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下大学生价值观回归的路径研究

2019-05-27曹楠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回归具有引领性的作用。文章旨在研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下,大学生价值观回归的路径,从设目标、明定位、找抓手、寻拓展和汇经验五个角度进行探讨。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下大学生价值观回归将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创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模式、造就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人才、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价值。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价值观回归;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要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其自身独特魅力,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并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回归,需要探寻其实现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下大学生价值观回归的实现路径

在探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回归引领的实现路径时,需要从多维角度出发,其实现路径需要做到确定大学生价值观回归的目标,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找准价值观回归的抓手,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回归的外延,汇聚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融合的经验。力求通过以上路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回归的引领。

(一)设目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价值观回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个历史中,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直被继承、弘扬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也不仅仅是一份悠久的历史,它更是中华民族的基因,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之中。大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基因,感受对于民族精神的共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即使科学进步,各种思潮涌动,都不能改变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始终具有自己稳定的精神家园,将“天人合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喻于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爱国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注入思想核心。这些精神和思想被百姓接收并自觉运用,形成独特的精神世界,当代大学生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自身行动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价值观回归的引导、升华和运用。

(二)明定位: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十九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这将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要坚持引导广大师生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滋润大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加强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掌握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广大师生更好的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提高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理解,运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并帮助大学生有效的抵制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蚀,强化大学生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大学生现阶段处在多元背景之下,受到西方不良思潮和其他不良思想的影响,需要大学生增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基础。

(三)找抓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学生校园文化

建设学生校园文化是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回归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学生校园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围绕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为大学生价值观回归找好抓手。在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有指向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系列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丰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逐步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通过活动载体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直接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校园中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回归营造了良好氛围,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自觉强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在生活中自觉将自身行为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靠拢。

(四)寻拓展: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领新媒体新阵地

从现今情况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层集中在00年左右,00后同学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快,同时

是喜欢运用网络的新新人类。经过长时间和他们接触,笔者也发现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和亲切感,他们愿意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新形式的文化产品。大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熟悉的APP或者网络平台,在网络上传播具有正能量的视频或其他素材,在传播和制作的过程中自主加入自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整个过程是大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并通过现今大学生的独特理解,运用自己的特殊方式进行表达,形成成果。

(五)汇经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创造转化新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为了能够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大的作用,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强大基因,形成人们的认同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势在必行的。首先,当代大学生应该正视历史,对于历史进行正确的总结,从历史中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源和变化途径,从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今时代的精神文明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必须立足在文化的主体地位之上,以文化为主体,从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坚持在自身的基础之上,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以交汇中外、融通古今来实现蜕变并加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下大学生价值观回归的重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2],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精神生存的沃土,人们在其中汲取养分,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

(一)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价值观回归是良性互动的循环。大学生价值观回归需要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进行强化影响,同时大学生价值回归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成果之一。首先,大学生价值观回归需要长时间的浸染和熏陶,通过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可以有效摒除其他不良因素对于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影响,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大学生周围建立环境保护层,让大学生自觉将价值观回归至中华优秀傳统文化所指引的方向。其次,大学生价值观回归后将提升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支持,这将自觉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为大学生价值观树立提供良好指向,预防大学生价值观树立时产生的偏差。

(二)创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回归将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热爱度,将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模式创造性的从言语背诵到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量的诗词歌赋,传递着中国古人的生活智慧和为人准则,长期以来由于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转化区别,使大部分人对于中华诗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止步于课本的有限知识,没有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大学生价值观回归应该跨越文字的限制,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的精神,从“自强不息”到“天下大同”。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模式创造性的从静默到灵动。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历史还是文物都从静默的状态开始张嘴为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这将大大提升各类人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喜爱度。

(三)造就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人才

当代大学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后,大学生价值观回归,并树立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的价值观,以此为契机,会造就出一群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首先,造就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1],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也应传承这种基因,以此形成我们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共同的“精神家园”。其次,造就树立文化自信的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历史智慧和政治智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明生活中的问题,解答治国理政的疑难,阐释国家发展的理念,助推国家的不断发展,让大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启迪,自觉成为文化自信的树立者。最后,造就勇于担当文化使命的人才。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当代大学生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不断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过五千余年的历史,穿越岁月的沧桑,仍然焕发着自身的魅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价值,在历史中汲取发展前行的动力。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血脉,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都纳入其中,让中华民族儿女都能感受它的力量,无论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还是全世界的华人华侨,都充分认同中华文化这一“民族文化血脉”。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习近平治国理政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他对治国理政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商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革创新理念,说明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世界发挥着自己的魅力,传播着中国话语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所在,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让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重放光辉。运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理念,在全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理念向整个世界传播。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回归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引领下大学生价值观回归的路径和价值,有助于更好的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引领方面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2] 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基金项目: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十九大精神研究阐释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下价值观回归研究》(主持人:曹楠,项目编号:sjdybxm20)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障碍和路径分析》(主持人:郑勇,课题编号:2018kyxm004)。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