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观察

2019-05-24彭丽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致残率效果观察

彭丽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在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施早期康复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致残率、满意率及康复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Barthel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疾病认知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致残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并促疾病康复。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脑血栓;致残率;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6..02

急性脑血栓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治疗同时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脑血栓患者的致残率,促进康复[1]。本文分析、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均符合急性脑血栓疾病诊断标准,且经CT、MRI检查确诊,同时排除短暂性脑缺血、痴呆以及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参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2.36±10.54)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研究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62.54±10.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本组急性脑血栓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病房环境整洁、定期检查病情、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及疾病相关知识等。

1.2.2 研究组

则在参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急性脑血栓发病急、危害大,患者及其家属均易出现错误认知,从而出现焦虑、恐惧、消极等心理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及康复。因此需结合患者及其家属文化程度,评估其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针对性进行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引导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疾病治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2)体位指导。患者卧床期间无法自由活动,从而患者易出现压疮等不适,为此需指导患者定期变换体位并给予按摩,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减少不适。(3)饮食调整。结合患者病情及饮食喜好,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营养、高维生素食物,以期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4)康复锻炼。合理评估患者的身体素质及疾病状况,结合患者家属意见制定康复锻炼方案。①定期对活动度下降侧肢适度按摩,必要时加温以促血液循环;定期擦身、翻身以保持身体清洁,避免褥疮。②尽早下床活动。鼓励、协助患者由平躺、创伤坐位尽早过渡至下床站立、慢行,以期提高患者机体素质进而促进康复。③语言功能训练。部分语言功能受损患者,需安排专门护理人员适当刺激患者听力,鼓励患者进行发声训练,发声训练同时给予纠正,以促其语言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以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则日常生活能力越强;采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越高则运动功能越好。采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以问卷形式评估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得分越高则认知度越高。

记录两组患者致残情况,并对比。以问卷形式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为百分制,得分高于60分则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运动能力、疾病认知、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对比

研究组急性脑血栓患者Barthel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疾病认知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致残率、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致残率0.00%显著低于参照组12.50%,护理满意率90.63%显著高于参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作为中老年人多发疾病,急性脑血栓是指因机体颅脑动脉血管出现病理性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2]。临床治疗同时为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改善其康复效果,需在传统护理措施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3]。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强化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疾病认知,使其能以积极心态配合临床工作,同时指导患者调整饮食及体位,保持舒适状态[4]。在合理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后,针对性进行康复指导,定期翻身、按摩以促机体血液循环,避免压疮、褥疮情况发生。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针对语言功能受损患者行针对性语言功能训练以促其语言功能恢复[5-6]。结合本文结果数据可知,研究组急性脑血栓患者Barthel评分(73.69±6.81)分、运动功能评分(91.68±2.78)分、疾病認知度评分(79.54±5.21)分、NIHSS评分(9.21±1.12)分、致残率0.00%、护理满意率90.63%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效果,并降低其致残率,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丁一耘.药物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0):378-380.

[2] 崔芳英.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78-179.

[3] 赵君凤,安胜军,李建萍,等.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7):166-167,168.

[4] 刘祥伟.观察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8):28,30.

[5] 朱甜甜,刘岩岩.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0):52,56.

[6] 胡兰芳.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138-139.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护理致残率效果观察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