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职学校思政工作 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2019-05-27任丽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4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和谐社会中职教育

任丽

摘 要: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在经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中职学校主要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型人才,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对中职思政工作提出的要求,提高思政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关键词:思政工作;和谐社会;中职教育

一、中职学校思政工作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情况变得复杂而深刻,中职学校思政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中职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思政工作不能顺应社会变化,存在不具针对性、覆盖面太小、思政工作的方法落后等现象。

(一)思政工作是单方行为,不注重学生的内心变化

传统的中职学校管理,存在许多硬性规定,学生缺乏参与管理的权利,思政教育方式通常是简单精暴的批评,学生缺乏平等对话的机会,学生长期处于被管制,被压抑的状态。思政工作者不懂心理学,简单粗爆的说教,缺乏方式方法,学生表面接受内心抵制,这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二)缺乏系统的信念教育

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对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情感上感到被动、认知上感到困惑、行为上容易多变等特点,这些现象给中职学校的思政工作提出新要求。目前中职学校的思政工作主要体现在有病治病的状态,对思政工作的内涵把握不到位,着重于零碎违纪问题的处理,对学生信念引导不够,缺乏系统的信念教育体系。

二、中职思政教育困境

随着中职的不断扩招,中职在编教师配置严重不足,外聘兼职教师较多,教师队伍思想变化明显,趋利意识严重、情绪浮躁,对师德建设不够重视,缺乏政治觉悟,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

(一)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

中职教师对思政理论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学不学都可以干好工作,忽略了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经常以工作忙不参加理论学习与培训,参加学习的教师多数也是以走形式,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对理论学习就是走走过场,缺乏学习意识。

(二)缺乏大局意识

教师在工作中消极情绪严重,工作中遇到问题缺乏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不是隐瞒问题就是把矛盾转移,以个人利益为重,我行我素现象严重,上班时间从事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现象严重。对思政工作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偏差,部分教师认为思政工作属于专职教师的事情,对有思想问题的学生充耳不闻,不愿在思政工作中承担责任。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职思政工作策略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信念教育

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必须坚持把科学理论、先进思想渗透到思政教育工作之中,是改进思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把爱国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念、集体主义信念和艰苦创业信念贯彻到底,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之核心,也是思政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要深入调查,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想法,有的放矢的制定思政工作计划。在思政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尊重每位学生的真实想法,从心理上理解、支持,避免单纯的说教,要坚持把思想、政治、道德以及身心健康进行高度统一,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基于平等的基础上实施思政工作,创造和谐、平等、发展的各谐育人环境。

(三)培养教师竞争意识,创新精神

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以成绩差、不听话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弱势,学生学习的目的还是以考试为主,没转变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自身的期望值不高,由于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差,实践能力欠缺等因素,导致教师缺乏成就感,在工作和培训过程中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因此中职思政教育必须加强心理输导、网络宣传以及开展实践教育等模式,营造和谐的思政教育环境,进而增强师生的自信心。增强培养师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师生的综合竞争力。

(四)整合资源,全面推进思政工作

思政工作是学校建设之基石,是全体教师、员工、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事,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因此要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多管齐下,形成良好的思政氛围,形成教书育人、以德服人、服务育人的和谐环境,把思政工作融入到教学管理、文化建设、实习培训、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之中,形成思政工作的强大凝聚力。

(五)完善指导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是持续性的坚持,是对集中思政教育的深化与补充,课堂教育不能代替日常思政工作,思政工作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学校内外相结合等,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文化辅导等措施,从学习、生活全方位的指导,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四、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是中职教育的核心需求,以中职学生为核心,推陈出新、开拓创新,推动中职教育思政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建国.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1).

[2] 劉文浩.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才有实效[J].新课程(中),2011年05期.

[3] 刘金赟.生活化教学概述[J].生活教育,2006年04期.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和谐社会中职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