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令人感动和深思的“致敬”之作
——读《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

2019-05-23戴时焱

北京观察 2019年4期
关键词:都城北京城

文 戴时焱

始终保持强烈的历史感,充分尊重已有的研究成果,知道自己之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前辈的肩膀之上,这是把握历史发展内在规律、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关键。作为著名城市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学生,朱祖希一直对侯先生执弟子之礼,也一直对北京城给予高度的关注。他奉献给读者的新作《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是又一部令人感动和引人深思的“致敬”之作。

致敬老师:不变的“北京情结”

本书从四个方面论述北京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最后结晶的城市特征:“北京城的起源及其演进的轨迹”,具体介绍从北京湾到大都城的自然、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明清北京城——中国封建帝都的最后成果”,全面展示中国封建王朝都城建设的最高典范;“北京城的文化之源”,着重阐释中华文明视域下北京城的文化基因;“北京城的传承与保护”,立足深厚历史积淀和未来发展需要,探索北京城的演变趋势。

侯仁之(1911.12—2013.10)

在后记中,作者满含深情地谈到侯仁之先生对自己做人的教诲,对自己学业的指导。在他的心目中,侯仁之先生是“北京通”,是北京历史文化遗迹的“守望者”,是“中国申遗第一人”,而最重要的,侯先生是一支坚毅挺拔的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后人。

1932年,侯仁之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半个世纪之后,他在瑞典著名美术史家、汉学家学者奥斯瓦尔德·喜仁龙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第一个中文译本的序言中写道:当年的自己,作为一名青年学生,终于来到了心怀向往的北平,“当我在暮色苍茫中随着拥挤的人群走出前门车站时,巍峨的正阳门城楼和浑厚的城墙蓦然出现在我眼前。一瞬之间,我好像忽然感受到一种历史的真实”。从此,他对北京这座古城的城门和城墙,始终怀有一种亲近之感。

1955年,朱祖希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入学后的第一课,就是由侯仁之先生讲授的“北京”。从此,“侯仁之”和“北京城”一起深深植入他的心田。侯仁之先生对北京城始终不渝的热爱,对城市历史地理的专注,对北京老城保护与复兴的探索,特别是关心莲花池、鱼藻池遗址修复的“拳拳之心,诚挚之情”,深深地影响了作者一生的研究方向和学术道路。我们在《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中可以看到,作者多处引用侯仁之先生的研究成果,强调这部书正是在侯仁之先生思想的影响下写出来的。

书后附有“中国历代都城一览表”“北京历代沿革简表”及参考文献目录,为其他人了解、研究北京城提供方便。在列出书名的四十九部参考文献中,侯仁之主编和撰写的著作就有六部;而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年首次推出的中文版《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也是侯仁之先生推荐并提供英文原版的。从本书的整体框架、丰富内容、主要观点以及各种细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侯仁之先生的敬仰和对其学术思想的重视,同时也可以体味出侯仁之先生及其弟子们对北京城浓浓的乡愁。

致敬现实:强烈的问题意识

按照马科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的考察,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城市就是人为的产物,就是产生于特意的创办活动。在韦伯看来,古代中国的城市主要是“城”,不是“市”,它们承担的始终是最高统治权的纵向代理功能,也就是行政职能和军事职能,而不是横向的市场功能。针对这种观点,朱祖希依据自己的研究明确指出,作为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明清北京城鲜明地体现出“都”与“城”与“市”各种功能有机融合的整体特征。

作者认为,在中国,城市的出现,以城墙的建造为标志,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服务,体现出特定时代的社会精神,构筑了“皇权至上”的政治主题,是建筑结构形象与政治制度、人伦规划的有机整体。其中,格局、建筑、环境、规则、习俗、日常生活方式这些要素都是城市的构成要件,从不同角度展示出这个城市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对今天的北京城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以城市为圆心,则人的行为和精神现象,人的心灵,个体的价值等构成一个城市的“软件”,构成展示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构成实现城市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路标。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它们不是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充分条件——不是有了它们就有了城市;但却是城市的必要条件——缺了它们城市必然无法正常运行。

