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语流音变和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的关系

2019-05-22金谷

祖国 2019年7期

金谷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普通话普及工作也正在深入,语流音变问题连接着我们日常的交流沟通,本文将从语流音变定义及分类出发,讨论发音部分与发音方法中的同化、异化、变调、弱化关系,并针对儿化音、舌尖音等发音方法修正提供一些意见,给有兴趣研究这方面内容的人做出参考。

关键词:语流音变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在现代汉语学中,普通话水平的判断与语流音变之间有着重要关系,其直接影响着日常朗读、说话、学习的能力。对于我们就读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正确掌握发音方法、提升普通话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想要保证语句在叙述表达时能够做到自然、流利的状态,不仅要保证语音掌握准确,同时还要对内部发音形式、舌部运动方向进行研究,中国文化渊源流程,不一样的语流音变形式会带给我们交流中各式各样的乐趣。

一、语流音变定义

众所周知,语言是实现我们交流的主要渠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日常用语中对于词语的表述很多时候会随着所处情境而发生异变,就像在平时相互问好时的“吃了么”,如果字正腔圆念出来肯定会感到十分别扭。再比如在说“蚂蚁”一词,此词本就是两个连续上声,如果完全按照两连续上声的读音来念的话,不仅说者会觉得难受、不方便,听者也会觉得很不顺,因此就需要联系到“语流音变”相关内容。实现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就是掌握语流音变规律。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普通话发音简单,对于各种交流环境都能适应良好,语音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规律不是单一、固定的,而是会随着方言、语言环境而表现出一定差异。有学者提出“语流音变就是受连续发音的影响而必然出现的变化”。现代汉语学中认为此类变化与发音方法、位置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可大概归纳为:同化、增音、异化、变调等关系,在自然生活交流过程中,上述分类表现差异性较弱,但是根据实验角度来看,这种理论分类极具科学性,并已经被广泛学者认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朗读或交流过程中,一句话的结构并不只是单一音节的拼接,句子也不是词语的组成。单一音节的表达会受到临近音节的影响而发生一定波动,也就是说这种波动就是语流,无论是音节之间还是声调之间,这种波动改变都必然存在,这也是语言学形成的重要结构之一。

二、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关系

(一)同化关系

现代汉语学语流音变中出现的语音同化是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一般情况下,同化就代表一段语流里的邻近的异化音中的一个音节会被另一个音节影响,最终变得跟其更加相近或者完全相同。日常交流沟通中的同化主要就是为了保证语句中读起来更加顺口。在两个音节中,没有发生变化的音节就被称作同化音,顺应发生改变的音节就被成为“被同化音”。当前在现代汉语研究中较为明显的同化音现象就是“面包”两个音调的读音。在人们日常交流过程中发出mian音节以后,马上就需要发出bao的音节,这种连续性就导致前一个音节mian中的结尾音素n转化为m。在平时朗读单个“面”音節的时候,mian的结尾,嘴依然保持张开的状态,在音节朗诵完毕后并不合上。但是在读mianbao双音节时,就会发现在读出了mian以后,bao的音节就需要开始准备。因此就是在读完mian音节后,如果仍然发“n”的音,则bao读不出来。因此在读面包时,我们发现结束第一音节时,嘴巴是闭上的状态,这时候n实际上就读成了m,这就是因为收到了双唇塞音声母b的印象,面包一词就是在现代汉语分析同化关系的经典案例。

(二)异化关系

通常意义上来说,异化就是代表在一段语流过程中相似的音临近时,其中一个音节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现代汉语中异化大部分都发生在连续音节在语音上读音相似且音节连续发音时在发音上比较困难,因此语音在发音上变得十分别扭。在现代汉语当中的普通话中也可以被称之为音节变调,此类音节在单说时有一定的声调,如果声调改变了这个音节的意义也改变了。这种异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一”字的变调“不”字的变调以及连续上声的变调三个方面,除此之外“目标”其中的音节变化与“面包”相似[mu]+[bian]=[mumbiao]。

(三)增音关系

增音关系与同化关系从应用方式来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呈现出一种“顺延”的态势。语流音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音现象,哪里有人在说话,哪里就有语流音变,因为只要人在进行交流时发出音节,这些音节就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呈现出相互影响关系,语流音变也因此产生。而且这种动态的语音现象基本上反映了语音在实际运用中的情状。很多时候,明明语境中没有,但是为了保证交流顺利就需要适当“增音”。生活中常见增音有“饿啊”“真的啊”,其中“啊”会根据相近词语发生改变成“ya”。“真的啊”=“zhendeya”,从而表达这句话中的语流音变效果。

