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内贸流通发展实践与理论创新

2019-05-24路红艳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对外开放理论创新电子商务

路红艳

内容摘要:内贸流通领域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内贸流通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流通产业基础性、先导性地位逐步确立,以电子商务引领的流通新业态赶超美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流通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年内贸流通领域这些实践和理论成果,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内贸流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内贸流通   对外开放   电子商务   消费   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内贸流通领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极探索,实现了流通业快速发展和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不仅奠定了中国作为流通大国和消费大国的坚实基础,而且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深入总结这些成果,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指导内贸流通领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40年内贸流通发展历程回顾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代以前,在长期商品紧缺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商品流通一直处于高度集中和封闭的状况,所有的物资和消费品,由国家按照统一的计划实行收购、调拨和销售,居民消费实行凭票证的“计划供应”。商品流通由国营商业承担,实行从生产企业经过“一级批发站(中央级)——二级批发站(省级)——三级批发站(县级)”到零售商商店的层层调拨的流通模式,按照“三固定”(固定供应区域、固定供应对象、固定倒扣率)的办法,层层分配商品。这种流通体系由于按行政区域组织流通,按隶属关系分配商品,不仅导致机构重叠、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现象十分普遍,而且由于环节多、流转慢、占压大、费用高、效益低,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进行一次大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改革开放后,内贸流通领域率先在国内启动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贸流通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国际上流行的新兴业态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流通的组织化和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流通产业基础性、先导性地位逐步确立,开放型现代流通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形成了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开放竞争、便捷高效的发展格局。总体来看,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

(一)扩大改革开放阶段(1979-2012年)

這一阶段是内贸流通领域改革开放从起步到纵深推进阶段,根据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变化,大体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改革初步探索阶段(1979-1991年)。从1979年开始,国家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为突破口,调整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商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发展了计划购销、市场购销等多种形式,逐步扩大商品的市场调节范围。1982年,国家提出“三多一少”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即构建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的少环节、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制。围绕这一目标,1984年国家启动城市商业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商品批发体制,打破固定行政供应区域、固定供应对象、固定倒扣作价率的“三固定”模式和“一、二、三、零”封闭式经营模式,层层下放工业品批发站,并通过放开城市市场准入和发展城市贸易中心、综合或专业商品交易市场以及各种形式的零售网点,逐步打破了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三多一少”的开放式流通发展格局。

2.开放试点启动阶段(1992-2001年)。1992年,中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强调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内贸流通领域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着力打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国家先后推动了粮食、成品油等重要商品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1992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批准在六大城市和五个经济特区各试办一至两个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零售企业。随后,国家又批准了扩大试办中外合资零售商业的城市和地区范围。1995年10月,国务院批准北京和上海试办中外合资连锁商业企业。1999年6月,国家发布《外商投资商业试点办法》,允许开设中外合资、合作商业的地区扩大到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经营类型的开放也由零售业同时拓展到批发业。

3.全面扩大开放阶段(2002-201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适应内外贸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003年,国家撤销了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组建商务部,同时管理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打破了我国内外贸分割管理近50年的局面。2004年,国家颁布实施《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完全取消商业领域开放的地域、数量和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商业领域范围,外资进入流通领域步伐明显加快,流通领域全面对外开放的局面逐步形成。同时,在这一阶段,随着网民和电子商务交易的迅速增长,电子商务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众多企业和个人的新的交易渠道,并带动了快递物流和网上支付等业态的快速发展。

(二)深刻变革和创新发展阶段(2013年以来)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兴起、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等因素的推动下,内贸流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流通领域转型创新步伐加快,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继续快速推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慧供应链、智慧商圈、无人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形成线上与线下、商品与服务、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融合发展新格局。与此同时,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流通业发展短板逐步补齐,流通效率大幅提升,流通促进消费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40年来内贸流通实践创新主要成果

