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识字音形争

2019-05-27喻丽群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字形拼音

喻丽群

摘 要:众所周知,汉字是迄今为止流传最久、使用最多的文字,可见汉字的重要性。而一直以来,人们在汉字教学方法上,一般会优先选择先学习拼音,字形显得不太重要,如此本末倒置,是不符合汉字自身规律和特点,且字形和拼音的“主一辅”关系,是早有定论的。从历史上来看,同样是象形字在先,拼音在后。识字是用于启蒙明智,习得的不单单是汉字更是智慧,拼音的存在仅是帮助记忆和发展普通话,而字形的学习是为了让大家感知、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所以学习汉字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形的认识,这才是重中之重。拼音和字形所附的重要性一定要明确。

关键词:字形;拼音;主次

一、汉字的重要性

国学大师饶宗颐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肌理骨干,可以说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造成中华文化核心就是汉字,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就“书同文”而论,可以一言以蔽之:没有文字就没有中华民族。可见汉字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

二、识字方法有争议

汉字学习方法有很多,可奇怪的是,我们的侧重点和习惯开始一定是先学拼音,而非字形,明明字形也有诸多优势。字形保存并传承汉字文化的内在品质和外在风骨,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更是字形的婀娜多变、形神兼备。而着重拼音,更是曾引发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怀疑。在《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有言,“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出路在于拉丁化”主张汉字“拼音化”这些论调日渐式微但依然存在。这是我们的疏忽,过度重视拼音喜爱拼音所带来的好处,却忘却字形本身对汉字的意义,因而摒弃拼音为主的识字方法,该完全灌输的是字形为主导,拼音为辅导。

三、为何要以字形为主

“适应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而出现的,完全是好的很,而不是糟得很”,字形就是如此。

(一)我们识字基数大。据调查每个中学生需要学习一万个词,如果以字形主导学习,那么一万个词可能只有1000字,200个文。以智慧、为例,“智”上面的“知”是知识,下面的“日”是明亮,“慧”上面是扫帚星,下面是心,像扫帚一样扫去心底灰尘变得明亮便是智慧。再比如“孝”字,从最初的象形字可见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现在表达内涵依旧如此,虽屡有形体变异,一脉相承。可见以字形开始不单只是个字,是把字变成一个事件,正所谓真正的记忆是事件记忆。

(二)字形开始,趣味多。根据字形懂得字理,也就是背后的故事。象形字描述事物形象,我们最先接触的鸟类,麻雀的形象就是隹字由来,喜鹊就是鸟,因为乌鸦与喜鹊的形象一致,但发现乌鸦很黑,先人就很有智慧,发现乌鸦很黑,想到如果去了鸟字中间一点,那肯定是看不清,看不清那不就是黑,与乌鸦非常符合。“乌”字如此产生。可见从形的学习非常奇妙。

涉及到会意,这要说到乌鸦反哺,这是一个生物现象大乌鸦给小乌鸦喂食,而小乌鸦也会给大乌鸦食物,根据这一特性,从而有“雅”字。大家知道一词“雅座”,而乌鸦反哺情义是正,我们也会称之“正座”。“鸦”也是从这来,也就有“乌鸦”这一词。如果觉得这一事例不够印象深刻,不能明确会意的真实表达。 再举出羊的形象,羊的生活习惯就是成群结队,但一定有一个领头的,羊的领头正所谓是榜样,走在前列总是厉害的,所以“样”就是如此而来,又发现羊羔跪乳,是忠孝正义的美德,“善”“美”“義”。

(三)顺应教育和学习中文的规律。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苗笑武认为,汉语拼音是从拉丁字母借用转化而来的,对于儿童习者而言,先学汉语拼音容易造成对字母符号先入为主的意识,而先学汉字更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形态和思维基础。有研究表明,先学习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字,从图形认知过渡到汉字学习,非常有利于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其开发效果高于先学习字母文字产生的效果。字形是确保传统文化的“先入为主”,保存祖先的智慧,特别是“日”“月”“水”“火”“石”“田”这些构形携带的文化信息反映着某一时期发展的轨迹,先学字形“一开始就拥抱智慧”。

(四) 文化自信。汉字最主要的造字法,也就是基础优点:象形和会意。现代汉语虽然经过简化,大体上保留了象形和会意的真实画面,但有部分简化汉字贪图简单,变得普通人没法辨别了而已。也正是基于象形和会意,很多没有见过的字,也可以知道她大概意思。简单,感官化,直接表述形状和性质。象形字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明天的事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推崇。而选择从字形开始学习而非拼音更有效树立文化自信。

四、拼音为主出现的问题

(一)提成忘字。在计算机时代,键盘输入取代人工书写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英语的输入和书写,基本上是用字母,输入的就是书写的。所以,使用英语的人不会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而“提笔忘字”。而我们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则不同,输入的并不是书写的。造成这一危机的根源,就是把拼音字母当成了思维和书写的载体,而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却变成思维和书写的客体,汉字因此蜕变成汉语的“第二层衣服”,亦即成了拼音字母的衣服。这种主客易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对汉字的本质的疏远,是对汉字运用的走失。

(二)拼音与汉语并非一一对应。汉语中不计声调的有效拼音只有400多种,而最基本的“国家标准汉字集”的字数是6763个,其中读“yi”音的字有101个,发“li”音的字有88个,拼音与字形根本不能一一对应。汉字的“音”是衣,“形”才是身。“弃形留音”,等于“舍身存衣”。“ 拼音输入法”离开了对汉字造字元素的直接思考和运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字必将因此而形神俱灭,汉字本身所固有的文化遗传基因,也将因此种输入方式大行其道而丧失殆尽。

正所谓音形主次争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我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贬低拼音,只是我们应该明白字形对汉字重要地位。早在1958年,周恩来总理就强调:“首先,应该说清楚,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现如今我们中国的在国际上享要重要地位,“汉语热”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学习汉字,而我们要做到文化自信,对汉字采用拼音学习还是字形都不应当本末倒置,不能光顾享受拼音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字形是汉字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元素。所以我们应该坚持:明确音形地位,做到字形导入,拼音跟进,双管强化。不要一味把汉字变成字母组合的產物忘却汉字书写美。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是我们所有的现状决不能掉以轻心。

猜你喜欢

字形拼音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字形体结构的意蕴及其影响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拼音
汉语与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