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完全学分制下的毕业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9-05-22张小凤苏秉华陈淑芬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务处教务毕业

□张小凤 苏秉华 李 盾 陈淑芬

完全学分之下的本科毕业资格审核(下文简称毕业审核)是教务管理流程的最后一环,也是对毕业生毕业资格的全面审查。毕业审核工作任务繁重,数据量庞大,而且审核结果关乎学生命运,要求核对精准,结果不容许任何差错,因此会消耗大量的精力时间,单靠人力难以完成。传统的毕业审核工作几乎全部依靠人工审核,对成绩、毕业论文(设计)、德育情况进行全面审核。随着高校管理业务流程的先进化,教务系统逐渐对成绩审核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系统审核,但是由于系统开发的不成熟以及流程设置的不完善,导致功能尚不完善,无法实现完全由系统完成全部审核工作,必须结合人工审核,因此在充分研究完全学分制的毕业条件和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如何设置系统功能、流程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系统功能概述

系统功能的设置需依照审核流程进行设置。由于现阶段各高校已经大范围普及完全学分制的管理制度,因此毕业审核要实时、高效。完全学分制的最大特点就是每个学生的课程修习都不相同,但是无论修习的过程如何变动,同一专业的毕业要求都是相同的,因此,毕业审核的最大功能就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分进行分类统计,与学生所在专业的毕业要求相匹配,审核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通过系统输出审核结果。毕业审核的功能结构设置主要包括学籍信息审核、成绩信息审核及毕业论文审核,由学籍信息入手,以学号作为匹配项,通过学号找到学籍信息后则对成绩进行审核,经过统一的数据处理,作出详细的系统查询及报表输出。

二、毕业审核的系统流程

高校的毕业审核通常分为3个主要模块及个人毕业审核、学院(专业)毕业审核以及学校教务处总的毕业审核复核,分别对应系统的三大用户:学生、学院教务管理人员以及教务处干事。

(一)个人毕业审核。个人毕业审核主要针对学生用户,允许学生自行对于所修学分进行分类查看和统计,同时与毕业要求进行对照审核,判定学生是否符合毕业标准。如果尚未达到所需标准,可以输出尚缺条件。

(二)学院毕业审核。系统的第二大用户为学院教务管理人员。每逢毕业季,学院就会有大量待毕业学生需要进行毕业审核,学院用户需要确定审核范围,对于单一教学计划(通常是一专业对应一个教学计划)学生进行批量审核,由系统自动匹配识别,并可输出审核结果。同样,对于未达到毕业标准的学生可以输出尚缺条件。

(三)毕业审核复核。当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将初审结果提交给教务处时,教务处要对结果进行复审,因此,主要的系统功能是对初审结果进行多条件查询,并能进行自动化复审。

三、毕业审核的系统实现

(一)系统流程设置。根据毕业审核系统流程中的分析,结合系统特征,将毕业审核业务数据流图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毕业审核的系统流程

(二)功能描述。

1.设置流程开始时间。该功能主要由教务处账号进行管理,设置流程的开始时间,相当于流程总开关。

2.生成毕业生名单。该功能主要由学院管理员进行操作,将学籍系统中的学生信息导入毕业审核系统中,生成原始的待处理毕业生名单,由教务处进行审核。

3.录入——审核教学计划。该功能由学院管理员先将自己学院(专业)的教学计划录入系统,再由教务处进行审核,对应专业学生,作为毕业审核的依据。

4.分类统计毕业生成绩。在此功能模块下,系统需要对毕业生的成绩进行分类统计,对于必修类课程,学生必须具备所有教学计划上面有的课程的及格成绩,如果满足条件,则输出为“是”,否则输出为“否”;对于选修类课程,则审核是否具备每一项要求的总学分数,如果都达到总学分数的要求,则输出为“是”,否则输出为“否”。

5.输出审核结果。该模块能够在分类统计毕业生成绩的基础上,输出总的审核结果,对于两项都输出为“是”的学生给予通过毕业审核的结论,对于任何输出为“否”的审核项,都最终输出为不予毕业的结论。并联结上面审核中所排查出的问题,输出不满足的具体毕业条件。

(三)其他辅助功能。在实现毕业审核的主要功能之后,系统还需要很多其他的辅助功能,这其中主要包括成绩替代、学位审核和结业转毕业审核。

1.成绩替代。在完成成绩审核之后,对于没有通过成绩审核的学生,系统会输出一份详细的不毕业条件。通常在做毕业审核工作的时候不会对所有输出不毕业的学生全都进行不毕业处理,而是会根据系统结果,找学院进行新一轮的核对。学校的制度上会规定某些课程存在转换规则,在这种条件下就可以进行成绩的替代工作,用旧专业的课程替换成新课程计划里面的课程,并保证成绩一致。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全部通过人工审核、甄别和录入的手段是非常繁琐的,因此这个模块虽小,却不可或缺。

图2 成绩替代过程

2.学位审核。毕业审核的工作流程还包括后面的一项,就是学位审核。不同学校的学位审核制度往往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规定设置相应的规则,在通过毕业审核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位审核,并且同样可以输出审核结论和不符合的具体条件。

3.结业转毕业审核。对于毕业条件输出为“否”的学生,现阶段毕业审核的流程已经修完,但是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学校会留给学生后续申请毕业的机会。对于此类学生,需要建立专门的名单库,存好审核结论和不毕业条件。当每年申请结业换毕业的时候,由学生提出申请,通过同样的分类统计和课程审核过程,如果达到毕业条件就在结业换毕业流程中给予准予毕业的结论;如果未达到毕业条件则同样输出为“否”;对于超过最长修读期限的学生则要单独进行处理,给予“肄业”结论,清理出结业名单库,转到肄业名单库中。

四、结语

教务系统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契合度,是否在满足各项制度的相关规定和管理需要的同时,还能兼顾使用效率,在保证数据和审核结果准确无误的前提之下尽量减少人工审核的工作环节。本文研究和讨论毕业审核工作,旨在完善整体系统流程,提高审核工作效率,因此具备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教务处教务毕业
服务现代警务新体系 构建“新公科”专业平台(顾国达等摄影 教务处报道)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我们今天毕业了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好处费
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