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工厂”理念下企业元素融入高职实训课堂的思考
——以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训课堂为例

2019-05-22□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实训工业机器人

□白 净

一、引言

通过校企合作,目前职业技术教育“闭门造车”的培养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发展出了许多新的模式,如“订单式”和“定制式”合作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出现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的最重要的办学理念,此教学模式是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以学院为本位,通过企业项目的研发而设立的,是从模拟——模仿——融合的一个过程。“教学工厂”的目的在于解决至今仍困扰职业院校所面对的办学难题:如何试图在一个职业院校里,塑造一个企业环境和教学环境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是一种与企业高度融合的办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办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它能全面的把学院各技术能力综合,成倍的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与实施“教学工厂”理念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相比,我国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下方面都存在缺陷:第一,没有政府政策和经费的大力支持;第二,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不够深入。

综上所述,并联系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将教学工厂的理念从新加坡完全照搬至国内不可实施,但其中有关将企业元素的理念可以吸收借鉴。所谓的企业元素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优秀文化与成功经验,具体指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生产模式等元素,如果企业元素用来指导高职的实训课堂教学,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可以指导后期“教学工厂”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本文基于教学工厂理念,将企业元素融入实训教学课堂进行探索和研究,将以机器人专业的实训课堂为例,打造与实际工厂环境相近的实践内容。

二、将职业标准融入到实训课堂内容的实施方案

(一)职业功能的融合。工业机器人操作工作的职业功能可整合成三个模块融入到高职教育中,分别是装配模块、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修模块、培养与管理模块。装配模块由于精密性、实践教学成本等限制,将通过虚拟教学展示、仿真模拟软件来完成融合;操作与维修模块的实训课堂教学包括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的调试、维护与工作站的操作等实训内容进行展现;培养与管理模块主要针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工业机器人的行业认证证书为依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二)工作内容的融合。工业机器人员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其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的装配、测试、出厂调试等,另一部分为使用机器人的用户企业,工作内容为机器人的常规操作、简易维护及日常保养等。针对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以上述职业内容的三个版块为依托,对标实训课堂,以行业标准中的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词汇为入手点进行对学生的培养,实训课堂的主要内容与岗位工内容达到高度融合,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内容与实训课堂的衔接

(三)技术要求等方面的融合。技术要求的融合以岗位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可通过实训课堂考核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要求的考核,另外,学校也可举办一些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工业机器人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实训课堂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量化考核。

三、将生产过程元素融入到实训生产过程的实施方案

这部分内容主要根据工艺工段的生产过程,将生产过程整合到实训课堂的项目化教学内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主要包括搬运、码垛、焊接、涂装和装配五方面。这五方面可转化为实训课堂的五个项目。以工业机器人生产车间完成冷加工搬运的实际工位为例。工业机器人的搬运的实际流程包括:准备、新建作业程序、输入程序点、设定作业条件、检查试运行、搬运再现五个流程。该岗位的生产流程将转化成实训课堂中的搬运式项目教学,搬运的生产流程将分为项目式教学的四个单元进行转化,分别为:准备子单元、搬运程序子单元、运行与维护子单元。

除上述五个方面外,另外企业还有装配与出厂调试工段,这两部分工段的生产过程将转化为实训课堂的另外两个项目的教学,分别为工业机器人的日常维护及工业机器人的常规调试。

四、将企业的文化元素、生产环境因素融入到实训生产环境的具体方案

将机器人行业的企业文化做归纳整理,以其中主流的企业文化为载体,与高职课堂的融入要素包括企业的人文性、社会性、集体性、规范性等主要内容,同时结合高职实训课堂的实训目的,归纳为管理模式、执行模式、工作环境的融合。管理模式与执行模式的融合:实训课堂的管理按层次、有分工、责任细化、量化实训内容、规范实训车间管理等。工作环境的融合:将实训室的搭建与设计高度模仿企业的真实生产车间,比如实训室文化墙设计、工作流程展示、工业机器人操作规范、5S管理环境等,都可以良好的企业环境为对象进行设计。

五、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元素与高职实训课堂的融合方案,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融合方案主要包括职业标准、生产过程、文化要素、生产环境要素四个方面与高职实训课堂的对接。本文在实践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生产的实际元素,并将两者紧密结合,打造全方位创造工厂的环境,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本研究虽然基于机器人专业方向,但其形成的企业元素融入到实训课堂的研究成果包含具体方面的实施方案细节,可为教学工厂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加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础。

猜你喜欢

实训工业机器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业人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