正是基于这一点,在《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出,一方面,作者依据对中国古代都城萌芽期(夏商周)、雏形期(春秋战国)、发展期(秦汉隋唐)以及成熟期(宋元明清)演变过程的研究,把北京城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进行考察,指出它有自己诞生、成长、变化乃至衰亡的客观规律。为此,作者突出对北京城市功能特征的挖掘及演变脉络的梳理,比如金中都时期正处在唐辽时代封闭式的坊制向宋元时代开放式的街巷制过渡的阶段,所以两种制度同时并存就构成金中都城规划建设上的一大特点,而这也促进了市场功能的发展。

另一方面,作者十分注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互促互动,以此全面阐释北京历史文化的特征,探索上述各种城市优质资源的“整合”之机和“活化”之路,促进城市的有机复兴。比如,作者从政治规制、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阐发金中都宫苑的唯一遗存鱼藻池的当代价值,指出应该依据侯仁之先生的建议,将之改建为金中都遗址公园,以更好地服务于今天北京的城市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书中提出,旧北京城空间格局体现出来的封建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与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精神是相悖的,难以调和。据此,他强调要以天安门广场的成功改造为借鉴,积极探索新北京的城市规划如何更好地表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主题思想。在关于“老城不能再拆了”已经基本形成社会共识的大背景下,作者提出的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老城”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当代社会价值,以新旧城市功能的有机对接有效推进老城的保护与复兴,具有积极而可行的价值。

致敬学术:严谨的科学规范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中国都城规划和建设史的研究视角,将北京城的演变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注重从“有什么”即系统梳理城市重要元素,向“是什么”即全面阐释城市整体价值延伸。比如,从都城的规划到中轴线的确定,从城市规制到城市功能,从城市格局到政治制度,从经济活动到城市管理机构,从多民族聚居融合发展到对外关系,从南北郊祭到祭日月的礼制,从文化教育到日常生活……作者详实描绘出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首都,金中都在中国历代都城演变中的过渡性地位,指出这不仅是都城所在地域从南到北的转移,更是都城规划、建设理念和基本制度从中原汉族地区向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转移。这种转移最终使金中都城建成宫殿林立、布局有序、结构华美、护卫完善的都城,而且为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总体空间布局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影响着后来北京城的发展以至中国都城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由于漫漫历史长河中缺失了过多的细节,关于北京城中的许多地标性建筑,往往存在着众多不一的“说法”。对此,作者将这些说法收入书中,并依据丰富的参考文献、大量珍贵老照片和各个时期北京城的地图,结合原野调查成果,详加考订,做出自己的判断,显示出一名学者应有的客观、认真和严谨。比如关于天宁寺塔的始建与沿革,作者依据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重要资料,在书中详细列举了相关的各种表述,提出要准确把握天宁寺塔与天宁寺的关系,以更全面地把握天宁寺的整体价值。

在书中,作者概括了中国古代营国制度的四大基本要素:城市的主体结构;礼制规划秩序;经纬涂制道路系统;井田方格网系统的规划方法。依据详实的考古成果和文献记载,他用大量篇幅浓墨重彩地揭示出明清北京城的城市平面构造的两大特征:一是平面呈现“回”字形的格局;二是有一条贯通南北、统领全城的中轴线。他特别强调,经历了一个对“天”的“自然崇拜—自觉模仿—象征拟似”演进历程,以作为“最后结晶”的北京城为典型代表,中国的都城建设生动地体现出“天人合一,象天设都”的都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思想,这使我们再次体味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作者以保护卢沟桥和德胜门箭楼为例,介绍了著名文物专家郑孝燮关于体现历史文化名城个性、特色的“性格”“品格”“风格”三要素的内涵,强调必须将城市规划与文物古迹的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城市文态保护,对建筑高度、色彩、形象以及交通流量等要素实行控制,以更有效地保护“老城”的历史风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每次拜读朱祖希先生的大作,都会有所收获。作为又一部“致敬”之书,《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的问世,使我再一次感受到北京城大气、包容、高贵、典雅、内敛的首善气质,领悟了北京城承接古今、蕴涵中西、独步天下、示范四方的独特价值。同时也使我再一次体会到,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前辈,实质上也就是尊重我们自己。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始终不衰的基因所在和具体表现。

猜你喜欢

都城北京城
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唐代诗歌中“女性与盛衰”主题与都城文化
夏商时期都城选址简析
北京城建停滞的利润
蜈蚣井的传说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东周列国都城的植物绿化
北魏都城洛阳相关研究综述
浅析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几个主要特征
早夏都城变迁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