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美芶江的脱贫之路

2019-05-24文图丨

遵义 2019年10期
关键词:黔北播州大道

文图丨■ 粟 斌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龚 琴

辣椒育苗基地

还是那片山,还是那座村。但2019年的芶江与之前的芶江已经大不一样。

一条大道改变了几个村落

翻开播州区的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芶江镇位于播州区的中间位置,因为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芶江镇起着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作用。

虽然芶江的区位优势明显,但长期以来,位于芶江南部的吉心村等地却遭遇着出行的烦恼。

曾在吉心村工作过的粟斌对于吉心村以前的道路更是记忆犹新。在20多年前,吉心村的路烂是出了名的,了解播州区路况的司机们如果听到有乘客要去吉心村,就会连连摇头:“那地方我可不能去,路实在是太烂了。”10多公里的路,从播州区中心到吉心村需要一个半小时。

2015年,播州区旅游大道开工修建。2017年,播州区旅游大道修通。从城中心到吉心村的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吉心的发展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时间和努力把所有都变得陌生。

曾经的穷山村成为了播州区的后花园。曾经连货车都难以驶入的道路已变得平坦宽阔,各种车子在上面自由行驶。

吉心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这里的许多村民对于贫困有着深刻的记忆。

2016年2月1日,距离农历春节还差一周,吉心村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吉心村的第一书记陈国来到吉心村报到。初识吉心,陈国心里很是惊讶,在2016年初,吉心村一些偏远的村民组仍然没有用上自来水,村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靠“望天水”。在2016年,通过镇、村的多方协调、努力,播州区自来水公司、水务局等单位投资85万元从不远处的桥村村水厂引来了自来水,解决了1000多人的饮水困难。

2016年前,吉心村大道未通,小道未建。全村的通组路,硬化路只有0.5公里。家住马鞍石的余国才走了大半辈子的“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从余国才家里到村里。由于公路未通,只能步行,每次来回至少需要3个小时。2017年年初,从马鞍石到吉心村的通组路修通,从马鞍石到村里开车只需要不到半小时。

因为出行难,旅游大道沿途的吉心村、桥村村等难以发展产业。村民致富无路,不少村民都外出打工,许多村民打工挣钱后也不愿意回到村里,村里越发冷清。

截至2018年底,吉心村28个组全部修建了通组硬化路,85%的家庭通了入户路。曾经的出行难成为了历史。

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许多走出去的村民出动了回家的念头。近两年,回村修建房屋的村民越来越多,从旅游大道一路走来,沿途的房屋基本都修建为了白墙黛瓦的黔北民居,在青山的映衬下越发美丽。

自旅游大道修通后,村民杨义勇成为了旅游大道的管理员,一个月能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成为了管理员后,杨义勇特别高兴,不仅不用离乡背土到外地打工,3000元的收入也能满足一家人的开销。再加上流转土地、种植的收入,杨义勇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对于吉心的未来,吉心的干部群众都充满了信心。作为到乌江古村落的必经之路,旅游大道的修建对沿途的桥村村、吉心村等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第三产业方面,将会推进乌江古村落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新兴的发展。通过遵贵扩容工程,能够带动西南片区、云南、四川、重庆和贵阳周边城区的群众来观光。

在黔北物流城外的和平大道上,新栽种的银杏树抽出新叶。从黔北物流城分路,一条条平坦的大道通往一座座村庄。

产业强 百姓富 村庄美

四月的芶江,春风拂面,柳叶吐绿。

40年前,池泽会嫁到了芶江镇红山村,从此,她的人生与红山村连接在一起。一年年,池泽会感受到了红山村的变化。路修通了,出行再也不用担心泥泞的烦恼;破旧漏雨的房屋改建为白墙黑顶的黔北民居;家门口的稻田在2016年通过新农村改造变为了红山村的文化大院,大院中新修了观景亭、修建了小增加了锻炼设施,近可观鱼、远可望山。山水相连、浑然一体,也让村民们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以前寂寞的小山村变得热闹。周末时,远方的客人也会到此游玩。

近年来,芶江镇围绕美丽乡村风景,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路一景观”的构想,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使农村环境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曾经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已经成为过去,村庄里的秸秆、粪池、垃圾等杂物已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道路、硬化的路面、苍翠的树木、一栋栋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呈现出一幅幅如画的人间美景。

2018年2月,四季花果园种下了第一棵果树。在这之前,四季花果园在吉心村陆续流转了300亩土地进行水果种植。两年来,四季花果园种植了蜜桃、杨梅、枇杷、脆红李等18个品种的水果,这些果树的挂果期大多为3-5年,经过精心的养护管理,预计进入盛果期后,一亩可收入2万元。

村民梁大军长期都在外打零工,收入极不稳定。2018年,梁大军成为了四季花果园的一名养护工人,一个月可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

四季花果园的效益由大家共建共享,其中种植大户持有75%的股份,村民、贫困户持有15%的股份,村委和合作社持有股份10%。

四季香橙是吉心村的又一种植基地,截至2018年底流转土地500亩,主要用于经果林的栽种。流转一亩地可收入300元、田400元。70岁的贫困户母德全一年仅流转土地的收入可达1848元,闲时,母德全还可以到四季香橙打点儿零工,一天务工工资为100元。基地负责人周万国告诉记者,2018年,四季香橙发出了13万元的工资,贫困户杨元碧在基地第一阶段的务工收入就有2400元。

2016年,村里成立了遵义白马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主要承接一些小工程,同时为附近的村民提供劳务信息。工作机会的增多,也让村民们多了一条增加收入的渠道。

2016年之前,吉心村的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是省级贫困村。2018年年末,吉心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0元。吉心村出列,经过多年的努力,吉心村终于摘下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芶江镇清醒地认识到,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要想决战决胜,必须依靠人民,就得汇集和激发芶江镇人民的力量。

目前,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04户2026人。2018年, 芶江按照中央、省、市、区的决策部署,认真开展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夏秋攻势”和冬季大充电等活动,联系区级挂部部门结对帮扶,统筹“1+12”部门共同发力,成功实现了71户200人的如期脱贫,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1.92%,圆满完成了脱贫的目标任务。

同时,帮扶政策持续发力,动员贫困户办理特惠贷资金580万元。实施种养殖扶贫项目,补助贫困群众资金91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70户301人,现已全部实质性入住,房屋通水、通电、通数字网络。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镇财政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实施改厕、改圈、改厨、改路,维修老旧危房543栋,切实解决群众住房跑风漏雨和出行不便问题。

猜你喜欢

黔北播州大道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集规律研究
美乃大道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作品选登
播州区老年大学启用微课堂新模式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黔北花海春耕图
幸福大道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