改革开放40年来,内贸流通领域改革发展坚持了“边破边立、逐步完善、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的渐进路径,形成了一系列实践创新成果。

(一)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

内贸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从改革开放到1992年7月之前,我国内贸流通领域基本上采取禁止外商在中国开办独资或合资的零售、批发企业的政策。从1992年开始,内贸流通领域采取从“特区及沿海地区”零售业试点开放,到零售业中外合资合作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漸进式对外开放战略。到21世纪初,短短近十年时间,包括沃尔玛、家乐福等在内的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商大多数已进入中国市场,并带动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100多年发展才形成的各种零售业态迅速进入中国,使我国零售业态日益丰富,拥有了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网上商店等20多种零售业态,实现了零售业跨越式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承诺在加入WTO三年后取消对商业零售领域的限制,于2004年12月11日全面实现零售领域对外开放。2005年以后,随着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和调整,推动流通业开放领域不断拓宽,由零售业向采购中心、物流配送、分销体系等多方位演进,逐步实现了全面开放。事实证明,中国流通领域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大量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不仅没有打垮国内流通企业、危及流通产业安全,相反给我国流通业带来了先进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和科学管理方式,促进了国内流通企业提升组织规模、改进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加速了流通现代化进程。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流通业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后较长一段时间,与国外流通业发展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内贸流通领域长期处于产销分离、批零分离、内外贸分离的状态,流通设施和技术手段落后,经营业态和商品模式雷同,远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中国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零售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传统的流通方式,开辟新的流通业发展路径,为中国流通业追赶和超越美国创造了条件。虽然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电子商务发展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1993开始,国家相继开设了“三金工程”、“金贸工程”并成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小组以指导国家电子商务工作进程。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项有利措施的不断出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流通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宣传和营销,网络零售在流通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推动“互联网+流通”行动、促进零售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战略,流通领域衍生出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多种创新模式和智慧供应链、无人零售、定制化服务、体验式消费场景等多种经营模式。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京东、淘宝、苏宁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崛起,中国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应用已远远超过美国,领先全球。

(三)坚持服务人民生活理念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动力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就以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宗旨。1984年,国务院同意原商业部《关于当前城市商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指出:“目前商业体制很不适应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商品生产,搞活商品流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服务质量,方便人民生活”。按照这一宗旨,国家商务部门坚持以服务人民生活为中心,先后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社区商业示范工程”、“早餐示范工程”、“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系列工程,通过夯实流通基础设施、优化城乡商业网点,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自2007年以来,国家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相继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节能家电补贴以促进家电能效领跑者激励,以及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节能汽车补贴、汽车消费促进行动等系列政策,对短期内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商务部门通过鼓励各地推动城市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开展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社区便利超市、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家政服务网络、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等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促进了城市社区居民便利消费。同时,通过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中小城市,推进商贸物流体系和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推动绿色消费发展,便利城乡居民消费,促进了消费快速发展,使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延伸服务功能和产业链条构建特色现代流通体系

传统流通主要以商品为服务对象,以交易为主要功能。改革开放40年,流通的服务对象已从商品逐渐向服务拓展,流通的功能也已由原来的单一购物功能向融合餐饮、休闲、保健、娱乐、体验、养生、金融、信息等多功能转变。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延伸到流通领域,导致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以商品为主的流通领域逐步向以商品流通和服务交换为主转变,使得流通领域更加贴近百姓、接近真实消费需求。流通不再仅仅是商品的买卖活动,而是物流、信息、金融等多种服务功能的集合,是商品经营与服务经营的叠加。另一方面,随着流通领域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对流通管理部门间、企业间协同等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突破行业界限、突破传统流通领域界限,运用供应链管理理念和产业融合思维,实现流通领域高质量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连接从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各个环节,涵盖物流、信息、金融等多种服务的供应链成为流通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多次出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文件,推动智慧供应链建设,着力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标志着“现代供应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流通向现代供应链延伸,使流通业成为集商品流通和服务交换于一体,全产业、全渠道、全链条发展的重要领域,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

