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氏评估模型在护士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培训中的应用

2019-05-21陈艺陈静毛毅

军事护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护士评估培训

陈艺,陈静,毛毅

(1.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干部五科, 广东 广州 510010;2.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眼科)

护士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是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遵循的职业礼仪和行为标准,反映了护士的行为、修养以及气质等综合职业素质。护士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需要通过良好的专业形象以及严格的行为规范来实现[1]。因此,开展护士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培训,对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及患者满意度尤为重要。目前诸多医院开展了护士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培训,但忽略了对培训需求的深入分析以及培训效果的长期有效评估。另外,培训效果评估缺乏反馈环节[2]。柯氏四级评估模型是目前培训系统中较为常用的评估培训效果的方法,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3]。黄艳等[4]以柯氏评估模型为导向对院内94名试用期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估,谭昌菊等[5]将柯氏评估模型应用于护士分层培训,均取得满意效果。本文以原解放军广州总医院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将柯氏评估模型应用于护士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的培训中,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抽样法选择原解放军广州总医院2015-2017年新入职的23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6名、女214名,年龄19~26岁,平均(22.57±4.02)岁;学历:大专195名,本科35名。选择2012-2014年新入职护士23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名、女217名,年龄18~26岁,平均(21.05±3.98)岁;学历:大专187名,本科43名。两组新护士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两组新护士入职后均进行1个月的岗前培训,开展的护士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培训课程包括《医护人员职业礼仪》、《广州总医院护士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以及基础护理培训。培训结束后即进行分科,基本覆盖医院的全部科室。

1.2.1.1 对照组 对照组新护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采用理论授课、情景演示的方法,培训内容包括《医务人员职业礼仪》45学时、《广州总医院护士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45学时、礼仪基地见习1 d、基础护理培训基地见习7 d。

1.2.1.2 观察组 观察组新护士应用柯氏评估模型从反应、学习、行为、结果等4个层面进行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的培训。(1)反应层:反应层评估是指了解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印象如何,包括对讲师和培训科目、设施、方法、内容、自己收获的大小等方面的看法[6]。培训前1周发放培训需求问卷,根据需求对培训内容和课时进行调整,如在《广州总医院护士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课中新增《护士伦理准则》,课时增加至90学时;新增反思日记法教学,即新护士见习完后每人撰写1篇反思日记,总结经验、反思不足。(2)学习层:学习层评估是了解受训人员在培训前后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鉴于护士的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是一项需常态化培训和养成的习惯,对其考核除传统的培训后理论考核外,还增加了季度场景考试和每月日常行为规范检查。(3)行为层:行为层评估是考查培训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是指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由受训人员的上级、同事、下属或者客户观察他们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在培训前、后1周发放自我评估问卷,对新护士进行自我行为的评估,如“通过培训,哪些行为有了改变”、“工作中运用到了哪些学到的知识”、“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等,包括自身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自己的责任心、安全意识等方面内容。通过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岗位培训内容。(4)结果层:结果层评估即判断培训是否能给单位和组织带来具体而直接的贡献。培训后6、12个月对住院患者和所在科室护士长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新护士进行结果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新护士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由科室护士长组织对其进行培训,再进行考核和满意度调查,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达到提高护士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目的。

1.2.2 评价方法 (1)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培训后对两组新护士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理论考核内容包括护士仪容规范、着装服饰规范、仪态规范、语言规范、病区工作基本行为规范、交接班行为规范、护理服务关键环节行为规范、护士条例、护士守则等内容,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实践考核即设定场景,考核护士如何与患者沟通、正确使用行为规范、处理护患矛盾等,满分100分,80分合格。(2)护士的自我评价:自制自我评价问卷,内容包括自觉工作责任心、仪表行为、优质服务及安全意识等4个方面。培训前与培训1周后向观察组新护士发放问卷[7]。

2 结果

2.1 两组新护士培训后理论、实践考试成绩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培训后理论、实践考核成绩经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培训后理论、实践考核成绩的比较分)

2.2 观察组护士培训前后的自我评价 新护士对培训后自觉工作责任心、仪表行为、优质服务及安全意识等评价较培训前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护士培训前后的自我评价(N=230)

3 讨论

护士专业形象与行为规范培训工作在提升护士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护理质量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有效的评估方法,能保证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达到培训预期目标。柯氏评估模型从4个递进的层次对培训进行评估,每一层级是后一个层级的必要条件,不同层级包含了不同的评估内容和问题,并且评估过程应按照顺序依次进行,不能出现隔层评估的现象。学习层主要是评估护士对培训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护士在接受培训后运用相应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直观地评估培训的效果。本研究增加季度场景考试,并将护士行为规范检查纳入新护士的每月日常检查,使培训考核成为常态,因此,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均较高于对照组(均P<0.05)。行为层评估主要是学员的自我评价,评估其在经过培训后的行为改变,这是对照组缺少的一种评估。同时,行为层评估还为下一步岗位培训内容的调整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新护士在工作责任心、仪表行为、优质服务以及安全意识方面均得到明显提升,证明培训提高了新护士将所学知识及技能应用在临床实践中的能力。结果层次的评估主要评定培训对实际的护理质量业务效果带来多少提升,这是柯氏评估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结果层评估能起到不断提高新护士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持续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评估培训有效性不是简单地对培训项目本身进行评估,而是对培训对象的整个学习过程以及学员培训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估有助于整合学习过程和岗位强化过程,以帮助完成组织高层次的目标。柯氏特别强调技能培训加驱动力系统才能带来学员行为改变,进而有可能获得期望的业务结果。相对其他评估法,柯氏评估法在培训中起到更强的评估、完善及加强作用。该评估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全方面控制培训过程、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为医院培养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6]。

尽管柯氏评估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护士培训中,但由于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起步较晚,在护士培训效果评估中尚处于探索阶段,柯氏评估模型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雷芳金等[8]较为全面地在骨科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构建了以柯氏模型为导向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但未进行实证研究。柯氏评估模型的应用难点在于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估,由于培训效果的多因多果性,易受干扰,数据较难获得,但意义重大。今后研究将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量化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估内容,确定观察指标,使评估更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测量性。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对新护士进行实际工作观察和关键行为转变提供支持的管理方法,提高评估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护士评估培训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