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本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2019-05-24刘邦桂

计算机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专科学分

刘邦桂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计算机系,广东 广州 510091)

0 引 言

为了应对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缩小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需求的差距,从整体上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广东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专业与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本衔接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于2014年启动[1],该项目是广东省内首创,项目制定专本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将本科课程嵌入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学习年限为4年,通过学习成果转换、远程学习等方式缩短学习时间,共同组成教学团队组织实施教学。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专本融通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设置。

1 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未衔接

由于没有明确各层次培养目标,导致专科和本科在制定课程目标过程中过于随意,缺少系统化设计,两者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和沟通。本科教育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职业技能训练应该来自于专科,而目前专科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围绕学生就业进行,从而出现了“轻理论基础,重实践”的现象。这样培养的专科学生很难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和更高层次技能学习的基本要求。

1.2 课程结构不科学

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采取“公共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公共课的不足表现在忽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砍掉,给专业课让路,造成专科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时,缺少必要的理论基础,导致部分课程无法跟进学习。专业课的不足表现在:①课程性质不清晰。能为本科专业提供知识铺垫理应设置为必修课的课程(如网络安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却设置为选修课程。②部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分配不合理。过于重理论或者理论不够用现象明显,使得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成为空中楼阁,比如网络安全技术为3学分54学时,理论和实践各27学时,如果在密码学、VPN、常见攻击方面理论讲解详细,则留给实践的时间就不足。③部分课程实施时间不合理。专科课程时间安排尤为重要,是两个层次教学顺利开展有效融合的关键因素,部分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比如,“Linux操作系统应用”是本科教学中的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的前导,如果专科开设时间为第四学期,则防火墙与入侵检测就需要第四学期以后开展,给本科整体教学带来不便。

1.3 课程内容重复

专科本科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沟通机制,课程设置各自为政,出现很多重复现象。通过对比课程设置情况,发现重复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名称重复。如专本都设有大学英语、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服务器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等。而且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本科信息安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设置重复率也高。②内容重复。调查发现不仅课程设置重复现象严重,而且内容也出现较大重复现象。 给教学资源带来巨大的浪费,比如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联技术、虚拟化与服务器技术、IPv6技术课程两个层次都有开设。

2 专本融通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的融通是项目实施最关键的环节。结合具体办学实力,从院级培养目标、系部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贯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和广东开放大学教务处专本融通文件精神,以悉尼协议为指导,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两专业培养目标;对培养规格进行分解、细化确定各项能力指标,进而确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采用以一体化设计,实行专本贯通,采用“单科学习、课证结合、学分互换”的整体化设计,以“模块化”为原则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现专业发展的最新主流方向,满足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和系统化的学习需求。着重把握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①各课程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如综合布线技术既要考虑课程本身能力的递进关系,又要兼顾服务于网络设计与系统集成等课程。②课程内和课程外的关系。保证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提高有机结合。③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的关系,新技术课程往往都需要现有课程的孵化,在课程名称和内容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行业领域的新技术,结合具体的办学条件,不断开设新课程。

3 专本融通课程体系设计路径

3.1 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调研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专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专、本层次人才需求,明确专、本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专业调研报告[2]。确定了两个层次的培养目标:①专科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必备网络技术专业知识和较强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②本科培养具有较高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以网络信息化工程实施所形成的“项目计划→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工程验收→运行维护→网络应用”网络生命周期为主线,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了专科所要培养的“建网”“管网”和“用网”的核心能力。本科是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网”的信息安全管理方向扩展过来的,因此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安全管理员必须具备网络传输、网络存储、网络传输审计3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网络传输等数据加密方面具有特定的开发能力。“建网”涵盖了项目计划、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和工程验收4个环节,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岗位核心技能;“管网”主要是针对网络日常运行,主要涉及客户端、服务器、网络链路、网络设备的管理维护能力;“用网”主要是面向典型网络应用,使学生掌握一般Web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三大岗位核心能力的分析,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位为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维管理和应用开发维护(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科层次的培养方案主要从管网岗位群所需要支撑的课程体系中着手,前期的基础课程可在专科层次中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可在专科层次上加深,拓展课程可适当补充。