(五)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计划经济时期的内外贸分割、国内外市场严格划分的体制基本被打破,以企业经营、市场运行、政府管理等为特征的内外贸融合联动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一是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体制。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集制造和贸易功能于一体的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既打破了生产与流通的界限,又打破了内外贸划分的界限。20世纪90年代中期,利用外资政策进一步放宽,流通领域允许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资工业企业产品的内销限制也进一步放松,从而事实上加快了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同时,我国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允许绝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部分私营企业和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拥有外贸经营权。伴随着逐渐深化的外贸经营权改革和外汇体制改革,内外贸经营的体制界限最终被抹平。二是构建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之初从中央到地方商业、粮食、供销和外贸各设一套机构,行政资源浪费,行政效率低下,无法形成政府对整个流通的统筹管理。我国加入WTO,意味着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也对我国内外贸管理一体化提出更高的要求。2003年3月国家商务部成立,不仅是原有内贸、外贸管理职能合并,更是国内外市场的统一,使我国初步形成了大流通、大贸易、大市场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40年来内贸流通理论创新主要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指导流通发展。经过40年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创新,确立了流通产业的先导性、基础性地位,基本上形成了覆盖线上与线下、商品与服务、内贸与外贸的大流通理论。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为指导,形成流通基础产业论和先导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指导流通发展实践的同时,从学界到业界、从中央到地方都越来越明确流通产业是關系全局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流通产业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地位。2015年11月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做出批示,要求“切实把现代流通业打造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大流通理论

我国内贸流通领域结合实践发展,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大流通理论,这一理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线上与线下全渠道、商品与服务融合化发展。按照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过程,流通的主要功能是中介交易功能。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流通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大,电子商务的出现重塑了传统的流通方式,加快了新兴流通方式出现和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和跨界融合背景下,按需定制、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模式不断涌现,对流通业变革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商业的本质决定了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已成为流通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另一方面,流通业的边界和职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现代流通业不再局限于批发和零售行业,也不再局限于分销和购物功能,而是更多集成了生产性服务与生活性服务功能,流通业正在从传统的中间商向平台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从产品的交易者向生产的组织者转变,从市场的接受者向消费的引导者转变,从价值的实现者向价值的提升者转变。

二是强调内贸与外贸、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一体化发展。对外贸易和内贸流通是现代流通体系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内贸流通是对外贸易的基石和后盾,对外贸易是内贸流通的延伸和拓展。改革开放以来,从内外贸经营体制到内外贸管理体制改革,都体现了内外贸统一的大流通、国内外市场一体的大市场理论思想变革。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通过统一的准入标准、信用制度、交易准则和金融体系等,实现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的资源整合,从技术上又进一步拓展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理论。

三是注重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全链条发展。大流通发展理论不再仅仅关注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发展,而是强调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全链条的协同发展,包括供应链上游的采购、设计、生产过程的非物质投入以及下游的营销、服务及销售等过程,使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11月,习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决定实施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领域合作倡议,首次明确提出供应链战略。2015年11月,习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要优化亚太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提高亚太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网络体系,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供应链。2017年10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在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结束语

内贸流通领域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改革开放40年内贸流通领域发展实践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为耀眼的部分,从实践中发展形成的大市场、大流通理论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流通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利于推动新的流通体制、流通模式与流通方式的建立,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国际、国内市场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中国由流通大国、贸易大国迈向流通强国和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裴长洪,彭磊.中国流通领域改革开放回顾[J].中国社会科学,2008(6)

2.丁俊发.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流通业[J].全球化,2017(8)

3.文启湘.流通改革40年经验教训若干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8(13)

4.唐红涛,罗琼,杜蓉.新时代中国流通改革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2018年中国流通改革40周年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8(12)

猜你喜欢

对外开放理论创新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