %

从整体上看,零售业发展水平与通过财政收入方式的政府干预2个指标方面比重基本都达到20%以上。其余5个指标所反映的区域间差异在全国区域总差异中的比重较小。故全国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零售业发展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2个指标的三大梯度区域间差异上。

2.3 三大梯度区域内部差异测度分析

1)第一梯度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图2为第一梯度区域内部差异演变趋势。可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泰尔指数值十多年来呈下降的趋势,表明第一梯度区域内各省份的零售消费水平差异正不断缩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泰尔指数值在2004—2015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而在近年表现出略有上升的迹象。其他五项指标的2017年泰尔指数值则普遍相较于2016年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区域零售消费水平、制造业发展水平、零售业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等方面的区域内部差异正不断减少。

2)第二梯度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图3为第二梯度区域内部差异演变趋势。批发和零售增加值的泰尔指数变化较为明显,其在2004—2016年间快速波动上升,并在2017年显著回落。区域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04—2014年间发展较为平稳,而在近三年中有略微上升的迹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支出等指标的泰尔指数值在近几年都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整体而言,第二梯度区域内部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与收入等6项指标的泰尔指数值都于2017年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表明第二梯度区域内部的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水平、零售业发展水平、物流服务水平、政府干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有所下降。

3)第三梯度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图4为第三梯度区域内部差异演变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泰尔指数值在2004—2014年呈现震荡发展的态势,2017年的数值较2004年略有上涨,相较于2016年略微下降。工业增加值在2005—2014年虽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但在2015—2017年间又表现出持续走高的迹象,其余6项指标的泰尔指数值在近几年来皆呈现下降的发展趋势,表明第三梯度区域内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零售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物流服务水平、地方消费水平等方面差异正不断减小。

3 结论与建议

图2 第一梯度区域内部差异演变

图4 第二梯度区域内部差异演变

图5 第三梯度区域内部差异演变

由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决定了不同区域多主体间的互动将是个复杂且需要频繁调整的动态过程。经济发展水平方面,2017年全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2016年略有下降,其差异的增加主要源自于不同梯度间与第一梯度区域。零售消费水平方面,2017年全国整体零售消费水平差异在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其中仅第二梯度区域内部消费水平差异略有上升。从图3可知,第二梯度区域内部消费水平差异虽然略有上升但多年来基本表现为较稳定的小波动式变化,从整体而言,我国零售消费水平差异正在不断减少,居民的消费潜力不断被挖掘,反映出新零售时代下的消费市场依旧存在大量机会。制造业发展水平方面,2017年全国整体制造业发展水平差异走势开始趋于平缓。其中第二梯度区域下降明显,而第三梯度区域则上升明显。随着各地区结合自身优势条件,当地政府积极对当地产业布局进行科学引导,各个区域开始逐渐形成各自特征的制造业集聚中心。这使得全国整体制造业发展水平差异走势开始趋于平缓。得益于第一梯度区域内制造业集聚中心的“扩散效应”,第二梯度区域在发展自己区域优势制造业的同时也能够吸取来自外部的优质资源,使其制造业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改善。而第三梯度区域则由于地处较为偏远的内陆,地理位置与资源禀赋等劣势限制了制造业发展,其中贵州在近年来在云计算领域发力,成为中国新兴的云服务之都,这进一步加大了第三梯度区域内部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差异。零售业发展水平方面,2017年全国整体的差异较2016年明显减小。其中梯度间差异在近年来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第二梯度在2017年逆转前几年快速上升的态势。物流服务水平方面,2017年全国整体总差异与梯度间差异近年持续下降。其中仅第一梯度差异略有上升,第二梯度区域差异呈现快速下降,第三梯度区域差异变化则趋于平稳。政府财政干预方面,2017年全国整体总差异与梯度间差异较2016年略有下降,并且三个梯度内部差异较2016年均有明显的下降。总体而言,不同梯度区域间与各个梯度内部的政府干预差异有所减少。但是不难发现,由于第一梯度区域内市场经济的繁荣使得政府干预程度依旧是三个梯度区域中最高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新零售时代下中国零售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中央政府应该从国家层面对区域经济制定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加强不同梯度区域的战略联系,以促进全国市场统一化为目标,使得不同战略间既能满足各个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又能有效促进不同区域间的分工合作。虽然负向外部性地方政策在短期内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但从长远看则可能会诱发不同区域间的“报复性”竞争。故地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政策实施的正负外部性,加强不同梯度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缩小之间的经济差距,推动梯度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2)制造业发展水平方面,第三梯度区域应该结合自身区域特征,重点培育适应市场需要、机制灵活、带动面广的特色制造业。积极突破地区产业发展的限制,充分利用“扩散效应”以向优势区域“借力”。

3)零售业发展水平方面,本文对不同区域梯度的划分基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批发、零售、仓储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迅速而准确的传递沟通。新零售时代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行业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素。有助于打破不同梯度区域间的市场壁垒,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使得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兴信息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故新零售时代对电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优化有助于为不同梯度区域的企业提供各类业务支持。

4)物流服务水平方面,总体而言,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到成熟,中国物流行业在物流信息平台与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全国各个区域已经初成规模。新零售时代在强调“线上+线下”的同时也强调物流将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梯度区域内诸多城市作为“新零售”的先行者,也是新商业技术的试验者,新型物流配送技术往往是在这些经济条件很好的地区先行试验,待成熟后再不断向附近区域技术扩散。使得第一梯度内部差异会有上升现象。除了依赖先行地区的“技术溢出”,其他梯度区域的各个省市则应该在已有物流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良创新,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充分整合各区域流通信息平台以实现信息的高效交互与共享。不断优化区域物流人才结构,搭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和高校对接,充分提高电商物流专业人才水平。

5)政府财政干预方面,地区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财政手段成为其最为重要的市场管理方式。为了在新零售时代更有效的发挥政府的相关职能作用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发展新兴产业、加强园区建设的投入,加快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善财税补偿激励机制与渠道,尤其是加大对欠发达城乡地区的直接财政投资、财政贴息等财政扶持。构建科学的财税绩效评价体系以确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评价标准与指标。

猜你喜欢

指数值泰尔零售业
百忍寺
百忍寺
要控血糖,怎么吃水果才对对?
要控血糖,怎么吃水果才对
幽默救命
御媛丹、崀霞湘溢、泰尔生物涉水直销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场景营销视野下的零售业O2O模式的探讨
提升我国零售业品类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