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烧伤科创面治疗中的并发症分析

2019-05-22王德怀周涛谭子明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4期
关键词:植皮负压薄膜

王德怀,周涛,李 丹,彭 昶,谭子明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四川 成都,610017)

创面是烧伤疾病的万恶之源,创面处理是烧伤治疗最根本的措施,主要包括清创、感染防治和创面修复等,其中,烧伤创面局部清创、引流是创面处理的重要步骤之一[1]。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最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报道用于复杂创面的临床治疗[2],我国于1994年由裘华德教授将负压技术引入国内,在普外科、骨科、烧伤科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既往研究已证实负压治疗具有保护创面、促进创面愈合[3],植皮区准备[4]、提高植皮存活率,提高患者舒适度[5]等众多优点,与此同时,随着NPW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而相关临床病例研究报道仍然较少[6,7,8]。近年,临床上逐渐开始应用以可控便携负压源及疏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为特征的新一代负压装置[9],降低了各种负压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对2015年2月-2017年11月于我科治疗创面的110例患者,在使用新一代负压装置行NPWT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讨研究NPWT在创面治疗中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表现及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15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使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行创面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共计110例,年龄7-65岁,平均33岁;男69例,女41例;头面颈部创面12例、躯干创面31例、四肢创面53例、臀部会阴创面14例;烧伤创面72例,瘢痕切除后创面13例,热压伤10例,皮肤慢性溃疡7例,电击伤5例,压疮3例。

1.2 操作方法

1.2.1 NPWT组成本研究使用的聚氨酯泡沫敷料及便携式可控负压源均系施乐辉公司(Smith& Nephew) 生 产:RENASYS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1.2.2 NPWT安装所有病例创面均在完成清创、扩创手术或植皮手术后安置负压装置,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聚氨酯泡泡沫敷料,边缘固定于创周正常皮肤,用半透性薄膜粘贴密闭整个区域,调整负压值-75~-125 mmHg[10];持续负压治疗治疗时间6~25日。密封敷料及引流导管、储液罐均采用施乐辉公司的成品套件,便携式可控负压源为RENASYS GO或RENASYS PLUS,治疗期间出现报警或巡视发现异常则针对性处理,维持至换药或再次手术。

1.2.3 并发症观察患者在行NPWT治疗创面过程中,由管床医生、管床护士、患者及家属协同密切观察NPWT装置的运行使用情况,并由管床护士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及有无不适,负压形成是否良好,负压装置有无漏气、漏液,引流是否通畅,封闭薄膜有无积液,创周皮肤有无异常,创面有无感染、出血,创面有无负压泡沫敷料植入。

2 结 果

本研究110例患者在使用NPWT治疗过程中,治疗时长6~25天不等,平均12.3天。NPWT应用情况见表1,110例患者共行NPWT治疗157次,住院时间19~53天,平均27天,皆痊愈出院。

表1 本研究中NPWT实际应用情况

NPWT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见表1,110病例中出现并发症35例,约占总病例数31.8%,其中5例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并发症,约占总病例数4.5%。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症状改善,创面皆痊愈。

表2 NPWT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情况

3 讨 论

3.1 装置漏气、漏液

本研究中出现装置漏气、漏液14例。引流装置密闭不良时,可出现明显的“嘶嘶”漏气声,或见到引流液从封闭薄膜边缘溢漏,负压装置报警提示“Warning leak”。多见于创面位于手足、腋窝、颈部、会阴等皮肤表面不规则、关节部位或活动频繁的特殊部位,以及周围皮肤组织潮湿等,导致半透性薄膜与创周皮肤贴合不稳。可采取的防治措施有:定期检查负压装置连接完整性、负压大小、电池量等;负压装置密闭前,适当清洁创周皮肤;特殊部位的透明薄膜可超出创面远一些,即将更多创周正常皮肤纳入密闭装置内;关节活动部位或活动频繁的特殊部位可局部制动,避免创面出血、渗液导致封闭薄膜下积液或薄膜移位脱落等。