3.2 调整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本融通的核心环节[3]。根据专、本培养目标,构建专本融通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①革新基础课。专本融通教育是一种集合优势资源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突破本科和专科人才培养的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进行创新设计。充分利用广东开放大学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和独一无二的学分银行,让学生主动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考取资格证书等途径获取相应的学分,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又让学生所学知识更贴近行业和领域。②重构专业课。创新型的技能人才不仅需要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同时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在专科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课程理论上的深度和难度,在保证操作技能系统性训练的同时,减少了实训部分的比重,增加了网络基础、新技术基础等专业理论课程。③突出实践课。实践课程可以有序地分步实施,从一、二 年的专业认知实训,到三年级的校内整周技能综合实训,再到四年级的校外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企业实践4年不断线,让学生的技能训练随着培养的进程逐步加强,让理论和技能在实践中不断融合和升华。

表1 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目标

课程实现了学分互认,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既满足专科的学习特点,又符合本科层次的学习要求[4]。分为专本单独开设、能力提升、学分互认3种课程,见表2。①单独开设课程指仅专科或者本科开设的课程,具体各层次团队负责课程标准、资源的建设以及教学的实施与评价。②能力递进课程指专科所开设的课程内容需要在本科层次课程中有深入的讲解,能力有更深入的提升。此类课程的课程标准需要两个层次的团队共同制定,各层次资源各自建设有效共享。③学分互认课程指专科本科都开设完全重合的课程,这类课程的标准、资源需要协同制定,学分互认。

3.3 明确课程内容

根据“核心岗位→核心能力→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的对应关系,确定课程内容按3步骤走:①分析现有课程能力。对照每一门课程的标准把培养目标列出来,经过讨论分析,把每个课程目标有可能重复涉及的课程列出来(见表3)。按照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确定学生在初次课程中最可能获得的课程能力,后续课程只需要进行复习或者跳过。②分析现有课程的内容。由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的内容,按照①所分析出来的课程能力,对每门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包括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时间安排。尽量让教学内容能够为下一个知识点作铺垫且又不重复。③融通课程能力的递进。对表2中的能力递进课程,按照两个层次不同的特点进行内容的调整。课程内容的调整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进行,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领域新技术的引进,也要在具体的课程中体现出来,具体包括课程内容的整合、调整以及由内容导致课程名称的修改、课程的删除和新课程的开发。

4 专本融通课程体系实施与效果

影响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广东开放大学和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两块牌子、两个校区、一班人马,大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团队教师也是广东开放大学信息安全教学团队的成员,有共建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平台,以“学分银行”为桥梁,连接专本各自的教务处,打通了学分的互认,为课程体系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在教学上,单独开设课程由各自层次的教务处管理;能力递进和学分互认课程可以分别由2个学校的2个教师共同担任,课程标准按照能力递进的关系由2个层次的专任教师共同制定,保证不重复也不脱节。在管理上,专科入学后分配专科导师,负责3年专科层面的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大一下学期,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完成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入本科班,进入本科班后,安排另一位本科层次的导师,负责本科层面在学业、做人、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等多方面进行指导。

表2 课程结构

表3 课程目标重叠分析

从14级专本融通班开办以来,第一批学生目前已顺利毕业,给15、16、17级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专业目标逐渐清晰,能满足现有专科层次水平学生和信息安全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获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立项,教学团队也获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立项。

5 结 语

结合广东开放大学和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具体特点,整合和发挥专科和本科的学科资源优势,是专本融通培养的重点和特色所在。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将培养出信息安全行业急需的人才,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专升本人才培养过程中内容脱节、教学过程重复等弊端,有效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这种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专科学分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学分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同时患多种病最好看老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