(四)变调关系

目前现代汉语学中,对于变调关系可分为以下两种:

1.“一”“不”关系

“一”“不”变调较为常见,一般情况下都是随着语流音变情况而发生改变,例如:“一”在去声前面应读成“阳平调”即yí,如:一个、一顿饭等,而在一句话中两个相同词中间就要保持轻声yi如“尝一尝”、“看一看”等。而“不”在去声之前就需要读阳平,例如:不是、不会、不想等等。连续上声具有一定系统性,其可以看做两个联动单元,“一”的存在是为了为后续的“动作、事物”进行阐述或形容。

2.连续上声关系

相对于上文中提到的“一”“不”变调,连续上声的变调的情况更加多样也更加复杂,连续变调关系中不仅仅涉及到双音节的变调关系,同时根据实际语境交流情况来看,还包含着三音节中的连续变调关系。从声学特点上分析,多种上声变调类型受到语境限制会体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因此,相关学者在对于连续上声变调的研究上,也将相关内容重点主要放在了双音节的上声变调以及三音节的上声变调这两个方面。双音节的上声变调主要分为后一音节读上声以及非上声的两种类别,将语音资料其中的前一个音节,也就是变调的上声音节被完全切分出来。

(五)发音方法问题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社会生活交流过程中,人们语流音变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受到历史文化以及地方特色的影响,很多音节在普及时会出现障碍,例如:闽南、福建地区无法掌握儿化音。另外还有很多女性在发j、q、x系列音节时会出现很严重的舌尖音,舌部是我们发音时的主要器官,所以其运动方向、形式、快慢都决定着最终的发音结果,图1为人体舌部结构:

1.舌尖音纠正

从发音位置来看,舌尖音是由于中国古代汉语中的齿龈音中软腭音发展出现变化,最终演变成为“硬腭擦音”以及“塞擦音”。舌尖音问题目前在我国普通话普及工作中较为常见,并且女性尖音比例明显大于男性,从发音方法与部位上来看,由于舌尖、牙齿之间存在的摩擦较大,所以会出现尖音。并且,舌尖音的形成还受到地区方言的影响,例如:唐山地区是我国北方方言系统当中的一个分支,该地区方言很容易将舌面音读作舌尖音,把“俊”读成“zun”(四声)。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语流音变规律以及发音方法、部位入手,由于j、q、x此类音节在发出时很容易造成舌尖后部与硬腭之间的摩擦,从而发生舌尖阻力。因此需要意识到j、q、x此类音节不是舌尖发生而是发生在舌头表面,所以在出声时舌尖不可以碰到牙齿,通过练习j、q、x与zh、ch、sh,就能够明白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有利于舌尖音的纠正。在整体语流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大对此类音节练习比重,最终让正确读音能够融合在日常语境交流当中[2]。

2.兒化音

受到多方面影响,有大部分人都很纠结于“儿化音”,例如:“他今天早上吃了凉皮儿”,从发音位置来看,其中er作为卷舌韵母,需要依附于其他音节发生,在日常口语中“儿”在语句最后时多读为轻声,并不具备独立性,因此在整个语句中音节韵母会首先出现音变,通过卷舌就能够实现两个相近音节的融合,“韵母带卷舌”就是常说的儿化音发音方式。儿化音很多时候也被成为儿化韵,在日常阅读时我们并不常见“儿”字有单独标注,但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必然少不了儿化韵的融合,从语流音变角度上看,这是一种口语特色。例如:他今天买了一把锋利的小刀,一般情况下“小刀”后面不会直接标注“小刀儿”,但是在交流时却必然要读出来,这时的“er”可以突出强调前面的“小”字。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普通话在国际范围的影响力也在加大,作为官方语言,我们需要积极掌握普通话发音方式、部位、音变之间的关系,确保字正腔圆、谈吐标准,这不仅有利于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效率,精准表达内心情感,对推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娜.试谈方言影响下拼音学习策略——以潮州方言中的“zh、ch、sh”及其正音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8):106-107.

[2]幸嫚.论贵州普通话课程声母教学的难点、重点及突破方法——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普通话教学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04):54-57.

[3]李国俊.普通话舌尖后声母教学实践新探[J].百色学院学报,2016,(06):51-53.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