3.2 引流通道堵塞

本研究中出现引流通道堵塞11例。皆发生于NPWT装置安装后48小时内,堵塞物多为粘稠渗出物或分泌物凝结物、血凝块等。表现为负压装置报警提示“Warning block”、封闭薄膜下积液、引流管壁内无液体流动和可见凝结团块物质滞留等。防治措施我们的经验是术中清创、止血彻底,术后患处置于较高位置减轻组织水肿及渗出;术后或NPWT开始治疗后的48小时内加强对负压形成情况和引流管通畅与否的观察;发现异常堵管情况及时更换负压装置或对症处理。

3.3 负压泡沫敷料植入

本研究中出现负压泡沫敷料植入5例,皆发生于植皮创面术前准备的病例中。负压泡沫敷料植入表现为在移去NPWT装置后创面可发现聚氨酯泡沫敷料残留,或过度增生的肉芽组织长入泡沫敷料内,部分病例植入物甚至无法通过换药去除,从而继发感染,而必需清创手术去除[11]。为此,本研究后期病例皆在应用负压泡沫敷料为二级敷料覆盖创面前,使用凡士林油纱或普通纱布作为一级敷料隔离泡沫敷料与创面直接接触,结果发现异物植入病例发生情况明显降低。因此,推测负压泡沫异物植入发生率与创面是否采用一级敷料隔离密切相关[12],而泡沫敷料持续负压治疗时间、创面深度特点及负压值大小则为可疑因素,但由于本研究临床病例限制及治疗期间混杂因素较多,尚需更多临床研究予以证实。故笔者建议防治措施可采取用一级敷料间隔创面与泡沫敷料,从而有效降低异物植入率。

3.4 创面感染

本研究中出现创面感染3例。创面感染可表现为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加剧、引流增多、有异味等,甚至表现为全身症状,如发热、血象增高等。分析原因为创面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创面感染重而导致大量分泌物、渗出物;引流管道堵塞导致引流不畅;负压装置留置时间过长等。防治措施包括明确NPWT仅用于感染创面的辅助治疗,不能显著降低感染率[13],有坏死组织和焦痂的创面是其禁忌症[14];术中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引流管道堵塞及时处理;负压治疗时间一般5-7天,不宜过久[1]。疑有创面感染应立即移除NPWT装置,启视创面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3.5 创面出血

本研究中出现创面出血2例。创面出血表现为治疗期间引流物为持续的新鲜血液和移除NPWT装置时创面出血。可能原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患处活动频繁、移去泡沫敷料时操作粗暴等。防治措施包括术中彻底止血,术中要合理使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或热盐水止血、电凝止血等,明显较大出血确切缝扎止血,以免术后出现反跳性出血;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早期限制活动、患处局部制动;移去负压装置前可先用生理盐水浸泡负压泡沫敷料,再轻柔操作去除敷料;治疗期间监测生命体征和血常规等。发现活动性出血应及时移除NPWT装置,检查创面情况,及时止血[15]。

4 小 结

NPWT是烧伤外科创面辅助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16],以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经验已证实它在烧伤创面治疗过程中,可以起到保护创面、促进创面愈合,植皮区术前准备、提高植皮存活率,减少换药频率、减轻换药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和速度等众多积极作用,不过在使用过程中仍发现了不少的并发症,但相关临床研究报道较少[17-20]。

本研究通过对本科室采取NPWT治疗创面的11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过程中发现的并发症,从原因、表现、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经验总结,对临床如何预防和降低NPWT在烧伤创面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虽然随着新型负压装置推广使用,NPWT治疗期间并发症已有明显减少[9],但仍需今后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以明确NPWT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缺点,进一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充分发挥其在创面治疗中的优势,是创面治疗临床工作和研究值得探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植皮负压薄膜
溅射温度对ITO/Ag/ITO多层复合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Preparation and opto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transparent conducting titanium-magnesium codoped zinc oxide thin films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烧伤植皮手术及其注意事项
二期植皮联合VSD与传统打包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比较
铁基薄膜催化剂清洁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