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正然否,就近取譬

2019-05-27汪洁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议论文比喻

汪洁

高中生写议论文,核心是论证。写议论文要讲逻辑,要把论点和论据、观点和材料紧密地组织起来。议论文的行文脉络,就是中心论点的阐述论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各种论证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见的论证方法很多,使用了什么论据(事实、事理)以及如何使用论据(对比、类比、比喻)是在议论文写作中需要学习的。

本文侧重讨论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一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指议论文写作中将列举的事例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不同点,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在一正一反间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先来看段名家文字: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三组对比:

1.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圣人“从师而问”,众人“耻学于师”,因此,“圣益圣,愚益愚”。对待“从师”完全不同的态度,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在正反对比中,作者“人必从师”的观点更具典型性和说服力。

2.“爱其子”者为其子“习句读”而“择师”,“于其身”却“耻师焉”,对比进一步触及了当时“耻师”世风的深层病态习气。作者透过这一自相矛盾、荒唐可笑的现象,严肃而深刻地批判了世俗逆情悖理的荒谬价值观和畸形思想方式。

3.将“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自恃高贵的“士大夫之族”截然不同的从师态度加以对比,揭示出“师道”不复、“耻师”成风的社会根源。作者通过士大夫之族自作聪明的自白,将其狭隘、迂腐的世俗偏见进行了形象化概括,痛责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具体运用对比论证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1.所联系的两种事物必须构成相反相对的关系;2.具体对比中,既要看到对立的一面,也要关注统一的一面,从而达到辩证思维的高度和深度;3.议论中,不能只停留在罗列论据的层面,而要进行有机联系。

或者说,如果文章的思路是“正向”推进的,则可使之伴随着“反向”的呼应和印证,使自己的立论更全面。如果文章的思路是“反向”推进的,就可以凭借“正向”的支撑。

如2017年高考浙江卷一篇优秀作文的片段:

反观当下,人们精神空虚,内心浮躁,又怎能沉下心来品读人生之书呢?以简单的地铁现象为例,当欧美国家的人自觉在地铁上阅读书籍时,中国地铁上的青少年却利用宝贵的碎片时间转发段子、浏览明星八卦。吵闹喧哗的不只是狭窄的车厢,更是人的精神世界。试问,当一个人连最简单的“有字之书”都不愿静心品读,更何谈“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呢?

此段撷取地铁车厢内碎片化时间利用的两个例子进行对比,高下立判,同时从“有字之书”的阅读自然过渡到“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的阅读。

二 比喻论证

议论文中,若能恰当使用比喻论证,可为文章增色不少。比喻论证的方法可上溯至孟子,这就是“就近取譬”。“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用战败而逃的五十步与百步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

再看一段鲁迅的文章: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鲁迅《拿来主义》

将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形象贴切。通过论述对大宅子的态度来阐明文化遗产继承这一深奥的问题,深入浅出。“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有益,无害;“鸦片”喻可用亦有害的文化遗产,需合理使用,不可以弊遮益;“烟枪和烟灯”是遗产中的糟粕,可作为反面教材存放一部分,其余应统统毁掉;“姨太太”也是遗产中的糟粕,可以“各自走散”。通过比喻论证,鲁迅将深刻的问题形象化了。

观当今之世,读“有字之书”者济济,读“无字之书”者不鲜,唯读“心灵之书”者寥寥。有人说,这是现实的压力逼着人们从精神世界中抽离,可的确应该这样吗?我想起加缪用不无温情的笔触描绘的那个走下平原并感到幸福的西西弗斯。是的,从睡梦中醒来后,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如西西弗斯般推动着那块名为“现实”的巨石,一次又一次地走上山崖,可是当我们读懂了那本“心灵之书”,读懂了我们的精神渴求,读懂了自我意识,心灵的声音指导着我们“带着幸福的微笑走下平原”。

———2017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人生突围》

全文以“人生突围”立骨,此段以比喻进行立论,读三本书恰如人生的一次次突围。此次突围正如西西弗斯艰难之“推”,巨石的出现形象具体,令人耳目一新。

再来看这段学生习作:

当今时代,不变不行。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若拘泥于半亩方塘,日久必生异味;木若被搁置一边,日久必长蠹虫。唯有做流水,方能清澈不腐;唯有做户枢,方能长存不蠹。同样的,人若故步自封,即如那死水、闲木,必会腐朽、生蠹:只有应时而变,才能像那流水、户枢,长久存在。被改革者就是不变之人,他们终将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而所谓先锋就是积极应变之人,他们始终屹立潮头,指引时代方向。所以,我们要成为时代的先锋。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徐世浩《时代先锋》

作者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论证时代变革的需要再贴切不过。比喻的恰到好处让文章既浅显易懂,又入木三分。

由此观之,比喻论证是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具体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为大家熟悉,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2.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12月,“佛系青年”一词火遍网络。其实这个词跟佛教没什么关系,它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的一部分秉持“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着都行,看淡一切”生活哲学的青年。如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多走两步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儿,說我干得好也行,说干得不好也行……“佛系青年”的生活哲学在网上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支持者众多,反对者也不少。

针对“佛系青年”的生活哲学,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猜你喜欢

议论文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议论文阅读专练
买椟dú还珠
例文悟法 得法为文——议论文“图式”的建构与应用指导策略
比喻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含“子”惯用语“人”称种种
动物妙喻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