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江公司成本控制按下“加速键”

2019-05-25郑明阳

中国盐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纯碱镇江盐水

郑明阳

长江顺流到镇江丹徒,依旧浩浩洋洋,蔚为大观。在它旁边,坐落着一家制盐企业——中盐镇江公司。晚秋时节,制盐装置在朝霞之中显得雄伟、挺拔,而不远处的盐运码头沐浴在晨光中已经开始了繁忙的作业。

2015 年,中盐镇江公司和中盐金坛公司进行整合,开启了金坛盐盆整体发展的新格局。如今的镇江公司,坚持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工作原则,坚持有效的成本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近期,记者深入镇江公司,探访他们如何有效进行成本控制。

管成本,党员先行

“成本控制,关键在人。”中盐金坛公司副总经理、镇江公司总经理、镇江公司党支部书记钮永涛告诉记者,“我们大部分的业务骨干是中共党员。安全、环保、质量、成本等方面的管理都由这些骨干在做。”

据了解,镇江公司党支部的会议,除了集中学习,还要求大家将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反应出来。

“来自一线的生产人员,会将自己无法解决的生产问题进行反馈。”

依照镇江公司的惯例,有了问题首先由厂长等主管领导对问题进行研究,查找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研究如何进行解决,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将解决方案布置下去,由员工负责实施。

镇江公司主管表示,这种工作方式使“问题解决有头有尾”,更在其中学习到了如何进行管理和提升。钮永涛将这套方式概况为“先自下而上,然后自下而上”,持续推进。

对于年轻的主管,钮永涛表示,第一做好引导,让他们具有成本管理理念和意识;第二向其介绍方法,提升管理水平;第三是做好考核,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会在考核中被提醒,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他说:“这也是人才培养的循环。”

因为有着这样的工作方式,所以对于镇江公司的员工而言,“成本控制”不是“新鲜词汇”。

记者了解到,自镇江公司投产以来,就将汽耗、电耗、卤耗、水耗、非生产性开支等“成本”纳入考核体系。

“运行谈产量、消耗,检修谈修理费用,管理人员谈非生产性开支,销售谈销售开支,大家对此已经非常清晰。”钮永涛谈到,只有员工形成了成本意识,他就会主动进行工艺技改(小改小革)和“修旧利废”。

改工艺,一线当家

采访中,镇江公司列出来的事例,让人眼前一亮。

去年,在不改变净化车间厂房本体结构的情况下,镇江公司进行了配碱系统的改造,将纯碱采购的50 公斤包装改为吨袋包装,此项改造不仅减少配料时间、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纯碱的卸货力资费。

2018 年,利用一次盐水扩能时更换报废的玻璃钢储罐,设计安装了一套盐硝车间加热室酸洗装置,在提高酸洗安全的同时,也减轻了每次停产酸洗时的劳动强度和租车费用。

2019 年,利用仪表自动化改造促进节能降耗,将纯碱流量由浮子流量计改为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受异物影响较小,过碱量波动小,精确度也较高。

在一次精盐水加装ORP 在线监测仪,减轻了化验员工作强度,同时增加了加剂的平稳性,降低了两碱消耗。

今年8 月,针对纯碱的配置化验室在不同卤水溶度情况下,通过纯碱与氯化钠共饱实验,找出满足纯碱溶解度的最高卤水溶度,最大限度减少淡水进入精盐水生产中,降低一次盐水化盐用量,同时利用老设备,加装化盐搅拌器,在满足产品质量的同时,控制好精盐水的氯化钠含量,最大程度降低一次盐水化盐成本。

2019 年初,镇江公司还记积极参加地方直购电招标管理,与供电厂家达成直供电协议,年可节约电费近80 万元,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商议调整用电容量协议,改变原计费方式,将公司变压器按实际最大需求量计算容量费,年减少费用90 多万元。

上述事例,是镇江公司近两年来小改小革的缩影。

钮永涛告诉记者,“随着员工待遇等问题的解决,员工参与企业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

年初提交到公司参评“小改小革”奖评选的工艺改造项目,就是大家积极努力的结果。据了解,通过工艺探索改进,镇江公司将一次盐水的高硝水直接进入盐硝车间进行蒸发消化,在没有额外设备投入情况下,年回收高硝水近30 万立方,年提高硝产量约1 万吨/ 年左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00 万元左右。

修旧利废,常态运转

除了工艺革新能够降低成本,修旧利废也是一项重要的方式,这一方式在镇江公司已经成为常态。

钮永涛表示,减少现场跑冒滴漏,控制非生产性费用,修旧利废等是减少支出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方法,也是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平时工作中注重提高员工维修技能,强化成本节约意识,树立起“节支等同增收,修旧就是创收”的理念,每年年底制定出第二年维养计划,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使设备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他举例说,镇江公司在日常维护保养中,注重阀门、法兰等零部件的“修理再上岗”,如2019 年上半年对一台钛截止阀阀杆和阀芯进行修复,而如果重新购买,则需要花费4 万左右。

镇江公司维养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一次卤水管道改造替换下来几十片法兰,重新加工打磨后,又能正常使用。

“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这是他们的工作理念,对每一个螺丝,每一节边角料,每一个旧阀门,每一台旧设备,都要再过一遍手,通过维修让这些“二手”材料备件产生二次利用价值,做到物尽其用,减少浪费,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降本增效。

比如,镇江公司托辊一年维修上百支,只要不是锈蚀到非常严重,都能经过工人的精心处理进行修复。而皮带涨紧轮买一对花费8500 元左右,采取对现有皮带逐一进行更换维修的方法,将换下的涨紧轮重新包胶使用,而一对包胶的价格要比购买减少一大半成本。

更为巧妙的是,有时大设备只需更换部门重要部件的,他们就到厂家联系,要求厂家按照要求制作需要的部件。

镇江公司使用的机械密封,买一台机封要大几千甚至上万元,他们就通过公司外协维修的处理,由厂家生产出重要部件进行更换,这样每台只要耗材成本千元左右就可以解决。

据钮永涛介绍,镇江公司近年来变废为宝的案例还有很多,职工已经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勤俭节约、降本增效的良好习惯。

采访手记:

在镇江公司采访,记者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的氛围,员工开展工作有条不紊,领导管理雷厉风行。特别是“修旧利废”,更是让记者感觉到惊讶。我们知道,“修旧利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但是我们也看到,镇江公司在胡家林、李海军等大一批高素质维养技师的带领下,就使得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我是一滴水……掉进了长江……于是,我成了长江水的一分子,劈云而来,淘沙而去。弯弯曲曲的道路,耿耿直直的脾气。”这像极了镇江公司的职工。而偎依长江的镇江公司,将越来越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纯碱镇江盐水
2023年《纯碱工业》征订启事
镇江大地 诗意栖居
化学中的“盐”知识点梳理
纯碱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走势分析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镇江名点“蟹黄三娇”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盐水质量有多少
纯碱:短期供需紧张关注三大标的
大树“挂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