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价值之探究

2019-05-27王素斐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4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稳步前行,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步伐,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引导当代大学生把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还有一系列的实践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这个具体实际主要是指中国的具体实践、时代特征、历史文化。没有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就会为教条和空谈;没有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就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在中国扎根发芽的土壤。

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在中国特色主义建设实践中凝练和充实的,是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其次,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各种思想多元复杂,不同的思潮此起彼伏,我们必须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势而生,它有效整合了复杂的社会意识,成为我国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正如习近平所说:“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其中,“八个明确”是在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十四个坚持”的是在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这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做出了创造性的回答。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种论述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囊括于新思想体系当中,又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和引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核心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价值目标。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

要发展中国,必须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观层面,展现了我们所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追求,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稳步前行,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步伐,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引导当代大学生把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去。

(一)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稳步前行

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今天,我们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指引。

首先,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价值遵循。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上层建筑,必然会对它所服务的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度凝练的24个字,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怎么发展、往哪儿发展,具体追求什么、反对什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其次,它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精神动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今天,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价值观念,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弘扬了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展示了中国的独特魅力,通过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建设,增进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理解,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形象。

(二)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步伐,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种种论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视。

第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了国家发展所需的大德、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使人们思想道德观念有了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对于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道德素质,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都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第二,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改变。在道德领域,虽然积极、健康、向上向善是主流,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诸如贪污腐败,缺乏诚信,拜金等等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损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污染了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好迎面解决道德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提出了价值要求,在全社会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推动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把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也是每一位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好时代。

首先,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岁左右的新时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并存,急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发挥作用,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为功,踏踏实实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次,引导大学生把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一个人只有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没有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也就无法存在。所以,要将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把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始终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实现中华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2.

[4]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7.

作者简介:王素斐(1988- ),女,山西寿阳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